三姑娘探春:為何堪稱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奇女子? | 陽光歷史

 

A-A+

三姑娘探春:為何堪稱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奇女子?

2016年04月17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12 次

  探春,作為賈府的三小姐,前面有貴為皇妃的大姐和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二哥哥,左右有才貌雙全的寶黛,探春不過是個配角,太平時期看不出她的好,甚至有她不多無她不少,探春和迎春惜春一樣,身為賈府的正牌主子,卻是被冷落被壓抑的對象,但是探春卻是花叢中最為刺眼的一朵,她沒有黛玉超凡脫俗的美,也沒有寶釵的心機,甚至不具備湘雲的爽利,但是她卻是最冷靜睿智的一個,而且眼光犀利,她有才識,雖然吟詩作賦不是她的長項,但是她卻具備了那個時代的女子所不具備的管理才能。

  紅樓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凡是不是賈府的人都自覺和不自覺地象進入賈府,而真正是賈府中的人卻拚命地想走出去。賈府中上下人等對親戚家的女孩比對自家的女兒還要關注,原因很簡單,自家女兒「遲早是要出閣的」,而外面的女孩卻有機會成為賈府的少奶奶,自然要善待,因此賈府的小姐反倒成了二線甚至三線人物。自黛玉入府三位小姐亮了一次相後一直到十七回元妃省親才被提到,且只是應景,一筆代過,甚至連台詞都沒有一句,足見其不受重視到何種程度。

  元春自然不說了,她只是賈府身份的象徵,一個招牌而已;迎春是早就灰了心,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惜春小,又沒父母,只有個不問冷暖的兄嫂,等於沒有親人,自然也沒有能力,只好出家;惟有探春不甘沉淪,因此說:「我但凡是男兒身,早就出去做一番事業了。」可見立志已早。就是留在家中的三個女孩名字也很別緻,一個「迎」,逆來順受,被動無奈;一個「惜」,可悲可歎;惟有三丫頭用了個頗為主動的「探」 字 ,這麼多女子中也只有她是有這個膽識的,她雖然是賈府中人,卻置身事外,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冷冷地注視著大觀園中的勾心鬥角。

  儘管對賈府的三位小姐著墨不多,但是作者對探春的描寫簡潔而乾脆:「俊眼修眉,顧盼神飛,見之忘俗」,幾個字就勾勒出一個精明能幹的女子,而且顧盼神飛,秀美中掩飾不住的英氣,比之湘雲一味的憨態,探春更能殺伐決斷一點,這是探春給人的第一印象。

  說到探春和親生母親的關係,表面看探春很是不近人情,有點忘本,只想攀高枝,但是客觀得說,在這樣一個是非之地一個無依無傍的弱女子又能如何?這點上實在探春的處境還不如迎春,迎春雖然表面上被人遺忘,但是沒了母親,名正言順的孤苦,多少都博人同情,探春卻有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同胞兄弟,偏偏這兩人都是上不得台盤,反過來處處拆她台,而且在賈府中幾乎是人見人憎的角色,有還不如沒有,探春也不是故意要去忘本,而是環境逼迫。探春對趙姨娘的態度其實是非常的無奈,名義上有母親,但是這個母親也不見得對女兒有什麼愛意,相反的卻是「倒先來作踐」,探春倒有心回護,可惜兄弟母親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探春無奈之下只好勸母親「回去煞煞性子」,本來是爭無爭,何必事事出頭?偏偏這兩個人都是只喜歡爭閒氣的,招事生非,探春也只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元春自然不說了,她只是賈府身份的象徵,一個招牌而已;迎春是早就灰了心,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惜春小,又沒父母,只有個不問冷暖的兄嫂,等於沒有親人,自然也沒有能力,只好出家;惟有探春不甘沉淪,因此說:「我但凡是男兒身,早就出去做一番事業了。」可見立志已早。就是留在家中的三個女孩名字也很別緻,一個「迎」,逆來順受,被動無奈;一個「惜」,可悲可歎;惟有三丫頭用了個頗為主動的「探」 字 ,這麼多女子中也只有她是有這個膽識的,她雖然是賈府中人,卻置身事外,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冷冷地注視著大觀園中的勾心鬥角。

  儘管對賈府的三位小姐著墨不多,但是作者對探春的描寫簡潔而乾脆:「俊眼修眉,顧盼神飛,見之忘俗」,幾個字就勾勒出一個精明能幹的女子,而且顧盼神飛,秀美中掩飾不住的英氣,比之湘雲一味的憨態,探春更能殺伐決斷一點,這是探春給人的第一印象。

  說到探春和親生母親的關係,表面看探春很是不近人情,有點忘本,只想攀高枝,但是客觀得說,在這樣一個是非之地一個無依無傍的弱女子又能如何?這點上實在探春的處境還不如迎春,迎春雖然表面上被人遺忘,但是沒了母親,名正言順的孤苦,多少都博人同情,探春卻有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同胞兄弟,偏偏這兩人都是上不得台盤,反過來處處拆她台,而且在賈府中幾乎是人見人憎的角色,有還不如沒有,探春也不是故意要去忘本,而是環境逼迫。探春對趙姨娘的態度其實是非常的無奈,名義上有母親,但是這個母親也不見得對女兒有什麼愛意,相反的卻是「倒先來作踐」,探春倒有心回護,可惜兄弟母親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探春無奈之下只好勸母親「回去煞煞性子」,本來是爭無爭,何必事事出頭?偏偏這兩個人都是只喜歡爭閒氣的,招事生非,探春也只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沒了父母兄弟的依靠,「才自精明志更高」的探春只好自己保護自己,她的自我保護跟不問是非和不戀紅塵的姐妹比,更多了積極與主動的成分,在老祖宗錯怪王夫人的時候,精明的她及時出來解圍,初露頭角就立刻博得權威人士的認可,也給她日後協理大觀園帶了契機。就在眾多兒女沉醉在「風月情濃」之中時,探春卻早早看透了繁華背後的衰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句話在開篇冷子興介紹賈府時就提到,並且明確指出賈府現在是「一代不如一代」,已經是走下坡路了,大觀園中只有探春說過相同的話,可見也只有探春看到了衰敗的本質。

  探春在暗自擔憂的同時思考著自己以及整個代表封建王朝的家庭的前途。「年裡去賴大家,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園子比咱們家的如何?」可見這件事探春是謀劃已久,在別人只顧傷春悲秋的時候,這位女子卻是在關注經濟之道。跟同樣擔憂未來而一味搜揀財物的鳳姐比,探春卻是在思考變革之道,大觀園成了她小試牛刀的實驗田。

  鳳姐小產不能理事給探春製造了不可多得的機會,管理大觀園成了她在出嫁之前最輝煌的一筆,一個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弱女子,居然在大觀園中雷厲風行地展開了一場變革,「竊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連最不肯服輸的二奶奶也不得不說:「 她雖說是個姑娘家,心裡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她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一層了。」鳳姐的才能多少都有與生俱來的天分,賭的是心勁;而探春的才能卻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賭的是智慧。探春用人也是唯賢舉之,不論親疏貴賤,推薦鶯兒的娘管花草,反倒是寶姐姐惟恐落下話柄,轉了個彎子,推薦了鶯兒的乾媽,既得了實惠又得了名聲。

  探春掌管大觀園之初,倒是各得其所,井井有條,表面是上上下下都口服心服,但是仔細閱讀文章就會發現,真正高興而且擁護的其實只是賈府中最下層的僕人。大觀園的上層主子們雖然表面上沒有異議,但是沒多久二層主子甚至三層主子們就開始鬧的沸沸揚揚了。

  第一起事故從怡紅院開始,芳官與乾娘為洗頭吵了起來,他乾娘的理由是:「一日叫娘,終身是母。她排場我,我就打得。」這道理在小戶人家是行的通的,但是在大觀園卻犯了忌,麝月出面:「便是你的親女兒,既分了房,自有主子打得罵得,再者大一些的姑娘姐姐們打得罵得……越老越沒了規矩……」芳官的乾娘原是最低等的雜役,怡紅院原是她到不得的去處,很多做粗活的奴僕原本是進不了這清淨之地的,就因為探春的改革讓他們可以在院子中自由出入,甚至還掌握了一定的權力,甚至敢在寶玉面前教訓女兒,自然也就越了襲人一干人的權,也難怪襲人等要出面了。

  接下來春燕一句話才道出了問題的實質:「這一到地上的東西是我姑娘管著,一得了這地方,比得了永遠基業還厲害……一根草也不許人動……」。有了責任分工,又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掛了鉤,這些生活在底層的婆子們自然是看到了希望,兢兢業業打點自己的基業,卻使得本來可以為所欲為的「姑娘們」沒了施展的地方,花兒草兒都不能亂動,連最為安分守己的寶姐姐的丫頭都賭氣說:「別人亂動亂掐使不得,獨我使得。」貼身的丫頭完全可以作為主子的代言人,這話出自鶯兒的口,可見探春的制度實在是侵害了某些人的利益。

  鶯兒因為折了柳樹與春燕的姑媽有了紛爭,這矛盾就鬧大了,「連親戚家都得罪了」,更不要說自己家裡的人了。接下來趙姨娘因為薔薇硝的事被縱恿著出面打了芳官,大鬧一場,矛盾這才白熱化,直指探春了。文中有句特含糊的話:「外面跟著趙姨娘來的一干人聽見如此,心裡也各各稱願,都念佛說:『也有今日。』」這句話來得突兀,究竟趙姨娘打芳官能稱了誰的願?肯定不是怨恨芳官一干的下層人,因為接下來文中就特別交代了一句:「又有那一干懷怨的老婆子見打了芳官,也都稱願。」那麼前一句是指的哪些人?自然就是背地裡怨恨探春的人了,沒有比親生母親丟醜更能讓探春塌台了,當然就稱了願,也就難怪探春有苦說不出,只得埋怨母親:「你倒先來作踐了。」

  探春至此已是腹背受敵,推行的改革制度也就舉步唯堅,而且接下來的事態開始失控,「沒有的都鬧了出來」,丟東西漸漸丟到了王夫人房裡,更可怕的是,清淨的大觀園竟成了藏污納垢的地方,聚眾賭博,私約偷情,兩件大事都出在迎春房中,這裡的賈府「懦」小姐扮演了什麼角色實在讓人暗自心驚。到了這一步也不得不說探春的改革和管理最終是失敗的,局面的失控讓探春心灰意冷,也就管得懶心懶腸,連稱病不起遠離是非的黛玉也看出端卯,笑說:「你們日日說人夜聚飲博,今兒我們自己也如此,以後怎麼說人?」探春並沒有接話,可見已經無可奈何,只好隨波逐流了。

  大觀園的現狀在統治階級看來是在探春手裡變得無法無天了,到了這一步,王夫人出面,終究還是鳳姐出山,關了門來整頓,夜搜大觀院實際上是正式收了探春的權。探春也無能為力,搜秋爽齋的時候,探春的話很有深意:「我們的丫頭自然都是些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不止是探春,哪房的丫頭沒有主子撐腰又怎敢折騰?探春自己心知肚明,因為才有下文:「可知這樣的大族人家……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這句話其實是整本紅樓的中心,這個中心點由探春說出來,足見探春才是中間最清醒的一個人,但是她一個人清醒也是無能為力,只有「退步抽身早」,以後探春再無出彩的機會。

  寶玉的「姽嫿詞」並不是空穴來風,乃是作者對探春的一個總結:「不期忠義明閨閣,憤起恆王得意人。」「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被探春鬧得沸反盈天的大觀院最後由寶玉的生日起,到鳳姐收權又回到原來歌舞昇平的局面,這種粉飾太平的局面是最高階層願意看到的。探春在沉寂之後只能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了,我說倒不如小人家人少,雖然寒素些,倒也歡天喜地,大家快樂。我們這樣人家人多,外頭看不知我們千金萬金小姐,何等快樂,殊不知我們這裡說不出來的煩難,更厲害。已經灰心到極至,萌生去意。

  大觀園的現狀在統治階級看來是在探春手裡變得無法無天了,到了這一步,王夫人出面,終究還是鳳姐出山,關了門來整頓,夜搜大觀院實際上是正式收了探春的權。探春也無能為力,搜秋爽齋的時候,探春的話很有深意:「我們的丫頭自然都是些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不止是探春,哪房的丫頭沒有主子撐腰又怎敢折騰?探春自己心知肚明,因為才有下文:「可知這樣的大族人家……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這句話其實是整本紅樓的中心,這個中心點由探春說出來,足見探春才是中間最清醒的一個人,但是她一個人清醒也是無能為力,只有「退步抽身早」,以後探春再無出彩的機會。

  寶玉的「姽嫿詞」並不是空穴來風,乃是作者對探春的一個總結:「不期忠義明閨閣,憤起恆王得意人。」「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中林四娘。」被探春鬧得沸反盈天的大觀院最後由寶玉的生日起,到鳳姐收權又回到原來歌舞昇平的局面,這種粉飾太平的局面是最高階層願意看到的。探春在沉寂之後只能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了,我說倒不如小人家人少,雖然寒素些,倒也歡天喜地,大家快樂。我們這樣人家人多,外頭看不知我們千金萬金小姐,何等快樂,殊不知我們這裡說不出來的煩難,更厲害。已經灰心到極至,萌生去意。

  迎春出嫁,探春沒有任何表態,但是她心裡是很清楚的,下一個就是她了。探春的遠嫁作者是作為悲劇來寫的,其實卻是繼改革大觀園之後探春做出的最為積極的決定,既然大觀園已經傷透了她,並且勢必會埋葬她,那麼利用婚姻為自己選一條海闊天空的路又未嘗不可,如果不出去,最後也不過是落到迎春和湘雲那樣的地步,以探春的脾氣只怕會更糟,但是嫁作番國王妃,卻為她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

  「一帆風雨路三千」,既然是乘船,斷然不會是嫁到西域,而是漂洋過海,大膽點猜想,近點想可能去了日本,遠點那就是直接去已經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西方。清朝賽金花一個煙花女子到了法國,儼然成了大使夫人,被捧為公主,更何況堂堂一侯門千金,而且是名正言順地做了王妃,以探春的才識到了外面應該可以如魚得水,自己「做一番事業」,就算出去後不如意,也比留在大觀園中等著看得見的結局好過十倍。

  「把骨肉家園齊來拋散」,可見大觀園已無所留戀,探春去的毅然決然;「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前途莫測,探春已有思想準備;「奴去也,莫牽連」,她是絕不會再回頭了。這一走,探春就走出了襻籠第一關,以後的生活就全靠她自己了, 以她的勇氣和決斷,完全可以博出一個奇跡,活成一個傳奇。《紅樓夢》中探春所佔的比重並不大,但是作者卻是真正敬仰她的。寶玉生日,怡紅園夜飲,各女子抽籤,不外是「風露清愁」「武陵別景」,脫不了男性社會的附屬物,惟有探春,作者安排的卻是「瑤池仙品」,可見曹雪芹也深知探春必不會久做池中物,她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另類,也是全書中最積極和最自覺的人物。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