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赤子之心,琅琊榜首 | 陽光歷史

 

A-A+

琅琊榜:赤子之心,琅琊榜首

2016年03月08日 琅琊榜 暫無評論 閱讀 351 次

---------
投稿網友:暮寒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琅琊榜終於完結了,這個「終於」不是因為好不容易看完了,而是無法釋懷的告別。從最初出半小時的片花,聽到很多人安利「山影出品,必屬精品」,我對這部戲的看法僅僅是可以看看。然而,片花之後,又等了太久,在看了許多許多劇後,我都開始質疑這戲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怎麼老不播。到九月《偽裝者》異軍突起,炒紅了戲中各色演員,也給後來連播的《琅琊榜》帶來了許多意外的期待。我當時想,《琅琊榜》終於要播了。

起初兩集,我還默默吐槽這劇的人物關係好複雜,節奏有點慢。智商不夠又沒看過小說的我特地去百度了人物關係圖來理解,發現我還是不太能弄清楚。所幸的是,劇情漸入佳境,我也理清了人物關係,也默默打起了臉,這節奏一點也不慢,之前所有的鋪墊和渲染都是值得的,每天兩集根本不夠看。

故事的大框架是一個不太複雜的故事,但通過這個故事,整部戲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朝堂,一個江湖,一群鮮活人物。「赤子之心」是整部戲的核心精神,也是《琅琊榜》整個團隊的精神。也正是因為這種「整個劇組都是處女座」的「赤子之心」,讓我可以毫不誇張的用「這是我近幾年來看過的最好的國產劇」來形容這部戲。這劇有多用心,想必網上各種深扒帖子已經多如牛毛了,從禮儀、服飾、構圖、色彩……每一處細節都恰如其份,至於那些穿綁鏡頭完全是瑕不掩瑜了。若問我當時看出這些細節了嗎,我可以肯定的說「沒有」。但我不是傻的,所有電視觀眾也不是瞎的,正如「女人的直覺就是這麼不講道理」一樣,觀眾看劇的時候也會有一種直覺,這直覺是本能,告訴我們這劇看起來到底舒不舒服。構圖美,色彩協調,台詞不突兀,觀眾看了聽了自然而然會覺得有美感,會覺得舒心。從第一集開始,我就太喜歡劇中的色調了,如同水墨般的青色調,悠悠地暈開了一整個故事。蘇宅就是我想像中的中式宅院,配合中心構圖,美好的不忍破壞這一切。江左梅郎,一襲青色棉麻布衣,束玉冠,君子如玉,淡如水,隱忍內斂,真是應了開頭那段批語「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前幾日有一個不看此劇的同學問我這劇講什麼,我說總結一下就是一個開了金手指的傑克蘇。這個比喻好像有點太過,但不得不說梅長蘇這個人設就是「一個開了金手指的傑克蘇」,開了掛的高智商,料事如神的病嬌體。如果把這些元素隨便組合一下放在網上,那就是本三流的小說,但給了《琅琊榜》卻刻畫出了獨一無二的梅長蘇。這劇最出彩的也是胡歌的梅長蘇。成功是方方面面的結合,單有開掛的人設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當初拍《仙一》時我很牴觸胡歌,我認為他不是我心中的李逍遙,但十年後他卻是我心中最好的梅長蘇。我沒想到胡歌現在的台詞、演技竟都如此的好,也意外適合演這類角色。之前看過他很多戲,總覺得好像沒什麼特別。這回當我聽到他說「你知道,我這雙手曾經也是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現在只能在這陰詭地獄裡攪弄風雲了。」我整個心都跟著他揪了起來,無限感慨從前那個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卻成了這番模樣。我很反感採訪胡歌總要提到當年那場車禍,但我也是俗人,我也在想應該只有經歷過生死的人才會對這麼一個角色有如果深刻的領悟吧。

靖王景琰是個耿直到讓觀眾擔心他智商的boy。王凱的扮相簡直是正直的帥氣(我都不知應該用什麼詞來形)。在朝堂上與眾王子一比,他一看就是個耿直的人,而譽王就是有心機的,太子就是廢材的。可我始終覺得他這脾性真的不適合奪嫡,他最幸運的就是有一個開了掛的梅長蘇,才得了天下。我有時真覺得他不一定適合當一個皇帝,皇帝若不能平衡週遭勢力,不能偶爾放下水,也許真的會「至清則無魚」。可轉念一想,或許他這種有「赤子之心」的人才應該當皇帝。如果最高領導人都無法有一顆赤子之心,那群臣會怎樣,國家又會怎樣。所以梅長蘇替他掃清了障礙,替他做了陰詭之事,讓他保持住這份心,讓他帶著這份心成為皇帝,然後用這份心去治理好國家。就是會不會如老皇帝所說的,當真正坐上了這個位,卻漸漸失去了初心。

之前笑山影不會拍BG線,看起來這毛病一直沒有治好。《琅琊榜》中的BG情感線弱到快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大情大義。即使這樣,我還是覺得好看,好看到痛快。誰說劇中一定要有小情小愛,這麼緊張的故事哪有時間談情說愛。但我也並不是看到大情大義的劇都愛看的,原因也很簡單,很多正劇沒有顏,故事又太過沉悶。《琅琊榜》被稱為「沉穩的傳奇,飄逸的正劇」,沉穩體現在製作細節,飄逸體現在故事人物。正是這種有機結合,讓我突然眼前一亮,似乎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小說也好,電視劇也好,更多的時候是營造一個我們不曾達到過的理想環境。我們需要一點點情懷去設想一個我們不曾擁有過的江湖,一個不曾經歷過的時代。而琅琊榜正是這樣子,為我們營造了這樣一個氛圍讓我們置身其中。

因為沒有看過小說,所以無法評價小說中的一直情節被改動的部分。雖略有耳聞「梅石楠相認」「榛子酥」,也有點惋惜這些部分無法在屏幕上展現,但對改動的部分我也是持喜歡的態度。導演要加戲,總是要加的啊,蝦醬戲癮太大。靖王小殊相認了,也不會讓我堵得慌,老想讓他們捅破窗戶紙。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容不得有人功高蓋主,有人名聲比他好,正所謂出頭椽子先爛,這個真理放至古今海外皆准。此外,劇中其他人物也是如此有血有肉有個性,景瑞、譽津、言候、紀王、蒙大統領……如一一點評,恐怕要寫上萬字了,這也是一個劇成功的原因。我覺得全劇最大的槽點就是山影真的不會打扮女人,譽王妃的頭巾和靖王妃成為皇后的巨大的冠,真的是不提也罷。還有就是為什麼不用靳東的原聲,差評。

因為擔心習慣性爛尾,所以遲遲不敢寫影評,生怕寫完就打自己的臉。所以一直忍著,忍到大結局,終於鬆了一口氣,太棒了,這是一部從頭精彩到尾的戲。可結局真的就是這麼殘忍。一直以來我堅信網傳的結局會是真的,直到官微放出片花說這是去金陵之前的事,我還是不願相信。直到最後,蓋在小殊靈位上的紅布被揭開,到最後都沒有傳聞中的結局,我這才被迫接受了這樣的結局,林殊真的離我們而去了。開播之前,我曾調侃,梅長蘇這病重成這樣,如果最後不死真的是太狗血了。可是到了大結局,真的沒有狗血,可我寧願要一點點狗血啊。自古以來,我們都覺得錚錚男兒就應該保家衛國,血戰沙場,而不是玩弄權謀,這是一個民族的氣血,也是一個林氏子弟的信仰。他做了十三年的梅長蘇,在最後選擇了林殊的結局,回到戰場,想必也是這麼想的。又如果沒有赤焰逆案,祁王猶在,林殊、靖王又是怎樣一個光景,他們的結局又會如何?無法設想,只因這一切都發生了,沒有如果。因此,或許,這樣的結局對於林殊抑或是梅長蘇來說都是最好的吧。

我曾在微博上感慨"當我們說哪個劇是業界良心時,是不是僅僅是因為沒有良心的劇太多了,以至於我們看到了一部做好自己本份的劇就如此欣喜若狂。"所以,山影或是琅琊榜團隊只是本著他們的赤子之心做好了本份,然後我們感受到了這份赤子之心,這才成就了《琅琊榜》的一切。近幾日又聽聞要拍續集,以我看過的的續集來看,我真不希望這傳聞不是真的,續集多半是狗尾續貂,自毀清譽。如果真的非要拍,我就一個要求,不要換人。如果沒有劇情,我好歹還能看情懷。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