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發生後胡適為何仍然反對對日宣戰?
導讀:胡適之所以一再堅持和平信念,主張避戰,顯然並不完全等同於汪精衛、高崇武那些親日派,這裡除政治信念在起決定作用外,顯然也與胡適當時對國內外情勢的分析有關。
中國知識分子素來具有強烈的愛國傳統、憂患意識,尤其是當民族、國家危亡轉折關頭,這種意識就更為強烈。七七抗戰爆發後,中國知識分子不論年齡,不分區域,他們面對民族危機、國家危亡,義無反顧投身於全民族抵抗運動,而不計較個人學術生命、成果得失。
投身於抗戰洪流
朱自清在「七七事變」前只知潛心於學問,過著一種典型的學者生活。然而當盧溝橋事變槍聲響起,朱自清迅速從國學迷夢中清醒過來,開始意識到中華民族除了抵抗,已別無他途。有一天,他的一個弟子要投筆從戎,奔赴戰場,前來辭行。朱自清充滿激情地對這位弟子說:「一個大時代就要來臨,文化人應該挺身起來,加入保衛祖國的陣營。」他的學生要他在一本小冊子上題詞,朱自清不假思索提筆寫下了岳飛《滿江紅》中的一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充分表現了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民族意識。
除奔赴前線外,那時的知識分子還有不少人輾轉萬里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延安一時間成為全國抗戰的另一個領導核心。
相對說來,文藝界大遷徙比較容易,而學術機構,尤其是各個大學的內遷則相當困難。像西南聯大教授聞一多、曾昭掄等不顧年長,徒步橫跨湘黔滇三省長達數千里,實為中國抗戰時教育界極為罕見的一大創舉,亦為中國歷史上所僅見。這對於西南聯大同學後來成才立業,無疑樹立了一個看得見的榜樣,鼓勵聯大師生不怕艱險,不怕困難,敢於突破一切前進的障礙。
奔赴前線,奔赴延安,奔赴大西南,直接投身於抗戰洪流,直接為民族獨立、解放事業貢獻力量,是當時絕大部分知識分子的共同心願、奮鬥目標,他們都在各自崗位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充分表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那些「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廣大華僑知識分子,他們面對日寇對桑梓的蹂躪,再也無法安心於自己的事業、學業,皆以不同方式時刻關注著祖國安危,紛紛建立各種愛國救亡團體,開展救亡活動,從物質、精神兩個方面為抗日戰爭最後勝利貢獻心智、力量。最難能可貴的是,海外華僑中相當一部分青年知識分子,他們不惜耽擱學業,中斷商務,直接回國參加抗日戰爭。據不完全統計,僅南洋、美洲、澳洲等地粵籍華僑回國參戰的就有4萬多人。他們受所在國僑眾之重托,值此烽火連天之際,不避艱險,從萬里海外投身父母之邦,為抗戰最後勝利作出了直接貢獻,其中不少人為保衛祖國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特別是那些身處敵對國日本的愛國華僑,旅居日本的愛國知識分子,他們當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更是義無反顧回國參加抗戰,有的不惜拋家離子、捨棄事業和優厚的生活待遇。
願為中國抗戰盡力
相對於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長河而言,八年抗戰無疑只是短暫的瞬間。然而相對於一個人生不過百年短暫旅途而言,八年抗戰無疑猶如漫漫長夜。而且,當七七抗戰爆發時,相當一部分知名知識分子人到中年,學有專長,事業有成。郭沫若就屬於這樣的情形。
中共領導的大革命失敗後,郭沫若1928年受到蔣介石通緝而亡命日本。在日本十年間,郭沫若雖然過著「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寂生活,但他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眷戀著、牽掛著自己的祖國。他在被迫營造的寧靜環境中研究學問,從事創作,取得其畢生學術生涯中最為輝煌、最為集中的成果。然而當中日交惡日甚一日,戰爭有可能隨時全面爆發時,郭沫若毅然放棄自己心愛的學術事業,別婦拋雛潛離日本,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回國請戰。
像郭沫若這樣的例子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初不勝枚舉。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不論出於何種政治信仰,也不論隸屬於何種黨派,他們在民族危機日趨加深的危難時刻,都義無反顧放棄自己的信仰、見解和專業,親自踐履中國知識分子「憂以天下」的道德訓條,以「大我」犧牲「小我」,以民族安危作為個人人生價值的基本取向。
以胡適為例,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健將,七七事變發生時,胡適已是久負盛名的大學者。他向來自信最具獨立政治信念、人生信仰,既不願被朱熹牽著鼻子走,更不願被馬克思牽著鼻子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青年胡適就主張「不爭主義」,提倡老子的「以柔弱勝剛強」,堅定不移反對戰爭,反對暴力,是一個虔誠的和平主義者。當中日關係日趨惡化時,胡適依然不相信或不願相信中日之間有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
胡適之所以一再堅持和平信念,主張避戰,顯然並不完全等同於汪精衛、高崇武那些親日派,這裡除政治信念在起決定作用外,顯然也與胡適當時對國內外情勢的分析有關。他在1937年7月31日寫給蔣廷黻的一封信稿中說:「蘇俄預備了那麼久,還不能不以避戰為外交方針,何況我們這個國家呢?但事勢雖如此,其中有一點重要區別:蘇俄可以有避戰的資格,而我們沒有避戰的資格。蘇俄所以能避戰,第一因為對外有抵抗力量,第二因為對內能有控制的力量。我們這兩件都沒有。對外力量太弱,故不能阻敵人深入,六年的避戰只見敵氛日深,受逼日甚,結果是因為無力抵抗,故終不能避戰。第二個因素更重要。我曾說過,只有強固的政府能忍辱,能接受屈辱的和平。」胡適主張對日和平,避免戰爭,是其最高理想。但他在提出這些主張的時候,並不以為各方面條件都已具備,而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基於此種考慮,胡適在很長一個時期,甚至在七七事變發生後,依然反對對日宣戰。他在當年8月中還作過並不止一次「和平的大努力」。但當這些努力並沒有獲得如願結果時,胡適毅然放棄自己的主張,而且決然暫時放棄自己心愛的學術專業,收回自己在新文化運動高潮時發出的誓言——「二十年不談政治」、更不會介入政治,而願為中國抗戰盡力——即答應蔣介石的請求,代表中國政府到歐美各國宣傳抗戰,從事國民外交。1938年9月,胡適應允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從此以一介書生替國家進行戰時外交,直到1942年離任,與抗戰最艱難的階段相始終。
各色知識分子走到一起
在某種意義上說,梁漱溟確實是現代中國新儒家的開山祖師。正是他在五四新文化運動進行時,較早也較敏銳地發現五四新文化運動主流「全盤反傳統」的內在缺欠,接續梁啟超發現西方近代文化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以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是找對了病症用錯了藥,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是對的,只是新文化人眼中的傳統並不是歷史的真實,而是新文化人的預設。梁漱溟準確提出傳統「文本」與傳統的現代闡釋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並由此激起此後數十年中西文化激烈論爭。
不過,實事求是評估梁漱溟,他並不是一個「學問中人」,與其說他是最後一個「儒家」,不如說他是20世紀中國最後一個「儒者」,「最後一個士大夫」。梁漱溟雖意欲營造某種思想體系,但他更看重的畢竟是儒者的躬行踐履、身體力行。因此,當他一旦清醒意識到中國現代化出路並不在「全盤反傳統」,不在「全盤西化」時,他並不願將精力用於空洞無效的理論論爭,而是充分利用時機進行實驗。
梁漱溟也是具有愛國心的人,他雖然對中日關係未來演化判斷不準確,但他強調在戰爭並未真的全面爆發時安心從事既定工作,也無大錯。而且,當七七事變發生後,當中國政府宣佈全面抵抗後,梁漱溟也確實如他所說的那樣,迅速放棄以鄉村建設為手段,以應付國際變局,並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的素來主張,果敢地提出「放開眼,沉住氣,運用全付精力,好生應付」的鮮明主張,以為「不容已的民族抗戰似乎已經發動了。發動了,怕就不能收。與其達不到民族解放目的而收束,還不如慎於發動之前。所以既然發動了,我們就要下決心,不達民族解放目的,誓不甘休!」
梁漱溟
顯而易見,梁漱溟的主張已與先前明顯不同,其愛國情懷、精神也確乎躍然紙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抗日戰爭不僅是對當時每一個中國人的考驗,而且也因此緣故使左中右各色知識分子重新走到一起,攜手共建民族解放的統一戰線。如果不是因此緣故,我們很難想像郭沫若、胡適、梁漱溟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三大流派有重新攜手、共同合作的可能。而正是這一點,才是中華民族抗戰勝利最深厚的思想根源、人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