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不務正業的英雄:魯肅竟然曾是個敗家子
導讀:在歷史的天空中,英雄們,就如群星璀璨,高懸而不可企及。喜歡歷史的一個原因,就是希望能在英雄的故事中尋找英雄的共性,學習之後,每個人也許就可以照貓畫虎,英雄一番也未可知。可以肯定,英雄有很多常人無法做到的東西,但英雄也一定有很多可以借鑒的特性。對比歷史上無數的英雄人物,特別是我們喜歡的三國群雄,發現一個英雄的共性,當然這個共性是英雄開始出道之前的,這個共性居然是四個字:不務正業!
要說到不務正業,我們先要看什麼算得上正業,在漫長的中國社會,讀書人的正業,就是金榜題名了,或者叫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歷史的長河已經奔走了幾千年,但現在的社會正業,我們沒有看到絲毫改變,中國人還依舊在走著幾千前的老路。當然,正業還有一個共性,就是周圍的人群的認可和讚許。而歷史的英雄們,可能對這些正業沒有什麼吸引力,我們現在回看歷史,發現這些英雄人物,在人生的早期,都在不務正業。
三國的諸葛亮,是歷史上智謀的化身,在歷史的畫捲上寫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些,都是因為出道幫助劉備三分天下之後的事情了,我們看看諸葛亮早期在隆中的歷史描述,諸葛亮好讀書,不求甚解;好為梁父吟;每每自比管仲、樂毅。我們先不說諸葛亮的個人怪異行為,先看諸葛亮的社會關係。當時荊州的劉表,是諸葛亮的遠房親戚,諸葛亮完全可以去走個後門,搞個關係,投靠在劉表這,謀個一官半職絕對不是問題,但諸葛亮沒有這麼做,而是在臥龍崗裝瘋賣傻。當時諸葛亮的兄弟諸葛瑾,也已經在孫權這做了高管,諸葛亮也可以去找兄弟謀個官位,或者找個賺大錢的活幹干,比如去江東開個什麼公司,搞些拆遷什麼的,肯定成為暴發戶,但諸葛亮也沒有。而諸葛亮還是在臥龍崗胡來,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就極端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當時的讀書人,應該熟讀古聖先賢的經典,參與仕途,而諸葛亮卻喜歡看一些花邊新聞什麼的。梁父呤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就如現在的鳳凰傳奇之類的,諸葛亮當時也在整天的吆喝著:月亮之上。。。。更可笑的,還把自己和歷史的名相名將作比。管仲和樂毅,可是歷史將相的泰山級人物,諸葛亮也敢自我吹噓。所以,時人未之許也!也就是當時周圍的人,沒有人看好諸葛亮這號人的。當時人們對諸葛亮的評價,可能是輕狂,自高自大,不務正業。人們恨不得踩他兩腳,滾的越遠越好。不過,歷史總是嘲笑普通人的智商,就是這樣一個不務正業,人們看不上的人,在後來的日子裡,火燒赤壁,三分天下,成為歷史上千古不滅的神話。
我們再看東吳的第一謀臣魯肅,在年輕的時候,比起諸葛亮,就更加的不務正業了。當時魯家莊的魯肅家,有良田千傾,家僕如雲,絕對是一戶巨富的大戶人家。而魯肅,就如現在一樣,一個標準的富二代。但魯肅是個出了名的敗家子,不務正業不說,還行為怪異,把周圍的幾百個年輕人召集起來,憑著自己富厚的家底,給這些人供住,供吃。魯肅每天帶著這幫年輕人在自家的田地上操練兵馬,自己扮演大將軍,把自家的田地踩的寸草不生了。我們小時候也玩過過家家的遊戲,可有這麼玩的麼!而且視金錢如糞土,誰缺錢,找魯肅,周瑜當時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結交魯肅的。當時魯家的族長,看著魯肅這個樣子,每日大呼:家門不幸,出此無以教化的敗家子。後來,正是這個出了名的不務正業的敗家子,倡導了劉孫聯盟,北拒曹操,確保江東二十年無虞。
不務正業的英雄,三國無數人物是這樣,歷史上亦是如此,流氓的劉邦,釣魚的姜子牙,躲進終南山的司馬懿。我們設想,如果劉備繼續買他自己編的草鞋,就不會有後來的三國天下;如果張飛繼續務他的正業殺豬賣肉,就沒有後來的飛將軍;曹操如果繼續做他的都騎校尉,就沒有後來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
大量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千古真理,社會的主流判斷,往往都是錯誤的。精英在崛起的初期,都是不被社會主流認可的,這包括職業,行業,意識在內,都是如此。當某些人的工作,職業被周圍普羅大眾認可或者羨慕的時候,這些工作和職業,可能已經不再有發展的機會了。新的大機會出現之初期,往往就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歷史就如一面鏡子,偶然照一下自己,未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