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後張靜江評義弟蔣介石為人:欺軟怕硬?
導讀:1928年後,李濟深與蔣發生矛盾,蔣邀李南京面談。李濟深恐遭蔣暗算,到上海面見張靜江,問他怎麼辦?張說「蔣欺軟怕硬,若膽怯不去,今後更難出頭,還是應當去南京」,並邀吳稚暉權且充作保鏢同往南京會蔣。
1916年陳其美討伐袁世凱失敗、被袁所殺之後,蔣就把張靜江作為有錢、有義、有實力的依靠,事事言聽計從,對其尊重有加。但這種依靠,在1927年12月蔣介石與宋美齡舉行世紀婚姻以後便發生了變化。蔣攀上了孔、宋兩家,能夠從孔祥熙、宋子文手中得到足夠的財力支持之後,他對張靜江的那種「依靠」也就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了。張靜江在蔣心目中的地位也開始下降。而張卻不以為然,仍以盟兄自居自行其是,不受蔣的節制,因而時有摩擦、頂撞之事發生。
有經濟頭腦的張靜江,一心想按孫中山遺願搞經濟建設,蔣卻熱衷剿共、消滅異己。正是這種政見差異和不同主張,導致了蔣、張之間的矛盾加劇。
1927年,張靜江任浙江省主席、全國建設委員會委員長。就在修建鐵路一事問題上,他與蔣時常發生衝突。蔣出於剿共需要,主張先建杭州至南昌鐵路,並以路權向德國人借款,一次建成重軌;張卻從「發展地方經濟」的角度考慮,主張建浙江境內及周邊鐵路,並由他親自出面向國內銀行借錢,只建輕軌。按他測算,建輕軌成本低,可在短時間內收回。於是,他置蔣的主張不顧,便下令開工修建,令蔣介石大為惱火。
1928年後,李濟深與蔣發生矛盾,蔣邀李南京面談。李濟深恐遭蔣暗算,到上海面見張靜江,問他怎麼辦?張說「蔣欺軟怕硬,若膽怯不去,今後更難出頭,還是應當去南京」,並邀吳稚暉權且充作保鏢同往南京會蔣。到南京後,蔣就將李軟禁於南京附近的湯山招待所。為防蔣對李下手,張與李濟深形影不離,同居一室,若張有事離開,也要等吳稚暉來後才走開,如此兩人交替陪同約有一年時間,使得蔣無法對李下手。蔣深惡李濟深,本想借此機會下手,不料張靜江來這一招,更加令蔣記恨,要找機會報復。
不久,浙江嵊縣發生一起土匪劫富案件。蔣介石便以此為借口,在國民政府「紀念周」例會上,對身為浙江省主席的張靜江大加批評,隨後又將「訓令」轉給各報發表。張見報後說:「要我辭職,何必玩這種手段!」隨即張以出國就醫為由提出辭職。秘書代辭呈時寫成「請辭本兼各職」,張一看便對秘書正色道:「我只辭省政府主度的行政職務,建設委員會是做建設的,我堅決不辭,除非他撤我的職。」張要見蔣,蔣借口推延,讓張等了很長時間。蔣開始疏遠、冷淡張靜江了。
接著,在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上,蔣介石提出一議案稱:「建設委員會應將所屬各部主管的事業,交由各部接管。鐵路交鐵道部管,電廠交電力部管。」這明顯是針對張靜江的,建設委員會的職權大大削減了。
1931年10月,又成立以宋子文為首的全國經濟委員會,建設委員會實際已名存實亡了,以後乾脆歸並給資源委員會了。
1935年張靜江鬱鬱寡歡之中遁入空門,以吃齋念佛打發時光。他的落寞,是他的經濟思維與蔣政治主張發生的直接碰撞,或者說是他們之間那種彼此都不負於對方的強硬。
然而,與張靜江不同,黃郛的落寞並不是與蔣的政見分歧,而是在湍急的對日外交漩渦中身敗名裂造成的。
1927年8月,黃郛隨蔣介石進退,但辭去上海特別市市長一職後,便在莫干山置購房產,過著脫掉烏紗高臥其間的隱居生活。
1928年1月,正值中日關係緊張之時,蔣介石復出重掌大權,又邀黃郛出山。黃郛經不住蔣的一再敦請出任外交部長。1928年5月2日駐濟日軍尋釁向中國軍隊發起攻擊,恣意屠殺中國軍民,製造震驚中外的「濟南慘案」。
面對此種局勢,蔣介石只想與日妥協,讓黃郛與日談判。但黃的背景、日本情結以及與蔣的特殊關係,都使黃對濟案的處理無法強硬起來,結果受到公眾強烈譴責。而蔣卻在這時候說,「膺白外交辦理失敗了,一般老先生均不滿意」。即於5月20日致電黃郛:「請兄暫行辭職。」蔣之態度完全出乎黃的預料,其中大有推卸、責怪之意。5月22日黃郛復電蔣,辭去本兼各職「謹避賢路」。蔣再致電黃郛向他解釋,勸其要以大局為重,不可再辭兼職,並派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出面致電慰留,但無濟於事。黃郛執意堅辭本兼各職,並多次流露出「事理人情,余勇兩無可鼓」,最終慘淡下台,歸隱莫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