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母立子!漢武帝為何制定如此殘忍的立儲制度?
公元前91年「巫蠱之禍」爆發,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起兵反抗失敗,被迫自殺,此後漢武帝一直沒有確定新的皇位繼承人。漢武帝一生共有6子,分別為太子劉據、齊王劉閎(早逝)、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少子劉弗陵。但歲月不饒人,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已步入晚年,他必須做出選擇。
公元前88年,漢武帝依照舊例到甘泉宮避暑。他召集畫工,讓他們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圖》賜給霍光,隨侍的群臣馬上明白,漢武帝想要立少子劉弗陵。劉弗陵的母親是趙氏,是漢武帝外出巡遊時邂逅的。據說趙氏天生雙手握成拳狀,雖然已經十多歲了,但依然不能伸開。後來漢武帝將她的手掰開,在手掌心裡還緊緊地握著一隻小玉鉤。此後趙氏入宮,深得漢武帝的寵愛,公元前94年,懷胎十四月的趙氏為漢武帝產一子,取名為劉弗陵,而趙氏也被人們稱為鉤弋夫人。
漢武帝入住甘泉宮幾天後,無故斥責劉弗陵的母親趙氏。趙氏馬上摘下髮簪、耳環,向漢武帝叩頭請罪。但漢武帝置之不理,命人將趙氏拉走,送到宮廷監獄中。趙氏不住的回頭看著漢武帝,但漢武帝心一橫,說道:「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後趙氏死於雲陽宮。當天暴風揚塵,老百姓都感歎哀傷。宮中使者連夜抬著棺材出去埋葬,並在墳墓上作下標記。
公元前87年2月14日漢武帝劉徹病死於五柞宮,享年70歲。第二天,8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那麼問題來了?雄才大略漢武帝為何會以「殺母立子」的殘忍方式確定皇位繼承人呢?
其實在趙氏死後,就曾有人向漢武帝進行過詢問。漢武帝給出了他的答案:「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後邪?」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說「從古至今國家之所以內亂,就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獨斷驕橫,淫蕩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難道沒聽說過呂後的事嗎?」可見漢武帝之所以採用如此殘忍的方式,來確定皇位繼承,正是因為他「以史為鑒」,縱橫五千年的小編甜心即可認為西漢初年的歷史對漢武帝影響頗深。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死,其妻呂雉專政,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呂後大肆迫害劉邦的子孫,一度威脅到劉氏的皇位。公元前180年,呂後病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人將呂氏一網打盡。周勃等人認為齊王劉襄雖然在平定呂氏中立有大功,但他的母族較為強勢,害怕將來出現另一個「呂後」,於是他們迎立了代王劉恆,因為她的母親薄太后為人寬和,性格柔善。
同時漢武帝本人也深受後宮專政的掣肘。在漢武帝幼年時,他的祖母竇太后對朝政多方干預,甚至一度脅迫漢景帝立梁王劉武(竇太后的幼子)為繼承人。公元前141年漢景帝病死,劉徹即位,已經成為太皇太后的竇氏依然主導著朝政。漢武帝即位之初,任用儒生,力圖推行新政。而竇太后喜歡黃老學說,雙方的執政觀念發生衝突。
公元前139年,御史大夫趙綰上書漢武帝,要求以後勿將政事稟奏給太皇太后。竇太后聞訊大怒,暗中找到趙綰等人的過錯,將二人逮捕,不久二人自殺於獄中。同時竇太后將丞相竇嬰、太尉田蚡免職,將漢武帝推行的新政全部廢除。而漢武帝對此也無可奈何。直到公元前135年5月,竇太后病死,漢武帝親政,此後他才得以施展自己的宏圖大志。
漢武帝對女主專政之害,深惡痛絕,所以他不願自己的子孫重蹈覆轍。因此他只能斬斷自己的情思,痛下殺手,將平素最最為鍾愛的女人殺死,因為他是為了整個大漢王朝。歷史就是這樣有趣,雖然漢武帝確立了這一殘忍的制度,但西漢王朝覆滅還是和女人有關。後來漢元帝劉奭的妻子王政君專權,扶持親黨,他的侄子王莽於公元8年篡漢稱帝。
在此後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的皇位繼承過程中,母以子貴的現象雖然很多,但殺母立子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甚至一度流行於北魏初期。據史書記載,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拓跋珪對兒子言道,「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參與國政,使外家為亂。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此後,殺母立子,成為一項國家制度,「後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
到了北魏中期,515年宣武帝元恪的妻子胡充華所生之子元詡被立為太子,由於宣武帝信陽佛教,同時對胡充華頗有感情,於是斷然廢止了這一野蠻家法,但歷史證明,他這個選擇是錯誤的。516年宣武帝去世,年僅6歲的元詡繼位,胡充華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實際掌握了北魏最高政治權力。
但胡太后窮奢極侈,胡作非為,他與內寵結黨營私,與其小叔子清河王元懌等人淫亂宮幃,最終竟與情人合謀,鴆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孝明帝元詡。這給了爾朱榮以口實,他進兵洛陽,將胡太后等人殺死,製造了「河陰之變」,北魏王朝也徹底走向沒落。
到了近代,殺母立子的現象差一點再度上演。1861年7月,咸豐帝在熱河避暑山莊病重,當時他的獨子載淳年幼,輔政大臣肅順等人擔心載淳的生母那拉氏一旦成為太后,會恃勢專權,勸咸豐傚法漢武以絕後患。但咸豐帝猶豫未決,最終沒能痛下決心。此後27歲的那拉氏開始執掌朝廷大權,長達47年之久,將中國徹底拖入深淵。雖然有些殘酷,但歷史彷彿一遍又一遍的證明著漢武帝的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