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曾忘記的歲月:抗戰老兵成甲子的風雨人生 | 陽光歷史

 

A-A+

那些不曾忘記的歲月:抗戰老兵成甲子的風雨人生

2016年02月18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05 次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說起歷史,說起經歷,那些當年參加抗戰的老兵比誰都清楚,比誰都記憶深刻。在盧溝橋事變七十七週年之際,我們採訪了一位當年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他的講述讓我們重新回味了那段中華民族不曾忘記的歲月。
  家住彬縣城關鎮西街平林路西一巷的成甲子老人,出生於1922年,曾是國民革命軍第38軍35師特務連的一名戰士,參加了中條山戰役、六六戰役,後轉戰河南靈寶與日軍血戰,抗日戰爭結束第二年回家,以賣小吃為生。
  經過四處打聽,我們在平林路西一巷找到了成甲子老人,老人已經90多歲,但身體依然硬朗,耳聰目明,當我們說明來意之後,他便和藹地對我們侃侃而談,流利的話語,超強的記憶能力,讓人十分歎服。

他是抗戰英雄
  老人告訴我們,在他年輕的時候,被拉壯丁而參軍,當時被編入了國民革命軍第38軍35師特務連,當時的軍長是趙壽山。抗日戰爭開始後,他們就全身投入了戰鬥,在中條山戰役和六六戰役中,38軍奮勇抗敵,浴血殺敵,日軍從山西一度打入河南,又被他們打了回去。
  「在38軍抗戰的時候,我們35師表現得最為勇猛,總是沖在戰鬥的最前面,當時35師裡的戰士大部分都是陝西人,後來就有了陝西『愣娃』的稱號。」成甲子老人津津樂道地說著。
  老人告訴我們,第一次上戰場,許多人都會害怕,但有了經驗後就不怕了,反而戀上了打仗,覺得打仗特別過癮。當時他的腰帶上總是掛著大刀和手槍,當時的軍令是:「槍是第一生命,身體是第二生命,丟了性命也不能丟槍。」

  除過睡覺的時候可以把槍取下來放在床頭,平時不管吃飯、上廁所槍都不離身,由於多年的習慣,老人的腰上都留下了手槍摩擦的痕跡。
  那時候,戰爭一旦開始就是好幾天,這期間根本顧不上吃飯,所以打仗之前,所有戰士都會盡可能多的攜帶食物,有些人的碗筷和餐具被炮彈炸飛了,沒啥打飯,情急之下就拿尿盆當飯碗。
  「拿尿盆當飯碗?」我們疑惑地看著老人。
  「是啊,當時一些人沒有了碗筷,開飯了,沒啥打飯,明知道一些盆子是尿盆,還是毫無顧忌地拿起來打飯......」這是老人記憶尤為深刻的細節。
  打仗期間,經常要攜帶食物,那時候能攜帶的主要食物就是餅乾,吃得最多的也是餅乾,如今老人再也不吃餅乾了,那時的餅乾徹底將他「吃傷」了。
  抗戰的時候,成甲子老人的槍法特別准,是三十八軍特務連的神槍手。老人說在他小的時候,他就喜歡和同伴們扔石子打仗,這可能和他成為神槍手有些內在聯繫。
  經過抗戰的洗禮,老人的性格變得格外堅強。文革中,造反派開批判大會,準備將他帶到會場進行批判,可是他抗日有功,務農無罪,為啥要批判?當時,他就和造反派對著幹,用腳把會議桌踢翻,揚長而去。造反派不甘心,一幫人來他家鬧事,他手提菜刀,奪門而去,將造反派嚇得四散而去。
  由於長期的軍事訓練,使成甲子老人練就了一副好身骨,一輩子他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不吃藥也會痊癒。每當他生病的時候,家人給他買藥讓他吃,他總是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將藥扔掉,家人也是無計可施。老人的腸胃特別好,經常半夜起來吃飯,有時候他的飯量比壯年人還大。
希望台灣早日回歸
  抗戰結束,成甲子回家後,許多人曾經找他去做官,由於識字不多,加上老人性格比較耿直,他謝絕了所有來訪者。生活中的成甲子,思想靈活,性格很是樂觀,對錢財看得很淡,當談到當今社會時,當涉及一些落馬高官時,老人總會說:「錢就是個催命鬼。」這句話意味深遠,富含哲理,也充分表露了老人淡泊名利的樂觀心態。
  成甲子是個耿直的人,他堅持原則,從不愛錢。有一回,他在大街上,被一個騎單車的年輕人撞到,當時年輕人被嚇壞了,他以為成甲子老人會向他索賠,可沒想到老人在地上緩了一陣,就站了起來,拍乾淨衣服上的塵土後對年輕人說:「我沒事,你以後騎單車一定要注意安全。」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和當下許多老人故意摔倒訛人的事件相比,就能充分體現他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他性格的耿直和思想的高尚。
  「我爺爺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會唱戲,會走柳木腿,你隨便點一首戲曲,他都會。五十年代,合作化大生產時,爺爺還燒過磚瓦,他燒得磚瓦不但質量好,而且效率特別高。爺爺還會裝單車,速度也特別快,許多人買了單車都來找他裝,有時候都要排隊,在爺爺的影響下,現在我們全家人都會裝單車。」成甲子的孫子成宇凡告訴我們。
  成宇凡說,爺爺平時愛看新聞,特別關心國家大事,一直說共產黨的政策好,現在爺爺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有生之年看到台灣回歸。

      他被收錄入《中國抗日老兵頌》
  像成甲子這樣的老兵,他們大多十七八歲離家當兵,拼站沙場,許多陣亡埋骨他鄉,斑土難尋,荒塚無覓。存活下來的,已經寥寥無幾。
  成甲子,原名成飛鵬,又名成名善,由於多次改名和住宅搬遷,許多人早已不知道成甲子抗戰英雄的身份,他也就悄無聲息地沉寂於茫茫人海中。
  後來,一位武姓親戚,將其抗戰的事情告知了愛國詩人魏有奇,魏有奇又恰巧在尋找散居在陝西境內的抗戰老兵,準備為這些老兵寫一本詩集,詩集的名字為《中國抗日老兵頌》。
  魏有奇歷時兩年時間,走訪了散居在陝西境內的百餘名抗戰老兵(包括成甲子),以詩和圖片的形式再現了抗戰老兵保家衛國的輝煌故事。
  《中國抗日老兵頌》是詩人魏有奇向抗戰老兵致敬的一部公益著作,以詩歌的形式收錄了陝西一百多位抗戰老兵的故事,給老兵帶來了很大的精神慰藉。
  在成甲子的家裡,我們見到了這本收錄有成甲子事跡的愛國詩集,詩集裡,這樣描寫著成甲子:
  彬縣硬漢——成甲子
  三十八軍特務連,警衛師部守條山。
  輾轉靈寶大會戰,智擒倭寇虎牢關。
  身懷絕技性好戰,突襲擒拿縛海蠻。
  飛步奪刀劈顱斷,施槍自如手掌間。
  警護師長作暗探,深入敵營敢為先。
  抗日勝利回故里,盡孝守家耕薄田。
  文革內鬥致混亂,神州四處造假冤。
  誰把方桌敢推翻?惟我老兵血性男。
  自衛防身捍真理,對打抗爭守尊嚴。
  批鬥會上不示軟,圍攻武鬥挺雙肩。
  無愧老兵烈肝膽,英雄對干有遠見。
  身潔不與俗塵染,性硬豈同怯夫言。
  敢與造假辯真偽,不怕極左生禍端。
  忠良耿直蒼天鑒,民族氣節若泰山。
  這首詩,將成甲子的一生總結得十分到位,活靈活現地展示了一位抗戰老兵的英勇氣勢,將其耿直、強硬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
  我們向老兵致敬,向民族英雄們致敬,願他們身體健康,願望成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