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宗教作為掩護的起義
在西方傳教士的眼裡,中國人骨子裡是不信教的,很頑劣。其實非然,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宗教的社會作用勢不可擋。漢帝國末期發生的黃巾大起義,就是在宗教形式掩護下展開。這場帶著宗教色彩的大運動,以震撼之勢,「震」倒了腐蝕已久的帝國大廈,也直接成就了帝國流竄軍閥們的「流氓三國史」。
漢王朝自和帝以後,年幼的皇帝受外戚、宦官輪番欺侮,政治日趨腐朽。比如,漢靈帝劉宏時竟然公開賣官鬻爵。漢靈帝和他信任的宦官們,因為只知道吃喝玩樂,庫房裡的錢很快糟光了。為了搜刮錢財,就在西園開了一個挺特別的賣官鋪子。並且在鴻都門外張貼榜文,明碼標價:郡太守定價二千萬,縣令定價四百萬。一時付不出錢的可以暫時賒欠,等他上任以後加倍付款。這些花了錢買官的官吏,一上任當然更加起勁地搜刮民脂民膏。
自安帝以後,羌族興起犯漢,朝廷長期對羌族用兵,耗費軍餉四百多億,這一沉重負擔又全部落到農民頭上。再加上各種自然災害,以致出現了「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的嚴重局面。大批農民四處流亡,餓殍遍野,連京師洛陽也死者相枕於路。
當時流傳這樣一首民謠:「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輕!」人民的憤怒情緒由此可以想像。黃巾起義前的七八十年間,先後爆發的農民起義有一百多次。不少農民起義的領袖自稱「皇帝」、「黑帝」、「無上將軍」、「真人」等,或建年號,或置百官,或利用宗教為組織形式。此伏彼起,日益頻繁。黃巾大起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發起人張角醞釀十年後有準備有組織地爆發了。
據後漢書卷六十記載,張角自稱「大賢良師」,以傳佈太平道為名,利用畫符誦咒行醫治病為手段,在農民中秘密進行組織起義的活動。
張角知道農民受地主豪強的壓迫和天災的折磨,內心深處盼望有一個太平世界,能夠安安樂樂過日子。於是,他決定利用宗教把群眾組織起來,創立一個「太平道」,收了一些弟子,跟他一起傳教。向貧苦的農民宣傳「人無貴賤,皆天之所生」的平等思想,提出要建立一個財產公有的「太平」世界。加上他很會做人,給窮人治病,從來不要錢,所以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開始,東漢政府認為,太平道是勸人為善的「善道」,並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有一兩個大臣倒是看出苗子,奏請靈帝下令禁止太平道。漢靈帝正忙著建造他的林園,就沒把太平道放在心裡,使太平道得以順利的發展。經過組織擴張和滲透,參加太平道的人越來越多,遍及中原八個州,入道群眾達幾十萬人之多。為了將分散在各地的力量組織起來,張角把入道群眾編為三十六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立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
自度時機成熟,張角計畫在甲子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舉行起義。為此,他提出了「蒼天(指東漢政權)已死,黃天(指太平道)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讓弟子們廣泛傳播,為起義做輿論準備。他們又派人在京城洛陽的寺門及州郡官府的牆上,用白土寫上「甲子」兩個大字,作為起義的暗號和標誌。
但是在二月間,起義軍內部出了叛徒唐周,起義計畫洩密。東漢政府立即採取措施,首先在洛陽實行大搜捕,對起義進行殘酷的鎮壓。結果,信奉太平道的一千多名官兵、百姓,遭到了屠殺。同時,東漢政府又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張角等人。張角被迫提前發動起義。幾天內「八州並舉」,數十萬農民同時拿起了武器。他們頭裹黃巾,因而史稱「黃巾軍」。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統一指揮戰鬥。黃巾起義爆發後,聲勢十分浩大,史稱「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就是說,不到十天時間,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京師為之震動。
黃巾起義軍在對敵戰爭中,逐漸形成了三支主力部隊:一支是張角親自領導的隊伍,活躍在河北一帶;一支是由張曼成領導的,戰鬥在南陽地區;另一支則由波才領導的,像一把尖刀直插東漢王朝的心臟穎川附近。他們互相配合,從四面八方包圍了東漢王朝的首都洛陽。這時,漢靈帝慌了手腳,驚呼:「萬人一心,其害甚矣!」
在災難面前,歷代的腐敗統治者都是同一個態度:天災能不管則不管,聽之任之;而對於兵變和民變這類政治災難,則堅決予以殲滅,無論花多少代價。東漢末年的統治群體們,面對黃巾起義,一下子空前的團結起來。在一陣的惶恐不安之後,急忙調兵遣將鎮壓起義: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御林五營屯兵都亭,以保衛京師;在函谷、太谷等八個險隘要衝設置八關都尉,以加強洛陽外圍的防禦;解除「黨禁」,以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拿出宮中藏錢收買官兵,用西園馬匹裝備軍隊,擴充騎兵,增設西園八校,以加強軍隊實力,爾後,東漢王朝派皇甫嵩、朱俊、董卓率領拼湊的幾十萬人隊伍,向起義軍猛撲過來。
黃巾軍面對野蠻凶暴的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搏鬥,連續打了許多勝仗。四月,波才領導的穎川黃巾軍,在圍攻京師洛陽的戰鬥中,擊敗了皇甫嵩和朱俊的4萬多東漢主力軍。六月,南陽黃巾軍攻擊了宛城(今河南南陽市),趕走了新任太守秦頡。張角兄弟親自領導的河北黃巾軍攻佔了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南)等地。八月,東漢政府被迫發出最後一張王牌,把皇甫嵩調到河北前線來,兩軍在廣宗相持。
在這緊要關頭,張角不幸病死。黃巾軍由他的弟弟張寶、張梁率領,繼續與敵人作戰。農民軍打得皇甫嵩不敢出營應戰。後來,由於缺乏戰鬥經驗,驕傲輕敵,放鬆了戒備,遭到了敵人突然襲擊。十一月,張梁與3萬勇士戰死,5萬多黃巾軍將士捨身投河,壯烈犧牲,許多隨軍家屬遭到敵人慘殺。與此同時,張寶指揮的10萬大軍,與皇甫嵩在下曲陽決戰,全部犧牲。張角被剖棺戮屍。其他幾路黃巾主力軍也被敵人孤立包圍,分別鎮壓。
雖然黃巾大起義失敗了,可是經過的衝擊,東漢政權已經搖搖欲墜,名存實亡了。「人無貴賤,皆天之所生」的平等思想深入人心,「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比起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近一層,足以響徹歷史的天空。
黃巾起義也促使了東漢末軍閥勢力的壯大,開啟了亂世之門。有史學家尖銳指出,那些被《三國演義》津津樂道的英雄人物,其實也不過一群趁亂打劫的流氓罷了。在黃巾軍浴血奮戰的時候,這些後來的所謂英雄們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曾聯合向農民軍施加壓力,其中就有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