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大破倭寇第一人:竟把戰術運用到出神入化
在蕩平倭寇的最後幾年中,戚繼光因為戰功卓越,升任為都指揮使。與此同時,倭寇變得更加的狡猾而且行蹤飄忽,針對這些情況戚繼光用他的智慧創造了對付倭寇的獨特戰術和陣法,他率領他的戚家軍在福建境內一次次挫敗試圖反撲的倭患,直至完全蕩平東南沿海的倭寇。這其中更讓我們再一次領略到戚繼光文武兼備的風采,尤其是那些變幻莫測的計謀。真不愧「一代儒將」的美名。公元1562年戚繼光被調往福建平倭。這一年的農曆7月,他率領6000戚家軍,從溫州的平陽披荊斬棘,穿越300里的偏僻小路,進入福建。侵擾福建的倭寇,主要集中在橫嶼、牛田和林墩三個據點。橫嶼是倭寇的大本營,而倭寇的頭目則在林墩紮營。
8月,戚繼光決計先破橫嶼,再乘勝破牛田,最後搗毀林墩的寇巢。橫嶼是寧德縣城東北的一個小島,離岸十里,四面皆水路險隘,島上建有木城,周圍還構築許多堅固的防禦工事,1000多名倭寇結營於此,憑險據守。附近的寧德、福清還有1萬多名倭寇,他們互相應援,很難對付。戚繼光先命張諫、張岳在橫嶼西、北陸上佈陣,防止倭寇上岸;又命張漢水師在橫嶼東部海面遊弋,防止倭寇從海上逃竄;同時,戚繼光採用「硝枝弱干」的辦法,先發兵進攻橫嶼對岸的張灣,並張貼告示實行招撫,迫使1000多名倭寇的脅從分子繳械投降。接著戚繼光揮師東進,直攻橫嶼。從海岸到橫嶼,中間連著一處淺灘,漲潮時灘沒水中,一片汪洋,落潮時水退灘出,又是一片泥濘,極難通過。但這些對於勤於動腦、善於創造的戚繼光來說是不算什麼的。經過研究戚繼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來克服這種特殊的環境。
一個清晨,戚繼光命令士卒每人背一捆草,把草鋪在淤泥上匍匐前進,每個士兵都帶上草束,乘著落潮,鋪在泥灘上,匍匐前進,這樣他們就順利的渡過了這片泥濘的淺灘。戚家軍奮勇衝上小島後,有的施放鳥銃,有的挽弓射箭,有的投擲標槍,有的揮舞狼筅(狼筅,用長竹竿做柄的武器,前部留有密枝,梢部裝有利刃、腰刀,同倭寇展開了肉搏戰,不到半天工夫,橫嶼倭寇被殲無遺。中秋過後,戚繼光又率領軍隊南下福清,直指牛田。牛田在福清縣城東南30里,靠近海邊。它與周圍的杞店、上薛、西林、木嶺、新塘等據點連成一氣,絡繹30多里,勢若長蛇。面對這種局面,為了麻痺敵人,戚繼光又遊刃有餘的運用起了兵法戰術。
他有意當眾聲言:「我軍遠道而來,需要先休整一些日子,養精蓄銳,再待機而動,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出師擊敵的。」倭寇打聽到這個消息,果然毫不戒備。可是就在第二天晚上,乘著天黑沒有月亮,戚家軍悄悄地從錦屏山開拔,快速奔襲杞店,將熟睡的倭寇斬殺殆盡。接著,他們回師錦屏山,見有一隊倭寇前來襲營,又設下埋伏,把敵人全部消滅了。然後,戚家軍乘勝出擊牛田、上薛等地的倭巢,戚家軍喊聲如雷、氣勢如洪。斬殺、俘虜了大批倭寇,殘餘倭寇紛紛向興化逃竄。戚家軍在福清稍適休整,九月中旬又開始了新一論的進攻,向興化府城(今福建莆田縣)挺進,準備攻取城東20里的林墩。戚繼光是一個極具智慧且善於用兵的將領。入城後,戚繼光表面上閉口不談戰事,從容的拜客、赴宴,暗地裡卻佈置士兵抓緊時間休息,準備隨時出擊。
到了半夜,他發出命令,搖響銅鈴,把軍隊迅速集合起來,悄悄地開出城外,準備對林墩進行一次夜襲。不料,嚮導是個通敵分子,把他們引到一條溪水縱橫,泥濘遍地的小道上。等他們逼近林墩,東方已經發白,他們的行動就被倭寇察覺了。倭寇馬上進入防禦工事,佈置防守,並出動部分人馬繞到戚家軍的背後,兩面夾攻。戚家軍腹背受敵,處境險惡,一時陣腳大亂,士兵紛紛往後退縮。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戚繼光站在路口,鎮定自若地發出進攻號令,並手刃退縮的14名部下,以嚴肅軍紀。將士又鼓起百倍的勇氣,奮力往前衝殺。倭寇漸漸支持不住,四散潰逃。戚家軍連克敵人60餘營,斬殺倭寇960人,活捉倭寇大小頭目13人,還有1000多名倭寇在潰逃時落水淹死。天明,興化府城的居民扶老攜幼,殺牛備酒,出城十多里,夾道歡迎凱旋而歸的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