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求和找海嘯當借口?
導讀:加以天心示警,海嘯成災,沿海防營,多被沖沒,戰守更難措手。是用宵旰旁皇,臨朝痛哭,將一和一戰兩害兼權,而後幡然定計。其萬分為難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詳,而天下臣民皆當共諒者也。——《光緒諭旨光緒朝東華錄》自然現象在古代也會成為一種政治現象,促使帝王和內閣做出一些人事上的更動,例如因為日食,會嚇得皇帝不敢吃葷,不敢開音樂會。在甲午戰爭中,清朝也玩上這一套。
經歷黃海海戰和威海衛失陷後,清王朝已經精疲力盡,向侵略軍求和的聲音開始上揚。當然,也得有借口,借口就是1895年4月28日,天津塘沽口外一次海嘯。這次災害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不僅破壞民居和民用設施,而且還沖毀了「宏字」、「定武」等十多個軍營,鐵路不通,通訊中斷。本來是一次自然災害,津京一帶的人卻解讀為老天通過天災授意皇上議和,於是「海嘯是天和」的說法甚囂塵上,清王朝因此也就「和議益決」。本來實在打不下去了,藉著這次老天翻臉,乾脆求和。
於是,在5月17日,光緒皇帝的朱諭向全國臣民解釋求和的本意。諭旨首先強調了確實是因為戰敗導致求和:「水陸交綏,戰無一勝。」水戰和陸戰全都失敗,沒有一次戰役是勝利的,不得不求和。同時,老天爺發出警告,發生海嘯,多處海岸部隊的營房被沖毀,無論攻守都難以實施。因此皇上早晚彷徨,上朝的時候對著大臣痛哭(估計光緒真的哭過),將戰與和兩個選擇反覆權衡,然後才決定講和。做出這樣的決定,實在是萬分難為情的事,大臣們的奏章等都沒有講清楚,希望全國臣民體諒。這其實是光緒向全國臣民寫的罪己詔,其中認為天災也是促成求和的原因之一。不過,這種說法也不能完全以迷信置之。甲午那一年,清朝局部地區確實遭遇了綿延的水災,而災區正好是交戰區和戰略物資的供應地區,甚至戰區和災區相重疊。
例如奉天,就是軍糧的主要供應地。直隸總督王文韶就報告說:直隸許多地區的村莊陷入饑荒,一個村莊中,只有三兩戶人家能有煙火,甚至因為無處覓食而全家七八口人都服毒自殺了,造成這一慘況的直接原因就是夏雨過多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河北唐山一帶,災民困在路邊,日均有幾十人餓死。而就在這種情況下,甲午戰爭爆發了。湖南巡撫吳大澄去奉天征軍糧,結果發現戰區即災區,饑民遍野,餓殍相望,吳大澄很憂慮:「戰爭將很難進行。」有清軍部隊還將軍糧拿出來救濟災民。戰區米價昂貴,運費也很嚇人,東北的將軍裕祿對奉天的概括就是「存糧無多,辦運過遠」。
軍糧供應艱難,草料也成問題。日本侵略軍在海上岸上連續作戰勝利後,狂妄地制定了「直隸作戰計畫」,想乘勝進攻津京地區,徐州鎮總兵陳鳳樓奉命率騎兵部隊緊急北上,駐紮屬於直隸的灤州,拱衛京畿。結果灤州也是災區,這麼多戰馬的草料,直隸根本無法供應。後來日軍一則因為碰上嚴寒天氣,二則因為戰線過長,不能再進一步侵略,「直隸作戰計畫」才擱置了。清軍的戰敗,主要在於國力、士氣和戰略戰術,但天災的因素也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