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為何男身女相:原來是兩個太監的功勞
東漢末年,漢靈帝時期亂政的太監集團「十常侍」,把持朝政多年,為害蒼生。其時神州百姓民不聊生,人心熙攘,天下危如累卵,大亂一觸即發。此時天竺國胡僧鳩羅菩諦,攜帶天竺國馬鳴菩薩開光的兩尊佛像,來到漢地中原,宣講佛法。這兩尊佛像乃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胡僧鳩羅菩諦,曾在西域遊方多年,歷經磨難,深知「不依國主,法事難立」的道理。來到中土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洛陽,打算面見漢帝,尋求支持。但是,他在洛陽城裡卻打聽到,執掌朝政的,並非皇帝,而是十常侍,為首的是張讓和趙忠。於是就請求面見這兩個太監。張讓、趙忠,自幼被閹,深居宮中,一輩子沒見過什麼世面。聽說有胡僧前來,自然感到好奇,想要瞧瞧熱鬧。況且,二人雖權傾朝野,但最大的遺憾,就是肢體不全,遭人白眼。二人深感恥辱。從前聽說胡僧懂得能使「玉莖重生」之奇術,將信將疑,卻無法證實。這回聽說有胡僧求見,自然想問問到底有無機會,重塑自己的男兒身。於是胡僧鳩羅菩諦與張讓趙忠二太監見了面。
鳩羅菩諦先是宣說佛法,講了四聖諦、六道輪迴、十善業、十二因緣,又講了修佛之後的種種利益功德。張讓和趙忠聽了,心生想往。當講到出家為沙門的種種功德時,張讓問道:「吾欲出家,可乎?」不料鳩羅菩諦多年為僧,佛門戒律早已爛熟於心,脫口而出說道:「本師釋迦牟尼佛,曾立戒律,黃門不得出家為比丘。黃門者,閹人也,黃門出家,非真比丘。」一句話激怒了深感為恥的張讓。
張讓馬上下令,將此胡僧推出去斬了。鳩羅菩諦驚恐萬狀之中,急中生智,心生一計,大叫道:「黃門雖不得出家為比丘,卻有修德更勝之法門!」張讓聽了胡僧的叫嚷,下令放開胡僧,聽他為自己辯白。胡僧鳩羅菩諦言道:「貧僧所帶二佛像,內有觀世音菩薩,專司救度斷絕男根之人,故又被稱為『中人菩薩』,殊勝之至。」講到這,張讓更加歡喜,心想自己就是中人,而偏偏這胡僧帶來的,還恰巧就是「中人菩薩」,豈非天公冥冥之中保佑自己嗎?即令胡僧講述這「中人菩薩」的來歷。胡僧鳩羅菩諦只要硬著頭皮,繼續編下去。
他說,觀世音菩薩,原本也是一位中人,於佛住世時,曾在古天竺的捨衛國皇宮之中,充當太監。後來,佛祖在捨衛國給孤獨園宣講無上法門,觀世音菩薩前往聆聽,受佛言所點化,成就了正果。因為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太監出身,所以當了菩薩之後,尤其特別保佑太監。張讓、趙忠聽之狂喜,即令天下廣為塑造觀世音菩薩像,又命百姓膜拜。胡僧鳩羅菩諦也因此獲得了無數的賞賜。天下的官吏,不敢怠慢,立即開始大量塑造觀世音菩薩像,而又為了討好十常侍,故意將觀世音菩薩像,雕琢得猶如太監一般,面無鬍鬚,頸無喉結,好似婦女。
其時黎民困頓,苦不堪言,所以求仙拜佛者更多於以往。聽說朝廷從天竺國請來了新神仙,喚作「觀世音菩薩」,紛紛去佛寺中焚香膜拜,祈求保佑。
後來,十常侍被袁紹誅殺,群雄逐鹿,遂至三分天下,進而三國歸晉,蒼生經歷了幾十年的浩劫。但是,這觀世音菩薩的外觀,卻在百姓心中得以保留,以至於後世塑造觀世音菩薩像,都塑造得猶如太監一般,男女特徵不甚分明。而且,經過這幾十年戰亂,黎民早已依據外型,以為觀世音菩薩是女身菩薩,故而其造像演變得更像女性,而幾乎沒有男性特徵。到了晉代,就直接塑造成女身了。
而觀世音菩薩的女身形象,也一直流傳至今。後來更是依外型而敷衍出「男身女相」、「送子觀音」等種種穿鑿附會之說。雖說佛法有言在先,必須以男身才能成為菩薩。但是,觀世音菩薩卻一枝獨秀,以窈窕之相點綴佛門。這也多虧了張讓、趙忠兩名太監廣為塑造佛像的無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