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南嶽衡山抗戰遺存:蔣介石官邸衣櫃藏密道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南嶽衡山抗戰遺存:蔣介石官邸衣櫃藏密道

2016年01月13日 歷史真相, 蔣介石 暫無評論 閱讀 157 次

坡陡彎急,在「搖晃」過好多個「S」形後,載著網絡媒體採訪團的中巴車停在衡山香爐峰下,南嶽忠烈祠到了。


松柏掩映下的忠烈祠顯得格外莊嚴肅穆。這是中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也是國民政府在大陸唯一一處紀念抗戰烈士建造的大型陵園,一九九六年被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邁入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顆直指藍天的「炮彈」,這便是風格獨特的「七七」紀念碑。碑後是原國民黨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題寫的《「七七」紀念銘文》:寇犯盧溝,大波軒然,捐軀衛國,忠勇將士,正氣浩然,彪炳青史,漢族復興,永湔國恥。


一九三八年,在國共兩黨召開的「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上,許多將領提到陣亡官兵多「暴屍戰場,不能掩埋」時,無不傷心斂容,遂決定修建烈士公墓。一九四三年,南嶽忠烈祠落成,張自忠、郝夢麟等三十八名將領成為第一批入祠的革命烈士。


烈字為何少一點






享堂神殿大門上方懸掛著鎏金匾額「忠烈祠」,「烈」字中的「歹」竟然少了一點。 中新社發 劉愛成 攝


站在紀念碑旁向上看去,山坡兩側石磴之間的綠草如茵,地上用大理石片鑲嵌了「民族忠烈千古」六個非常醒目的細明體大字。拾級而上,偶而抬頭遠眺,所有建築均由清一色的花崗岩砌成,沿中軸線逐級遞升,在濛濛的暮色下,更顯氣勢恢弘,彷彿另外一個南京中山陵。


「遊人到此,脫帽致敬。」登至第六層台階,記者們一下停住了,湧到一塊石板前,輕聲默讀上面的文字。這便是有名的「致敬碑」,為紀念十九集團軍在上海淞滬會戰最後一次戰役「安亭戰役」中犧牲的將士修建。


繼續向前,終於站在了忠烈祠最高處——享堂神殿的門口。這裡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也是廟宇內最大的建築。只見大門上方懸掛著鎏金匾額「忠烈祠」,款署蔣中正。導遊介紹說,這塊匾就是當時蔣介石親筆題寫的原物。不過,眼尖的記者馬上注意到,「烈」字中的「歹」竟然少了一點。


「這大概並非筆誤。故意少寫一點,希望在今後的戰鬥中犧牲的烈士要『少一點』。」導遊風趣地解讀道,「也有人說,書法中多一點少一點屬於藝術處理的一種方法,對內容沒有什麼影響。」


享堂內呈「十」字形,大廳靠後牆正中為祭台,台後豎立巨碑,上刻「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總神位四周,散佈抗戰中陣亡的著名將士神位石碑。碑上不但有較詳細的記載,而且有清晰的肖像,每張臉龐,無不是堅毅、英武,透著年輕。


也許有人會感到奇怪,中國那麼大,為什麼偏偏在南嶽修建忠烈祠呢?這還得從當時的歷史背景說起。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日寇裝備精良、武器先進,憑借海、陸、空三軍優勝,鐵蹄很快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大批國土淪陷。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廣州失守後,國民黨抗戰中樞移到重慶,南嶽成了抗日大本營之一。蔣介石曾在此主持召開了四次高級軍事會議,研討抗日戰略和江南戰場問題,中國共產黨派周恩來、葉劍英參加。


衣櫃裡的秘密








何公館軍事會議廳






蔣宋臥室全按照當年的實景擺設


從忠烈祠出來,乘中巴車沿山路蜿蜒而上,便來到了一處稱為「蔣宋官邸」的老別墅。據介紹,一九三0至一九四四年間,蔣介石八上南嶽,五次與夫人宋美齡居住於此。由於是國民黨時期湖南省主席何鍵所建,故又名何公館。


別墅下層是軍事會議廳、蔣宋臥室和小廳。在現場可以看到,軍事會議廳裡有一條長桌和九把椅子,牆上還掛著仿製的「對日作戰圖」。蔣宋臥室也全按照當年的實景擺設:一張雙人床、一台書桌及一組沙發,約十平米的房間顯得頗為侷促。


在小廳,牆邊緊靠著一架看似普通的立式衣櫃。打開其中一扇櫃門,並無什麼奇特之處。然而,當打開另外一扇門時,人群中立刻發出一陣驚歎聲:原來這裡暗藏著一個暗道。同行們紛紛魚貫而入,沿著當年的路線直通別墅後門。


其實,就在屋後的參天古木之中,還隱藏著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神秘山洞。沿著數十級台階深入,身處一個二十平方米的地下密室。室內可容數十人,排水、通風、照明設施良好。原來,它是一個防空洞,當年蔣宋二人及部分高級將領就是在此逃過日軍的空襲。塵封六十多年後,防空洞才被後人發現清出。


走出何公館,一股丹桂的飄香撲面而來,讓很多首度踏訪南嶽的記者們倍感舒適。再次坐上中巴車,奔馳在農曆八月的衡山中,濕潤的雲霧蔓延在窗外,涼涼的風吹進來,把人從歷史中拉回現實。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