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汪精衛偽軍去哪了?汪精衛偽軍的結局
隨著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利,日軍抽調部分在華軍隊,許多敵占區主要靠偽軍維繫。見大勢已去,很多偽軍從1944年起,開始紛紛撤逃或反水。
抗戰勝利後,擁有絕對軍事優勢的國民黨並未在後來的戰爭中獲得勝利,國民黨內有人認為,這與國民黨軍政部部長陳誠在日本投降後不主張收編偽軍有關,陳誠也因此背負了罵名。其實八路軍當時缺乏軍費和物資,大部分偽軍投降的首選是國民黨,更有大量「明八路暗中央」的偽軍,先假降八路,再大量叛變轉投國民黨。
可見,並不是所有當過偽軍的人都能像馬駿一樣,從此堅定地投人到共產黨的懷抱。汪精衛並未看到他建立的偽政府覆滅的那一天,由於1935年遇刺時,留在體內子彈引發的病情惡化,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病逝於日本名古屋,後葬於南京郊外的梅花山。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隨著日本國旗的緩緩落下,清算漢奸和偽軍的時刻來到了。從1945年起至1948年,不論是國民政府,還是共產黨都沒有停止對漢奸和偽軍的審判。在漫長的抗日戰爭中,有的人因為挺身而出而被讚揚,有的人因為隨波逐流而被唾棄。
1945年9月下旬,國民政府下令,在全國各地對漢奸進行大逮捕。此項工作主要是由軍統特務機構執行。到1945年底,南京市奉命接受了軍統局移送的漢奸200餘人。1946年4月1日,國民政府司法部正式任命趙琛為高等法院院長,陳長虞為代理首席檢察官,高等法院即在南京朝天宮正式成立。據統計,1946年4月至1947年2月,高等法院共審理漢奸案530餘件,終結381件。其中判處死刑14人,無期徒刑24人,有期徒刑265人。
汪精衛偽軍簡介
「通款敵國,謀叛本國,為侵略自己祖國的敵人的利益服務,並謀取一己的私利,這樣的人物在世界各國的對外戰爭中均為常見,中國亦不例外,漢奸就是國人對他們的鄙稱。」抗日戰場上,為日寇作戰的偽軍超過百萬之眾,人數之多,猶如過江之鯽。抗戰時期漢奸大量出現,的確令人深思。
。汪精衛是國民黨副總裁,有一定的號召力,汪偽政權的國民黨名稱、三民主義旗號、國名、國都、國歌、國旗等都未作改變。其「和平建國」理論頗能迷惑一部分民眾。因此在汪精衛投敵後,漢奸數量迅速增多。
1940年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後,設置軍事委員會作為其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汪精衛兼任委員長。汪精衛在建立政權之前曾仿照蔣介石經營黃埔軍校的先例在上海江灣成立軍官訓練團,意圖建立自己的嫡系軍隊。由於日本方面不允許他有這樣的部隊,所以訓練團被帶至武漢綏靖處工作。儘管如此,至日本投降時,汪偽政府已經擁有7個集團軍和一些綏靖部隊。
此外,汪偽政府還對外吹噓建有海軍和空軍。但汪偽政府的海軍僅有陳舊小炮艦3艘,空軍只有數架教練機,實際上形同虛設。汪偽政府所有的偽軍統計起來,對外號稱兵力百萬,實際上大約只有八十萬人。
偽軍的大量存在對全民族的團結抗戰造成了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