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洛陽干的六件大事:武則天與洛陽牡丹
武則天在洛陽留下了哪些「痕跡」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獨掌政權的21年中,以洛陽作為京城,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制度,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等,確保了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至今,我市留有許多與武則天有關的遺跡、遺物和傳說。
(朕當年女性稱帝,在那個年代,那是何等的魄力!!!)
國內外專家學者曾圍繞武周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人物、民族關係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其中不少內容涉及武則天與洛陽的關係。
(朕當年立無字碑讓後人評說,千年後你們還對朕深入研究,朕很欣慰!可愛的子民們!!)
武則天在洛陽做過六件大事:
一、舉行登基盛典。公元690年,女皇登基前,有「六萬餘人」上表請女皇登基,改國號為周,世人稱之為「武周政權」。
二、抑制、清除酷吏政治。武則天對酷吏的態度分重用、抑制、清除三個階段。她登基後主要是抑制和清除,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假錯案。
三、提拔狄仁傑為宰相。這是女皇任賢納諫的典型事例。
四、命群臣學習《臣軌》。該書以儒家學說、臣事君以忠為核心,博采諸家之長,成為大周王朝的政治思想綱領。
五、登嵩山封禪,展現武周盛世偉業。
六、復立李顯為太子。這是女皇15年的一個重大轉折,顯示女皇身後歸唐的抉擇。
(朕喜歡洛陽,長駐洛陽,做這些事也是應該的嘛!!!)
武則天對洛陽城市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修明堂,立天樞,建天津橋……武則天在洛稱帝期間,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者張萍認為,隋唐時期洛陽作為東都所在,其城市發展在整個洛陽城市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武則天將洛陽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改東都為神都,設官分署,對洛陽的城市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具體表現在:大規模進行地方移民,使洛陽及城郊人口迅速增加;在都城建設上,修築了大規模的都城禮制建築如明堂等;加強東市、西市、南市建設,促進了洛陽城市經濟的發展。中宗後,隨著國家政權中心復歸長安,洛陽城市地位下降,城市發展也步入衰落期。對比前後,可以明顯看出武則天對洛陽城市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洛陽人民現在已經把朕的天堂、明堂在原址復原了,愛卿們想我了便多去看一看!)
武則天與唐玄奘
唐玄奘和武則天之間,既有人情味的人際關係,又有宗教與政治的相輔相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48歲的唐太宗在洛陽宮接見剛剛由印度回國的46歲的玄奘法師,21歲的武則天目睹了這兩位歷史偉人的隆重會見。公元656年,武則天分娩第三子李顯前夕,玄奘為之誦經、祈禱。嬰兒出生後,被玄奘收為徒弟,剃髮,命名為佛光王,佛光王即後來的唐中宗。武則天信仰佛教、利用佛教,當皇帝後下令撰寫《三教珠英》,致力於三教融合,促進了佛教的中國化。
武則天與洛陽牡丹
唐代牡丹受到不同階層人士的喜歡,許多文人墨客以牡丹為題材創作詩賦。關於牡丹的來歷,人們歷來認為是武則天從其家鄉引種至長安的,形成了以長安為中心的栽培基地。關於洛陽牡丹的來歷,史書中並無正式的記載,只見於古人的小說描寫。「武則天怒貶牡丹於洛陽」一說,已被證實是不足信的。依據當時洛陽的重要性以及武則天長期居住在洛陽的事實,武則天時期牡丹應該已經被移植到洛陽,至少當時洛陽宮廷裡的牡丹是比較繁盛的,只是後來由於一些政治原因及安史之亂的影響,洛陽牡丹在唐代沒有興盛起來,到了宋代才形成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的局面。武則天對洛陽牡丹的引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洛陽牡丹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明朝遊上苑 , 火速報春知 。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
武則天與洛陽牡丹
唐代牡丹受到不同階層人士的喜歡,許多文人墨客以牡丹為題材創作詩賦。關於牡丹的來歷,人們歷來認為是武則天從其家鄉引種至長安的,形成了以長安為中心的栽培基地。關於洛陽牡丹的來歷,史書中並無正式的記載,只見於古人的小說描寫。「武則天怒貶牡丹於洛陽」一說,已被證實是不足信的。依據當時洛陽的重要性以及武則天長期居住在洛陽的事實,武則天時期牡丹應該已經被移植到洛陽,至少當時洛陽宮廷裡的牡丹是比較繁盛的,只是後來由於一些政治原因及安史之亂的影響,洛陽牡丹在唐代沒有興盛起來,到了宋代才形成了「洛陽牡丹甲天下」的局面。武則天對洛陽牡丹的引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洛陽牡丹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明朝遊上苑 , 火速報春知 。 花須連夜放, 莫待曉風吹。)
武則天與盧捨那像龕
據傳,精美絕倫的龍門石窟盧捨那大佛是仿照武則天的容貌雕鑿的,武則天為盧捨那大像龕的雕鑿「資助」了2萬貫脂粉錢。韓國釜山大學學者梁銀景和龍門石窟研究院學者楊超傑提出,盧捨那大像龕系唐高宗即位之初為亡父唐太宗祈福而造。由於工程浩大,加之唐初社會經濟處於恢復發展時期,工程進展較慢。武則天捐助的2萬貫脂粉錢,折合銀兩僅2000兩,對於大像龕工程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因此,武則天捐助脂粉錢的目的是在不動用國庫銀兩的前提下,號召王公大臣踴躍捐助以加快工程進度,是示範行為。從時間上來看,從唐高宗即位的公元650年開始,經過漫長的23年,大像龕工程仍未完工。公元672年,武則天捐助脂粉錢後,工程速度明顯加快,3年後即宣告完工。
朕當年真的是大手筆打造,斥資「2萬貫脂粉錢」,還好朕的子民們對寡人也不錯,把朕的明堂與天堂重新修建在世人眼前,以至於愛卿們在1300年後還對朕念念不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