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項羽史緣談:項羽不僅是英雄,還是仁者
導讀:在史聖司馬遷的《史記》中,我最喜歡閱讀的是《項羽本紀》。說起這位英雄,還與我們陝西有著密不可分的歷史淵源。被陝西人引以為自豪的「三秦大地」一詞,即始於項羽的「劃秦為三」之策,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了;另外,「皇帝制」的秦朝其實只不過是「帽兒戲」,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史上,建朝立國長達四百餘年之久的「大漢皇朝」國號「漢」的最初命名者,實際上是這位楚霸王——項羽,他在「劃秦為三」時,將位與自己「魯公」平齊的「沛公」劉邦貶封為「漢王」於漢中。沒想到,劉邦滅項之後,仍以「漢」為國號,從秦到清,「漢」立朝最久,而且,從此成為了大漢民族的由來。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集大成與大敗兩者之經驗教訓於一身的典型人物,頗值得後人借鑒。項羽的勇武史所罕見,真可謂是「力拔山兮氣蓋世」。他26歲起兵,以勇不可擋、摧枯拉朽之勢統帥天下諸侯,而一舉滅秦。不但使敵軍聞風喪膽,就是聯臂作戰的各路諸侯,亦被其神勇所震懾。以至在晉見他時,不由地拜伏於地,仰面坐「壁上觀」,此時的項羽威名達於極點。他自己也頗志得意滿,遂自封為「西楚霸王」而主宰天下,並大封諸侯,此時距他單戈起事僅年餘光景。如此威震天下,按說,項羽應該成就一代帝業,使天下太平。然而,此後,在剿滅手下敗將劉邦的過程中,雖然一直是屢戰屢勝,但是,與韓信九里山一戰時,卻兵敗而被困垓下,旋即落得個四面楚歌、軍前別姬、落荒敗北、烏江自刎的悲壯慘烈結局。年僅31歲的項羽,如此暴起暴落,前後不過短短的五年。致使史聖司馬遷在為他做《本紀》之後,發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感慨「何興之暴也!」對此,許多後人也發出了這樣的歷史疑問——「何亡之速耶?」
我以為,項羽如暴風突起、狂飆驟落的經歷,都是由於他極端、分明的性格所決定的。項羽生性剛愎自用,且不善思索、不學文韜,最終造成臨機乏斷,這是歷來保守的認識。但我想說的不是他的性格缺陷。我以為,項羽是一個完整真實的人,他有著毫不混淆的愛恨,有著高昂的人生熱情和超常的膽略,他以此吸引著身邊的將士;但是,作為政治家是不能沒有精深的城府的,只是因為簡單,只是因為缺乏心機,所以,他最終脫離不了悲劇的結局。項羽不可以成功稱帝,卻可以完成詩人如泣如歌的英雄史話。
項羽是一位極富人格魅力的軍事領袖,他善於激發士氣,並且善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信條來鼓舞將士,這一點從他在巨鹿之戰的統籌中就能看出來。他即興發表煽動式演講,為一隻原本向心力不足的雜牌軍注入了昂揚、團結的士氣,眾將士擰成一股繩,在敵我實力相當懸殊的條件下,以少勝多打贏了戰爭。當然,擁有這樣才能的人的性格中,通常也會夾雜一些孩子氣、單純和蔑視一切的高傲,而往往正是這樣才有足夠的激情來點燃自己,同時也振奮別人。
另外,從他在鴻門宴上本不該放走劉邦、卻放走了的這件事來看,項羽不僅是一位英雄,還是一位仁者。而劉邦被項羽打得大敗逃命不迭時,先從逃車上推下女兒,後又推下兒子(這就是後來的魯元公主和大漢惠帝)。
項羽的性格中,非常值得一提的還有「英雄惜英雄」這一點,他雖然殺敵如麻,但對自己的將士卻關愛備至,親自為他們吮血敷傷時流淚不止。尤其在他生命最後的危急關頭,將唯一的生路留給了受重傷的愛將鍾離昧與胯下的烏騅馬。他自己卻單身面對數十萬強敵而死戰不屈。其敗亡之錯雖不足取,但其無敵無畏的精神卻值得大加褒揚。尤其項羽的那首氣壯千古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讀之,令人悲中生壯,真是「身既死兮神似靈,子魂魄兮為鬼雄。」而項羽的那種「時不利兮騅不逝」的頑強戰鬥精神,歷來被後人當做敗而不餒的勵志名言。千餘年後,才華曠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吟唱出了與垓下歌有著同樣氣魄的回音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表面看是在歌頌項羽戰敗後,無顏面見江東父老的倔強自尊,實則是諷刺怯懦的宋王朝廷,同時也鼓勵廣大軍民為抗金事業,應生作人傑,死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