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身世考:花木蘭非漢人是隋朝時期的突厥人 | 陽光歷史

 

A-A+

花木蘭身世考:花木蘭非漢人是隋朝時期的突厥人

2016年10月01日 野史秘聞 暫無評論 閱讀 516 次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這是記述了中國古代女英雄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傳奇故事的《木蘭詩》,然而這麼多年,花木蘭到底是哪兒的人卻有很多爭議。

  日前,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史志辦楊玉銘根據民國年間編纂《綏遠通志稿》,並查閱漢魏至隋唐有關征戰的記載,對照《木蘭詩》記述的古地名考證現地名,認為花木蘭為隋代勝州屬地突厥族人,即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境人。

  古代確有花木蘭其人

  《木蘭詩》存世最早的版本為宋朝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木蘭其人只見於詩集,而無正史記載,有無其人?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均建有祭祀木蘭的廟宇,虞城縣木蘭祠始建於唐代,立有元代紀念木蘭的《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中國古代為名人立廟樹碑,均有特定人物。楊玉銘因此斷定,在我國歷史上確有木蘭其人。

  楊玉銘認為,如果真有木蘭其人,那麼木蘭只能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時空環境,即一個比較確切的年代和一個與爺娘共處的故里。各地考證木蘭的身世,或據典籍有文獻,或遺跡有銘文,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出生地眾說紛紜

  由於花木蘭其人其事正史記載不詳,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爭議。那麼花木蘭到底是哪裡人?

  陝西人說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說她是黃陂人,安徽人說她是亳州人,河南人說她是商丘虞城縣人。內蒙古人說她是盛樂人(今呼市和林格爾)和包頭人,河北人說她是完縣人……

  楊玉銘說:《亳州志》記載,「木蘭,魏姓,西漢譙郡城東魏村(今亳州魏園村)人」,在木蘭曾經戍邊的燕山南麓,今河北省完縣尚存元代刻《漢孝烈將軍記》碑,記載了漢文帝時單于犯境,木蘭代父禦敵的事跡。但《木蘭詩》中只見「可汗」不見「單于」。「單于」,為漢代北方匈奴部落首領之稱,「可汗」則是隋唐時柔然、突厥等北方遊牧民族首領之名。

  所以木蘭的家鄉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與河北省完縣,與《木蘭詩》反映的歷史時代不符。再來看湖北黃陂,古時曾置木蘭縣。在《湖北通志》、《黃陂縣志》因黃陂有木蘭廟、木蘭將軍塚,認為木蘭是黃陂縣人。2004年,《花木蘭》電視劇劇組到黃陂考證也予以確認。

  但黃陂遠在江南,與黃河遠隔重山諸水,即使木蘭所騎駿馬能日行千里,也不可能「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木蘭的家鄉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也與《木蘭詩》記述的地理位置不合。

  對於北魏陝人花木蘭,代父北征柔然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明代鄒之麟著《俠女傳》說:「木蘭,花姓,陝人也」,北魏太武帝年間,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兵伐柔然的戰爭,屢建戰功。花木蘭家在陝西延安城南萬花鄉,1984年,萬花鄉還修復了木蘭陵園。

  從地理方位考證,木蘭代父出征的路線無大的偏差。但《木蘭詩》中「天子」與「可汗」共聚明堂的細節又無法解釋。而木蘭的家鄉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也不能確認。因為《商丘縣志》引用《大清一統志》載:「隋恭帝時,募兵戍北方,木蘭代父行,歷十二年,樹殊勳,人不知為女子」。查閱《中國歷代紀年表》,隋恭帝楊侑在位僅六個月便禪讓於唐,並無十二年之紀。

  木蘭為準格爾旗人之證據

  楊玉銘說,在《隋書》和《資治通鑒》中記載突厥啟民可汗的駐牧地在「勝、夏二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書中記載的勝州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境,東西至河,即黃河,突厥啟民可汗駐牧地就在黃河最大一灣內。

  而勝州東、北兩面距黃河更近,所以花木蘭才能「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渡河東行約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蘭詩》有的版本為「黑山」,即殺虎山,在呼和浩特東南百里,也是東征必經的要道;繼續東行至「燕山」,是隋將韋雲起討伐契丹的戰場。因此木蘭才能「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從木蘭行軍的地理方位考證,楊玉銘推斷出木蘭的家鄉在勝州附近啟民可汗所屬牧地,木蘭買鞍馬鞭轡之城有東、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設置的勝州城,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北的十二連城古城遺址。當年人口眾多、市井繁華,盛極一時。《木蘭詩》後文「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也說明木蘭的家在勝州城內。至於詩中開篇的「機杼聲」,再次驗證了木蘭的家離勝州城不遠,突厥人的遊牧生產方式因勝州城漢族人的影響逐步漢化了。

  對於花木蘭是隋煬帝時勝州啟民可汗所屬突厥族女子,楊玉銘認為能進一步解釋《木蘭詩》中的一些難解之句。「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可汗不在白天公佈出徵兵冊,而在夜間通告到戶,是因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裡才回到部落的緣故。「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史學家歷來認為一卷有爺名則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殊不知,這是遊牧民族的戶兵制,而非漢族政權的府兵制,兵戶世代出兵,父退子繼,平時生產,戰時出征。

  北方遊牧民族大約每隔三年編製一次兵冊,名叫「比丁」,男子年滿十六歲記名入兵籍,到五十五歲或六十歲才退役。花木蘭的父親自十六歲入兵籍,經歷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歲的老翁,雖未到退役年齡,但年邁體弱,無法出征。又因「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所以導致了木蘭「從此替爺征」,成就了巾幗英雄的千古美名。

  家鄉之爭實是利益之爭

  由於文化落後,遊牧民族留下的典籍少得可憐。楊玉銘無法找到可以佐證互見的實物。儘管如此,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推斷,花木蘭就是隋勝州啟民可汗所屬突厥女子。隋煬帝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啟民可汗點兵助隋煬帝討伐契丹,花木蘭代父從軍。平定契丹後,跟隨煬帝征伐高麗。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高麗投降才班師回朝,花木蘭不受策勳之賞,退伍回鄉,與家人團聚。

  《木蘭詩》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被廣大青年吟頌;花木蘭的故事搬上戲劇舞台,在國內長演不衰;美國迪斯尼公司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更是將花木蘭的美名傳遍全球。

  楊玉銘指出,隨著木蘭的地域歷史文化價值逐步顯現,人們紛紛引經據典、建廟立碑,用木蘭的芳名為故里增光添彩。目前,已有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河北省完縣、陝西省延安市等地,借木蘭故里之名開發旅遊文化產業。花木蘭家鄉地之爭,就是對經濟符號的爭奪。誰擁有了花木蘭這個經濟符號,就擁有經濟效益發展的名片。木蘭故里最終能花落誰家,有待後來人進一步考證。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