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叛逃後總結「教訓」:長征中不夠心狠手辣
那段時候,張國燾不僅是戴笠宴會上最受歡迎的佳賓,也是戴笠最引為驕傲的部屬。每次請客,他都要邀請張國燾參加,宴會之前,他會用很神秘的口吻對朋友說:「明天請你來吃飯時,你可以看到共產黨裡面坐第三把交椅的人物。」張國燾不同意戴笠把他位列第三,排在毛(澤東)王(明)之後。他說:「在長征途上,要是我心狠手辣一點,我在共產黨內的地位就不是第三、第二了。」
雖然都是先盛後敗,但張國燾的人品真的趕不上陳獨秀。
陳獨秀去世在社會上並未引起很大反響。
中國共產黨沒有作出正式反應,延安的《解放日報》和在重慶的《新華日報》都未予以報道。一個多月前,毛澤東曾在中共中央學習組作《如何研究黨史》的講話時提到:「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現在還不是我們宣傳陳獨秀歷史的時候,將來我們修中國歷史,要講一講他的功勞。」既然是以後的事,那就不必要在當時匆匆作結論,所以中共機關刊物保持緘默。
國民黨中央社作了三句話的報道,對其生平事業只提了一句:「曾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
與國共兩黨的克制態度相比,一些社會人士倒是發表了許多有見地的悼念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反映民眾對陳獨秀之死的普遍觀感:「假如陳獨秀死在10年前或20年前,噩耗傳來,無疑將引起全中國或甚至引起全世界的大衝動,可是這個時候,他的死不過像一片小小的瓦片投到大海裡。」
一代俊傑,死非其時,令人生出無限感慨。
6月1日,張國燾特地從重慶趕來參加陳獨秀的出殯儀式。葬禮只能用「淒涼」來形容。沒有致悼辭,沒有宣讀唁電,也沒有將親朋好友所送輓聯懸掛於靈堂。送葬的人群有一二百人,多是親友和鶴山坪的鄉親。
這一二百人中,與中共有淵源的只有包惠僧和張國燾。他們都是「一大」代表,而在送葬時,一個脫黨,一個叛黨,都不甚光彩,所以高語罕在介紹他們身份時把張國燾說成是陳獨秀之北大高足。
送葬完畢,高語罕拿出兩副輓聯請張國燾評點。
一副對聯是高語罕寫的:
喋喋毀譽難憑!大道莫容,論定尚須十世後;
哀哀蜀洛誰悟?彗星既隕,再生已是百年遲。
另一副對聯是曾任代理行政院長的陳銘樞所擬:
言皆斷制,行絕詭隨,橫覽九州,公真健者;
謗積丘山,志吞江海,下開百劫,世負斯人。
兩副輓聯不約而同地寫出了陳獨秀志吞江海、特立獨行、毀譽集於一生的特點。
張國燾無心評點輓聯,滿懷傷感地說:「真沒有想到,仲甫先生就這樣去了。」
他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幾十年後,自己的下場會比陳獨秀更淒涼。不管怎麼說,陳獨秀去世時還有一二百人送葬,還有兩副知己充滿敬意的輓聯,還有報刊評價他「較有操守」,還有瓦片丟落水中激起的漣漪,而他自己卻如同輕煙一般悄然而逝,無聲無息。
縱觀兩人的一生,陳獨秀始終保持了書生的耿介、學者的執著、政治家的操守,而張國燾一樣都沒有守住。雖然都是先盛後敗,由主角淪為觀眾,但張國燾的人品真的趕不上陳獨秀。
在張國燾還籠罩著一層神秘靈光時,戴笠對他十分尊敬,認為只要他肯賣一點氣力,便可以把共產黨搞垮。那段時候,張國燾不僅是戴笠宴會上最受歡迎的佳賓,也是戴笠最引為驕傲的部屬。每次請客,他都要邀請張國燾參加,宴會之前,他會用很神秘的口吻對朋友說:「明天請你來吃飯時,你可以看到共產黨裡面坐第三把交椅的人物。」張國燾不同意戴笠把他位列第三,排在毛(澤東)王(明)之後。他說:「在長征途上,要是我心狠手辣一點,我在共產黨內的地位就不是第三、第二了。」
不僅在交往中,張國燾享有特殊的禮遇,在生活待遇上,他也高人一頭。當時,軍統各處處長、主任均為少將軍銜,惟有張國燾例外,他在軍委會設計委員會中掛中將軍銜,是軍統中除局長戴笠、副局長鄭介民之外,第三位中將級的顯赫人物。另外,軍統還給張國燾個人配備專車、專門的廚師、專門的勤務員。這使得眾多的國民黨老牌特務嫉妒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