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少康就是中華釀酒第一人杜康?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少康就是中華釀酒第一人杜康?

2014年09月12日 未解之謎 暫無評論 閱讀 200 次


 
  杜康是中國釀造秫酒的鼻祖,據西漢劉向所輯戰國史書《世本》卷一記載:「辛女儀狄始作酒醪,以變五味,杜康造秫酒。」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裡記載:「杜康作秫酒,以善釀得名,蓋抑始於此矣。」
 
  據民間傳說和史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第五位國王,據《史記·夏本紀》文獻記載,夏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時,發生了一次政變,帝相在政變中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後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了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一個兒子,因為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
 
  少年時候的杜康以放牧為生,放牧時從家裡帶來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然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覆琢磨,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他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說文解字》註:「杜,甘棠也」)。
 

 
  還有一種說法,說杜康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黃帝命杜康管理糧食生產,杜康克盡職守,很負責。那時候沒有倉庫,也沒有科學儲糧方法,杜康就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山洞裡潮濕,糧食全發霉了。黃帝知道這事後大怒,把杜康撤了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
 
  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裡發現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幹。樹幹裡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於是,他把樹林裡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裡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裡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旁邊躺著幾隻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死了,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好像都在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什麼原因,還在納悶,這時一頭野豬醒了。它一見有人,馬上竄進林子裡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現兩隻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就開始搖晃起來,沒走多遠就都躺倒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隻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麼。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
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經裂開一條縫,裡面的水不斷地滲出來,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剛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睡過去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隻山羊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扎。他翻身起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裡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帶了回去。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匯報給了黃帝。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 :「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字取得好。
 

 
  從這以後,華夏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開始出現了。後世為了紀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
 
  據記載,杜康當年造酒遺址,在今河南汝陽縣杜康村。杜康造酒遺址,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長約1500米,約1.5平方公里。
 
  杜康造酒遺址在許多歷史文獻中均有記載。明朝萬曆年間修撰的《直隸汝州全志•伊陽(今汝陽縣)古跡》載:「杜康即杜康村,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處,有杜水,《水經注》名康水。」該志卷九又載:「杜水河,城北五十里,源於牛山,由杜康石八過銅溝至夾河,會於伊(水),長十里,因杜康造酒於此,故名。」杜康即杜康村。該村三山環抱,一溪旁流,柳暗花明,風景秀麗。村南有一條杜康河,流水潺潺,清流見底。村之南有一條溝,溝裡百泉噴湧,清冽碧透,這便是杜康釀酒取水之處,故被稱為酒泉溝。
 

 
  現在,泉旁上還保存有周平王賜名的「酒泉」青石匾。酒泉之側有杜康祠,是漢光武帝劉秀為祭祀酒宗杜康,於建武年間建造的,後幾經滄桑,毀於戰火。唐、清等朝曾經予以復修或重建。據《唐書》載:「王績善飲,采義狄杜康以來善造酒者譜一卷,所居東南有盤石,立杜康祠祭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