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發現的大量化石竟是人為掩埋
今天我要說的奇聞,發生在咱們北京房山的周口店。今年4月,周口店遺址裡發現了一批新的化石,這批化石立即引起了眾多專家的關注,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這還得從今年4月24日的一條新聞說起。
2008年4月24日北京晚報一條標題為「周口店遺址發現神秘『藏寶洞』」的新聞講到:周口店山神廟外發現了千件古化石,而且這些化石上面竟然留有神秘的數字標記,經專家鑒定,這些標記是考古學家所留……
1929年,考古學家在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第一枚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不久又有大量古人類化石被發現,可是這些化石並沒有在世間留存太長時間,1941年12月7 日,它們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從此,再沒有人看到過這些瑰寶,也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去向,留給世人的僅僅是不斷的猜測……
那麼,周口店新發現的化石會不會和這個未解之謎有聯繫呢?我們能否從這些化石中,尋找到幾十年前消失的北京人化石的蹤跡呢?又是誰把它們埋藏在這裡的呢?為了能瞭解更多的信息,記者來到了周口店遺址,首先找到了發現這批化石的人。
據瞭解,這些化石是在施工時被發現的,當時出土了十幾塊化石。周口店遺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在確定這一發現後,馬上和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取得了聯繫。
同號文博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對於古生物有著20多年的研究經驗。4月23日他來到現場進行清理工作時發覺,現場的狀況很奇怪。他發現,這次出土的化石有上千件,其中並沒有人們所期待的「北京人頭蓋骨」的蹤影。但是在對這些化石進一步整理後,他發現一個出人意料的的細節,許多化石的表面都被人為的刻上了標記。
同博士所說的標本號,其實就是一個由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組成的序列號。只要是出土的化石,專家們都會把這種編號寫在上面,目的在於記錄化石出土的時間和地點。這表明:它們是被人挖出後又藏起來的,而且可以肯定是發生在20世紀之後,原因在於,周口店有化石存在是1918年瑞典考古專家安特生發現並證實的。
事情發展到現在,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究竟是誰將這些化石埋藏起來的?這樣做是為什麼?這些疑問,讓記者聯想 「北京猿人」化石離奇失蹤這件事上,直到現在,這批失蹤的化石仍然沒有被找到,甚至絲毫線索也沒能尋找到。那麼這次發現的「藏寶洞」化石與那批失蹤的化石是否有關聯呢?
周口店遺址在一次施工中意外發現了千件化石,而化石上面竟然記錄著考古專家留下的編號,這是否和著名的「北京人頭蓋骨遺失事件」有關呢?在記者的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它們之間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據同號文介紹,從清理出來的化石初步來判斷,最早的是14地點的魚化石,還有第1地點,也就是北京猿人地點的化石。
周口店遺址處於山區和平原接壤的部位,加上附近山地又多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就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溶洞和裂隙。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地質條件,才得以保存數百萬年間的地層土狀堆積。通俗點說這些堆積層就像一座高達十餘層的倉庫,每一層都存放著屬於那個歷史的產物。
為了便於研究和分類,專家對於周口店每一個挖掘地點都進行了編號,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周口店遺址共發現和發掘猿人洞、山頂洞和新洞等27個具有學術價值的化石地點。之前專家提到的北京猿人地點,也叫「猿人洞」,是第一枚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地,那些遺失的化石中就有這個地點發現的。其實這些信息還不足以把最新發現的化石和遺失化石聯繫到一起,真正讓記者感到興奮的是,在這次的發現中還有另外的細節,把化石的來歷指向了遺失化石。
「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於1929年,任務就是讓化石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保存。遺失的北京人化石都是由這個單位進行挖掘保存的,而這次發現的化石中也有出自這裡的……
我們現在翻過頭來再仔細的回憶一下,這次發現的化石不但在挖掘的地點上和遺失的化石一致,而且從化石的標本號上還發現,挖掘單位也是相同的。這所有的細節無不把新發現化石同遺失化石關聯在一起。可是就在這時,一個重要證據顛覆了以上所有和「北京人化石遺失事件」相關的猜測。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同號文博士在對這些化石進一步的清理研究後,對記者提出的猜測給了徹底的否定。「有些化石標本是有58,59年的野外記錄號,這些標本肯定是59年以後才埋到哪裡的。」 同號文否定「這些新發現化石和遺失化石有關」的重要依據就是之前給記者帶來無數想像的化石標本號。
這些化石都是59年之後才埋進去的,讓人遺憾的是,這一點推翻了與遺失化石的關聯,看來那個未解之謎只能繼續地困擾著我們。然而這樣的結果也讓這批「藏寶洞」化石的調查回到了最初的起點,究竟是誰藏起來的呢?而這些化石在埋藏時並未進行任何處理,足見埋藏時的匆忙。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是什麼讓這些本來已經應該在標本館珍藏的化石,被秘密的掩埋了起來呢?
為了揭開這些謎底,記者準備從工作日誌查起。在翻看了1959年至今的日誌檔案後,得到的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通過對周口店工作人員的走訪和瞭解,記者發現,現在正在周口店遺址工作的人員對這件事情也是毫不知情。這些人中有的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十年左右,可見這些化石的埋藏時間應該在70年代之前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那個時期遺址的主要負責人已經去世。線索到這裡又一次中斷了。
就在無法繼續找尋化石的來歷之時,遺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給記者帶來了新的消息,他們找到了一位當時在管理處工作的老員工。那麼他會幫助記者找到化石來歷的答案嗎?
這位老人叫劉振揚,74歲高齡的他1954年來到周口店遺址工作,後任遺址管理處副主任。又一次踏上熟悉的土地,劉老的記憶拉到四十年前。
1968年的某一天,已經在周口店遺址管理處工作多年的劉振揚,和另外的幾名工作人員,曾經把一批化石秘密的埋藏在山神廟旁。據劉振揚回憶,當時埋藏的化石有十來筐,埋了一米多深。那麼當年他所埋藏的那些化石會是這次出土的化石嗎?
在劉老的回憶下,記者來到當時化石的埋藏地,經過對照和驗證,完全可以確定劉老先生當年親手埋下的那些化石就是這次發現的化石。化石的埋藏者終於找到了,可是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要這樣秘密的把這些化石隱藏起來呢?
劉振揚回憶,當時對於化石的保管並沒有一個系統的詳細的規定,尤其是這些動物標本,在保管上更是被人疏忽。這些化石堆放在院子裡,風吹雨淋。「放在院裡,雨淋風吹,樹葉子掛著土都落在上面,挺糟糕的。54年改造那個廟,就把它擱在院子裡了。開始用油氈搭了一個棚,後來時間長了,筐也爛了。」
吳新智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在1958年參與周口店的挖掘工作。對當時的情況非常瞭解,說起那個年代的工作狀況,他有著許多的感觸:「挖的很粗放,不是很細緻。那個是時候是這樣,用炸藥把堆積物炸開,看到有一些化石了,給它保存下來,但是當這一塊不是很大的話,就不要了。」
正是由於當時那種粗放的工作方式,讓很多化石難以妥善保存。而且,那時對於化石保管還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容易被人隨意取走!
劉振揚:「文革時期,那些小孩串聯到處走。這個門是個門軸的,一端就下來了。他們進去就拿化石。」
大量化石的遺失促成了時任遺址管理處副主任的劉振揚老人,要把化石埋藏起來的決心,為了讓化石真正得到保存,老人做出回埋決定時沒有告訴任何人,之後的近四十年裡,他也沒有跟別人提起過。那麼在同博士的眼中,它們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呢?
同號文說,在這批發掘出來的化石中,發現了一個獼猴的下頜骨和幾個大的犬科動物的牙齒,相比其它化石來說,它還是比較少的,具有研究價值。因為北京這個化石的獼猴和現生獼猴分佈距離比較的遠,因此可以判斷,當時的獼猴比現在的獼猴分佈要廣,以此來推斷獼猴在中國的演化是很有價值的、很重要的證據。
這些珍貴的化石,如今已經安靜的躺在了研究所的實驗室中,等待著它們的將是專家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探索人類的過去,探索地球的歷史。而這一切正是來源於劉振揚老人在四十年前的一個決定……
這些化石為什麼會被人埋藏,現在我們的記者已經給它們找到了答案。雖然答案並沒有解開「北京猿人」遺失的那個世紀之謎,但它們仍然是歷史的見證者。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幾十年前考古專家們保護古化石的傳奇經歷。至於它到底還能在告訴世人怎樣的遠古故事,還要靠專家對它們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