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北京三十三帝坐歪龍椅
航測專家看北京全景圖,發現有個地方不對勁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夔中羽用特製的照相機成功「取」下了北京城的全景圖像。這位空中攝影與遙感專家,曾參與上世紀60年代初幾次著名的軍事偵察,經驗豐富而老到。
地圖上的中軸線是「偏的」,「鐘樓偏離約300米」
「2度多的偏離」曾令夔中羽對全景圖的精確性產生質疑,不過在對比北京地形圖、城區旅遊圖後,這種疑慮減輕了。因為,「不僅僅是影像圖,在地形圖甚至在旅遊圖上,中軸線無一例外偏離了子午線(經度線)。」
是不是測量專家、地圖繪製者集體犯了錯?
夔中羽研究員找到那些「製作地圖的人」。參與繪製地圖的專家向他解釋,當初他們嚴格根據實地測量繪製地圖,繪製出來後,也發現中軸線是歪的。他們也很困惑,其間有人曾提議把地圖上的中軸線「正」過來……
在尋訪中,夔中羽進一步瞭解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為規劃市政建設,北京市的測量專家就已經發現了這種「偏離」,據說,他們曾將這個問題向有關部門做過匯報,但歷史事實無法改動,由於偏差比較小,市民根本感覺不到。
實驗表明,現實中的中軸線的確偏離了子午線。
為了搞清楚現實中的北京中軸線走向,夔中羽研究員去年底做了一個實驗,名曰「立竿見影」。在新建的永定門下,研究員做了一個日晷,立了根2米高的竿子,在永定門朝北的甬路上,貼了條6米長的黑色膠帶。「膠帶的方向就是中軸線的方向,竿子的影子則代表了子午線」。
在查閱了2004年的天文日曆,並將視差改正值、經度改正值計算入內後,實驗報告出爐了:黑色膠帶與影子赫然呈現一個夾角,測量後的角度大致是———2度十幾分!
「中軸線的確是偏離的。」夔中羽說,「北京的中軸線並不是正南正北的走向。」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軸線的偏斜,歷史追溯到700多年前
夔中羽研究員和多位史學研究者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北京現有的中軸線是沿用元大都時的中軸線。
中軸線謎局出現不同版本的解讀,一說系「漢人有意為之」。
鑒於元代實行民族壓迫政策的歷史事實,就有歷史學者提出這樣的觀點:中軸線是漢臣劉秉忠、郭守敬故意弄偏的,也就是他們並沒按照天子的意圖,使影響城市佈局的中軸線處於正南正北的子午線上,試圖以此反抗元朝統治。
夔中羽驚奇地發現,中軸線遙指元上都遺址。
夔中羽則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元朝第一個皇帝、鐵木真之孫忽必烈身上。「這條中軸線建於忽必烈統治時期,它的形成是否也與忽必烈興起的地方元上都有關聯?」
帶著疑問,夔中羽等人繼續量算地圖,進行野外考察。最終他們發現:北京中軸線繼續往北延伸,延長線恰好通過距離北京270多公里的古開平,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蘇默。
而據當地蒙古史學家介紹,兆奈曼蘇默是元上都遺址所在地。當年忽必烈就是從此地遷都到元大都(今北京)的。而事實上,元世祖忽必烈實行「兩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辦公,元大都就是所謂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辦公,元上都即是「夏都」。
由此,夔中羽研究員認為,中軸線偏離的事實,乃是元代開國皇帝忽必烈有意為之。由於「蒙古帝國」的元代檔案殘缺不堪,因而在具體的考證和推理方面,科學家和史學家仍在艱難地尋找著答案。
夔中羽說,南自永定門,北至鐘樓,北京現在的中軸線全長7.7公里(媒體多報為8公里),當被視做從元大都遺址到北京約270公里的「兩都線的最南端」。
專家做了個統計,歷史上把北京作為都城的封建帝王有33位。照此看來,這33位所謂的「真命天子」,也許除了忽必烈等人,怕是都不知道自己的龍椅坐「歪」了。(童光來曲立巖)
背景知識
中軸線從永定門到鐘鼓樓,全長7.7公里的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標誌,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京中都在850多年前北京被稱作京中都,具體指廣安門那個位置。1620年成吉思汗三次攻打京中都,後來忽必列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