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歷史的斷代銜接及無謚號帝王的紀年
晉開國君主司馬炎,謚號武皇帝,廟號世祖。
我國歷代紀元表(局部) 尚洪濤/攝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歷史延續數千年而未中斷的國家,這就為我們今天學習和瞭解歷史的傳承、民族的進步、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近來,有人問我《中國歷史紀年表》中為什麼有些朝代的紀年不是從該政權初建時算起,為什麼有的朝代紀年未用皇帝的謚號或廟號,而是將一些不是皇帝的人列入紀年表中。關於這個問題,我在《我國古代的國號及帝王的年號、尊號、謚號和廟號》一文中已作過一些闡述,本文就有關問題作進一步的說明。
關於歷史紀年表
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辭源》等工具書後面的《附錄》中,都或繁或簡地附有《中國歷史紀年表》。 2000年之前版的工具書所附的紀年表均起於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止於公元1949年。2000年以後版的工具書所附的紀年表則從五帝(約公元前30世紀初)開始,截止時間仍為公元1949年,時間整整提前了2300多年,這是因為我國歷史的準確斷代年限上推的結果,而這一成果是2000年正式公佈的。
紀年表按年代先後,分五帝,夏、商、周、十二諸侯(含東周、春秋)、戰國、秦、漢(兩漢和新莽)、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含武周)、五代、兩宋、遼、金、元、明、清及中華民國等21個分表。各朝代詳列帝王名號(即謚號或廟號均以習慣常用者為準)、年號的干支和公元紀年,以便對照。凡改元都用數字注出改元的月份。年號有異說及干支字有改動者,均加以註明,如漢武帝征和年號,或作延和,即用「征(延)和」來表明。各朝代因種種原因曾改干支的稱呼,亦在有關年代中作了說明。如查找到隋煬帝大業三年,就可知道這一年是公元607年,丁卯年即兔年。干支紀年為60年一輪迴,無論前60年還是後60年,甚或前後各N個60年,仍然是丁卯年。其他年份可依此類推。
熟悉紀年表對於學習和掌握中國歷史及各朝代的建立、斷代的銜接和按國號+帝王謚號(廟號)+年號+數字紀年法等諸多方面,都有極大的幫助。
紀年表中的斷代銜接
我國歷史的斷代銜接始終遵循「一條主線,一個中心」的原則。「一條主線」是按一年接一年不間斷的自然延續;「一個中心」是以一個政權(主流政權)為中心,其他政權都圍繞這一中心而延續。因此,在許多史籍中,一個時期只能看到一「帝」,其他政權的皇帝則被稱為「×主」。如三國時期,曹魏佔據中原,被視為「主流政權」,於是歷史上便以曹魏政權的紀年為主線往後延續,而幾乎同時存在的蜀漢和孫吳政權則被視為「非主流政權」,在史書中,稱曹魏的皇帝為「帝」,稱另外兩家的皇帝為「主」,因而歷史上才有了蜀漢的「先主」、「後主」以及東吳的「吳主」之稱,其後歷朝歷代也都如此。南北朝時期,由於南朝各政權是由晉延續下來的,因而為「主流政權」,而稱北朝各政權的皇帝為「×主」。直至陳朝滅亡,全國實現了統一,隋朝才得以成為「主流政權」,從而延續紀年,是年為隋朝建立的第9年,即隋文帝開皇九年。
公元前206年十月秦朝滅亡之時,漢朝尚未建立,當時的劉邦只是被人呼為沛公(項羽被稱為魯公),而他的漢王是在第二年二月才由項羽給加封的,但歷史紀年表卻以漢紀來與秦紀銜接,其理由是:起義軍象徵性統帥義帝楚懷王與西楚霸王項羽存在的時間都很短,而劉邦後來所建立的漢政權延續的時間較長久。
幾千年來,無數知名或不知名的史學前輩們默默耕耘、不懈努力、科學編排,他們中間許多人為了給後人留下真實、珍貴的史料,甚至付出了鮮血與生命。我們有責任認真學習、努力掌握並一代代地傳承我們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文化。
無謚號、廟號帝王的紀年
在2132年的封建社會期間,先後或同時存在過32個封建政權(以紀年表所列政權為準),共有225位皇帝,其中沒有謚號或廟號者就多達34位,他們多為各朝的末代皇帝,在改朝換代過程中被趕下台或被廢、被殺者,其他無謚號、廟號者也都是在爭奪皇位的傾軋中被廢或被殺者。雖然紀年表上是按他們被貶黜之後或在位之前的爵號進行紀年,而事實上他們仍然是一代皇帝,其中不少人在位時期還相當長久,如三國蜀漢後主劉禪,他在位時間長達42年,新朝的王莽在位時間也有14年。
謚號是封建時代人死亡後按其生前事跡評定褒貶而給予的稱號。最初僅用於帝王、國君和大臣,通常叫做「官謚」,自東漢以後,開始有「私謚」,其後,民間使用也較為普遍。謚號最早始於對夏商兩朝的末代國君桀和紂的貶責,而正規的《謚法》則形成於西周,但初期使用尚不正規,如西周先期從文王至懿王8位國君的王號都是其在位期間自稱的,第一位真正有謚號的國君是西周第9位國君周孝王(公元前891年-公元前885年在位),其後才逐漸正規起來。
歷代被殺或被廢的帝王,多沒有謚號,史書便按其原封爵號或被廢後的爵號記載,因此歷史上便有不少沒有帝號(謚號)的帝王,如曹魏時的齊王曹芳、東吳的會稽王孫亮等。曹魏皇帝曹芳被殺後,司馬昭為其定了一個惡謚,「邵陵厲公」,因此,《資治通鑒》中曹魏紀年就是邵陵厲公,而紀年表則參考《三國誌·魏書》,按其即位前的封爵齊王作為紀年。謚號紀年的方法是:國號——帝王謚號——年號(無年號者不用)——年序號,如漢惠帝五年,梁武帝大同八年。但是,秦始皇認為給已故君王加謚號是「子議父,臣議君」,為大不敬,下令自他起世世相傳,不加謚號。
另外,大周女皇武則天還首創了「謚寶」。「謚寶」是埋在帝王陵中刻有帝后謚號的璽印。據說第一位有謚寶的皇帝就是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自宋以後,每位皇帝陵中都埋有謚寶。截至目前,已在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和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中發現兩方謚寶。
每個朝代開國之初都要建宗廟(或叫太廟和祖廟),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帝王廟號始於漢朝,宗廟正殿一般供奉七代或九代祖宗的神位,按照左昭右穆排列,開國君主的廟號多為高祖或太祖;按照「有功者祖、有德者宗」的原則,漢初曾規定自高祖以後,無功德者不得稱宗,因此,除漢文帝和漢武帝外,西漢其餘皇帝大都沒有廟號。南北朝以後,廟號開始濫用,到了唐朝更是無帝不稱宗,其後歷代皆效之,因此,廟號便失去其本來的意義。
武則天為擴大影響,抬高自己,實現其掌權的野心,開創了為在位帝后上「尊號」的先例。臣下根據帝王的意思先擬好尊號,再由皇帝認可即成。尊號最初只加給在位皇帝、皇后,後來也給死去的帝后追加。唐高宗死後,追加尊號為「天皇大帝」,武則天則作為太后加尊號為「聖母神皇」。她稱帝之後,又先後加「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等多個尊號。從此,後世之君在位期間和去世以後也都要上尊號和被追加尊號,並且根據在位帝王的意向一改再改。唐玄宗在位期間曾四次上尊號,由「開元神武皇帝」一直增加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自此,帝王死後的謚號多由其先前的尊號所取代。尊號不但代替了謚號,還因其過長且名不副實,為紀史帶來不便,所以史書上,自唐朝開始,改紀年方式為國號——帝王廟號——年號——年序號。如唐高宗永徽四年,清世宗雍正八年等。
除了西周前期的8位國君的王號是其生前自定的以外,其後,帝王的謚號、廟號等都是在其死後才有的,如「漢武帝」、「周平王」的稱謂在其生前是不應該出現的。還有,各政權建立時,均稱國號為「大唐」、「大宋」等,而史書中,為避免出現重複,在一些國號前加上了「前」、「後」、「東」、「西」等帶有時間性和方向性的字樣。而時下一些影視劇台詞裡,出現「我北周」、「我後梁」,甚至臣子直呼其君王「文帝」、「武帝」等都是不正確的。瞭解這些歷史常識,對於我們學歷史、講歷史、演歷史無不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