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海底細菌毒氣引發2.5億年前生物滅絕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海底細菌毒氣引發2.5億年前生物滅絕

2016年06月15日 科學探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81 次


小行星撞擊地球假想圖


關於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生物滅絕的原因可謂眾說紛紜,其中一個重要的聲音就是認為當時一顆巨大流星撞擊了地球南極,這一判斷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不過,美國地質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地球上這次規模最大的二疊紀生物滅絕也是進展最慢、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它並非突然事件。這無疑是對流星撞擊理論的一次打擊。相關論文即將發表在11月的《地質學》雜誌上。


進行該項研究的是美國南加州大學的Catherine Powers和她的導師David Bottjer。他們認為,由火山噴發和全球變暖引起的環境蠕變應力(creeping stress)應該是導致2.5億年前物種大滅絕的主要原因。在論文中,他們詳細描述了一類海洋無脊椎動物——苔蘚蟲(bryozoans)生物多樣性的緩慢變化。



根據發現苔蘚蟲化石的岩石類型、年代以及深度,研究人員確定了這些生物,並且發現早在2.7億年前,深海苔蘚蟲多樣性就已經開始減少,而在大滅絕前的1000萬年裡下降尤為劇烈。這意味著,遠古生物多樣性變化早在二疊紀末90%生物消失前的數百萬年就已經開始了。對流星理論更加不利的是,他們還發現最先死亡的是深海生物,接下來依次是海架和礁石上的生物,最後才輪到海岸邊。Powers表示,「問題應該出自海洋深處。」



研究人員推測,這個問題很可能是硫化氫。此前的相關研究和最新的數據都支持了一種模型,即海底巨大的火山噴發釋放出了二氧化碳和甲烷,導致了快速的全球變暖。同時,較熱的海水也失去了含氧的能力,導致海底厭氧細菌不斷製造硫化氫,引發物種死亡。



如果大量的硫化氫氣體逃逸入大氣層,大量生物形式也會死亡。此外,大氣中的硫化氫會破壞臭氧層,加劇達到地表的紫外線輻射。



Powers表示,真正持流星撞擊觀點的人很少,即使當時確實有流星撞擊,它也不是造成大滅絕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員相信,三疊紀末發生的生物滅絕很可能也是相同的模式重蹈覆轍。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