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航海家鄭和簡介 鄭和七下西洋為了什麼?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正使鄭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餘人出使西洋。這一壯舉讓鄭和在歷史上留名。本文揭秘明朝航海家鄭和簡介。
鄭和,原本姓馬名和,小字三保,世稱三保太監。雲南昆陽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父馬哈只(原名米裡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由於鄭和的祖父、父親都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因此他從小就對外洋情況有所瞭解。
明初時,還是小孩子的鄭和被俘虜,而當時很不幸被淨了身,入宮做了宦官,由於他跟隨燕王朱棣起兵有功,因而被賜姓鄭,累升至「內官監大監。
永樂三年(1405年),與王景弘等出使西洋(今加裡曼丹至非洲間的海洋),率領士卒兩萬七千八百多人,乘坐長四十四丈,寬十八文,滿載瓷器、金銀、絲綢等的寶船六十二隻,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蘇門答臘、錫蘭(今斯里蘭卡)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
永樂五年(1407年)回國以後,又先後七次(一說八次)出國,最遠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海口。鄭和的遠航比西方的哥倫布、達伽馬等的航行早半個世紀以上,而艦隊規模與船隻之大,都超過他們的幾倍。鄭和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經濟文化交流,南洋各地至今仍保留有不少方關鄭和的遺跡。其隨行人員馬歡著的《瀛涯勝覽》、費信著的《星搓勝覽》、鞏珍著的《西洋番國志》,記述了航行中的見聞,都很有價值。1435年,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因病逝世。
以上就是明朝航海家鄭和簡介,接下來為大家解密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
明朝初年,正是國勢向上發展的時期。這時在北方,蒙古的勢力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統治已十分鞏固,加上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勢日趨強盛,這就有可能使它向海外發展。明成祖自認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國都來朝貢。和歷代功利主義的封建帝王一樣,明成祖也要宣揚國威,向外示富。
到了永樂年間,由於國力強盛,明成祖向異域顯示中國的富強,對明朝初期對海外的消極政策深表不滿,故朝廷對外政策為之一變,即位後便派宦官出國,召各國來朝,此舉無疑可以提高明成祖的威望。鄭和下西洋便可以在國外顯耀兵力,向海外各國誇示中國的富強,宣揚明朝的威德。同時他還想用揚威海外來緩和國內國內一部分人對他武力奪取皇位的不滿。有些書上說的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找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據說,「靖難之役」以後,朱允炆出走,不知所終。明成祖的皇位是發動靖難之變後,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的。這在猜忌心很重的明成祖看來,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明成祖懷疑他逃到海外避難,恐怕他將來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蹤跡,以杜絕後患。
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就其活動的性質來說,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隊,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團,而是由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兼有外交和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
他出使的任務之一,就是招徠各國稱臣納貢,與這些國家建立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係。為了完成這一任務,鄭和所到各國以後,第一件事便是宣傳明成祖的皇帝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賜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係。第三件事是與南海(今馬六甲海峽)國家建立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