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黃公望隱居地發現太極墓疑似「黃公望墓」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黃公望隱居地發現太極墓疑似「黃公望墓」

2014年12月04日 古墓探秘,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72 次


 


太極墓所在地


 


    最近,《富春山居圖》明年將在台北合璧展出的消息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有關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一些傳說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富陽廟山塢新近發現的一處太極墓因此引發了諸多揣測,有人考證這就是黃公望墓。

    7月底,考古人員也來到此地,經過初步探測,基本可以確定,這裡的土質年代為元末明初。

    黃公望墓在常熟,清代已有定論,但目前多推斷為衣冠塚。黃公望晚年隱居廟山塢,據清朝光緒《富陽縣志》記載:「元處士黃公望(錢令舊志)在縣東北二十里廟山(浙江通志同)」。《富陽縣志》中還記載有「……住筲箕泉終老富陽,年八十六……」,可見,黃公望隱居並終老富陽,已是公認的事實。

    在廟山塢,不少上了年紀的村民也都知道,山頭上有兩座古墓,但古墓的具體位置在哪裡,無人知曉。

    今年五月間,富陽黃公望文化研究品牌推廣組的幾位同志在黃公望的隱居地附近山峰,找到了一處廢棄的太極墓,從地形和墓的外形等推斷,他們推斷這就是黃公望墓。

    今天,筆者跟著富陽黃公望文化研究品牌推廣組的同志一行,走進深山老林,實地尋訪古墓,看看太極墓究竟是否黃公望墓。

    帶我們進山前,黃公望研究會副會長蔣金樂對古墓的安全很擔憂,因為是名人墓,很多人就猜裡面是否有「印章」「字畫」等等……現在擔心的是會引來盜墓賊。

    因為擔心盜墓猖獗,富陽相關部門在確定墓地的同時,也開始做好防範措施,墓的四周布下監控,同時,安排人員日夜值守。

    經過一段竹林小道,車子來到廟山塢塢底的一塊平地,即黃公望的隱居地「小洞天」。

    黃公望當年的房屋早已不在,但是門前的小橋流水依舊。

    蔣金樂站在空地,指著正對面山峰中間一塊凸出的岩石說,「墓就在懸崖峭壁上,但現在長滿了樹,只能看到一塊岩石。」

    通往古墓,只有一條隱蔽的小路,枯枝腐葉,雜草叢生,蛇蟲不時出沒。更奇怪的是,小路在離墓50厘米左右的地方,突然斷了。

    古墓位於石崖的平台上,大而平整。在平台的外圈靠近懸崖處,有一條圓弧形土垅,看似太級圖的邊線。墓的中間還有一條S形的界線,界線左邊明顯要低於右邊。

    「一般的墓都是葬在弧形土垅的中心,這個墓雖處在石垅中心,但相對於外圈土垅來說,卻只佔了一個角。再加上那條S形界線將整塊墓地劃分成兩半,正好陰陽兩極,而墓則正好位於右下方較大的一角上,這就是陽極的魚眼處。」在專家的指點下,古墓建造的玄機一一清晰起來。

    另外,專家們在與墓平行的陰極魚眼處,尋到了一個旱井以及一堆假山石,更加確定了墓地按照八卦圖形建造的設想。    

    八卦圖不只看著像,之後,經過堪輿專家用特定公式計算,得出的八卦圖形數值與測量數值完全一致。至此,墓地按照八卦圖形建造這一結論已是確信無疑。

    站在靠近懸崖處,可以清楚地看到廟山塢塢底的平地和「小洞天」,以及稍遠一些的富春江。「風水講究陽宅在前,陰宅在後,這就是遙相呼應。」

    大膽推測,小心求證。古墓尚未挖掘,到底是不是黃公望的墓,尚待進一步考證。

    不過,對富陽來說,並不需要古墓來炒作,因為廟山塢是黃公望隱居地,《富春山居圖》的實景地就是富春江。富陽早已作出設想,這一區域叫「黃公望森林文化公園」或「黃公望隱居地」(風情小鎮),策劃為三塊內容:核心文化保護區,即「小洞天」,重點保護,少開發。保護區延伸段,造「黃公望紀念館」。外圍區,將重點推薦富陽山水,遊客可在江邊乘遊船,看《富春山居圖》實景圖。

    藉著黃公望做出一篇漂亮文章,於人於城,都是一件好事。


 


    相關:


 


    那不起眼的土堆,就是黃公望的墓?

    從富陽城區驅車20分鐘就到了當地的黃公望村。筆直向前,迎面就是黃公望森林公園,村莊和公園中間用一堵牆隔開。進入森林公園,沿小道再開5分鐘,車子無法繼續前行,就到了廟山塢了。

    「這裡就是黃公望的隱居地了。」跟我們一同前往的蔣金樂指著最近一處山體懸崖說。山體鬱鬱蔥蔥,長滿了樹木,那裡有塊石崖,很可能就是黃公望的安葬地了。

    循山間崎嶇小路,繼續走四十分鐘左右,就來到了石崖處。石崖上有一塊平台,四處遠望豁然開朗,還能看到富春江。平台的後方有一處不到一米高的土堆,已經長滿了樹。土堆四周是用石頭砌成的石垅圈。

    「這不起眼的土堆就是黃公望的葬身之地。」蔣金樂說,放在今天,很難相信這麼一個有名的畫家,墓地會如此簡樸,但蔣金樂認為事實就是這樣,「黃公望淡泊名利,這種墓地其實很符合他的性格。他選擇隱居,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村民:黃公望葬在這是我們的福氣

    這是不是黃公望的墓地,雖然現在沒有定論,但是周邊的村民已經按捺不住興奮之情。

    黃公望村開農家樂的朱大姐是土生土長的富陽人,今年48歲。她說,很小的時候,就聽說在廟山塢的山頭上有兩座古墓。其中一座墓傳說是一個叫劉千斤的人,因為家裡窮,為給母親下葬,他用扁擔一頭挑棺材,一頭挑石碑,將母親葬於山林。另外一座則無人知曉,也不知道在哪裡。

    「前幾天,我看到不少專家到這裡來,說是發現古墓了,而且是黃公望的。大家都知道黃公望晚年隱居在這裡,葬在這裡也是很正常的。他如果真葬在這裡是我們的福氣啊。」朱大姐說,黃公望村很多人家都在搞農家樂,生意很好的,很多客人來這裡都會提到黃公望,我們也算是沾了這位名人的光。

    目前已確定是元明古墓

    記者昨天從杭州考古所相關人士處得知,他們已經受邀對疑似黃公望墓進行過考證。

    「現在基本能肯定的是,一,這確實是座古墓;二,初步考證,這座古墓的時間應為元明時期。」他說,有關這處古墓的具體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地分析研究,目前還不便於透露。

    富陽相關方面對古墓已經相當重視,甚至出現了隱隱的擔憂。「我們怕有盜墓賊光顧。」相關人士稱,有些古墓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接下去,我們會做好一些保障工作,比如說安裝探頭,加強監管。」

    黃公望生平

    元代畫家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江蘇常熟人。原系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污案受牽連,被誣入獄。出獄後改號「大癡」,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並曾賣卜為生。

    他學畫生涯起步較晚。然由於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

    其筆法初學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後受趙孟頫熏陶,善用濕筆披麻皴,為明清畫人大力推崇,成為「元四家」(王蒙、倪瓚、吳鎮)中最孚眾望的大畫家。最著名的畫作就是《富春山居圖》。畫作之餘,還留有著述,如《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皆為後世典範之學。


 


    古墓是怎樣發現的,「疑似」依據又是什麼,本報追蹤調查——

    「不知身世在塵寰」的黃公望果真葬於斯麼


    富陽市的廟山塢是個山脊,這裡是公認的黃公望隱居地。但是,山上那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土堆」是不是真的葬著黃公望?這個墓是怎麼被發現的?說它是「黃公望」墓的依據又是什麼?

    老獵人:廟山塢「燈台瀛」上,藏著座古墓

    廟山塢山腳的黃公望村一直就流傳著一個傳說。說在廟山塢的山頭上有兩座古墓,一座是劉千斤家的。另外一座卻更加神秘,是怎麼樣的?在哪裡?大多數村民都說不上來。

    今年5月,一些研究黃公望文化的專家得到了當地一個盧姓老獵人的幫助,在山上找到了一個墓,墓前確實有一塊碑,經過仔細查看,無論從選址或是墓地的外形,都很像傳說中那個劉千斤母親的墓。

    正當大家有些失望時,盧獵人說出了另一個秘密,在這個山上他還知道另一個古墓。老獵人說那裡叫做「燈台瀛」。「瀛」字怎麼寫,他不知道,只知道有三點水,大家很快猜到了是道教中經常用的「瀛」字。

    「黃公望是道教的,『瀛』代表神仙住的地方,這個名稱會不會就是黃公望起的?非常符合黃公望道士的身份。」這個線索的印證令專家們十分興奮。


 


    這個墓,按太極圖形建造

    跟著盧獵人,專家們找到了一處位於石崖上的平台。那個平檯面積很大,很平整。平台的外圈靠近懸崖處,裡面有一古墓靠近後山,但和一般的墓地不同,一般的墳墓都是葬在弧形土垅的中心,這個墓雖處在石垅中心,但相對於外圈土垅來說,卻只佔了一個角,也就是說,有些比例失衡。

    很快專家們發現,這個平台中間還有一條S形的界線,界線左邊明顯要低於右邊。那條S形界線將整塊墓地劃分成兩半,而墓則正好位於右下方較大的一角上。

    這個現象讓專家組中的一位畫家首先發現整個墓地形狀其實就是個太極圖:墓葬的地方應該正好是陽極的魚眼處。「另一個陰極魚眼處剛好是一處形如墓狀的山石,非常巧妙。」他們馬上將這個發現匯報給了富陽相關部門。

    之後,經過勘輿專家用特定公式計算,得出的太極圖形數值與測量數值完全一致。至此,墓地按照八卦圖形建造這一結論已是確信無疑。

    墓地選址符合道家風範,《縣志》也有記載

    「我們查找了有關資料,國內還沒有發現過像這樣的墓地。如果不是精通陰陽八卦,一般人不可能按照這樣的造法。而且整個墓地除了這個太極圖形,沒有石碑、石獸,也正符合了不為名利、從自然而來又回歸自然的隱士風格。所以我們猜測,所葬者就是黃公望。」富陽黃公望研究會副會長蔣金樂說。

    除了這個論據,研究會還提到了縣志。

    據清朝光緒年間《富陽縣志》記載:「元處士黃公望墓(錢令舊志)在縣東北二十里廟山(浙江通志同)」。這就表明黃公望曾經住在這裡。

    《錢令舊志》和《浙江通志》也有相同的記載,而這兩部志書分別是康熙和雍正、乾隆時修的。一個更重要的證據是,《富陽縣志》中還記載有黃公望「……住筲箕泉終老富陽,年八十六……」也就是說,黃公望是死在富陽的。

    古人陽宅在前,陰宅在後,墓地所在處,是一處朝陽的懸崖,面前左右列著兩座小山(據說好比青龍、白虎),穿過兩山相夾的大空隙,可以清楚地看到廟山塢塢底的平地(這裡被認為就是黃公望隱居的小洞天)以及稍遠一些的富春江。

    這是一個絕佳的位置。

    勘輿專家說,對於一個風水好的地方,這樣的穴位只有一個。而廟山塢上的唯一一個,就是這個墓地。「這個墓地的選址,除了黃公望這樣的高人,不是一般人能選到的。」

    專家們認為,根據文獻的記載以及實地獨特的形制,讓人自然而然聯想到了這可能是黃公望的墓。

    江蘇常熟黃公望墓

    目前公認的黃公望墓位於江蘇常熟虞山西麓小石洞左側,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些專家認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黃公望在杭州逝世,遺體歸葬故鄉常熟。其墓1983年進行了整修,坐北朝南,佔地800多平方米,封土直徑4米,高1.5米,塚後豎清嘉慶間其裔孫黃泰所立「元高士黃公一峰之墓」碑一通,外設羅城、拜台。

    但有專家認為,常熟的黃公望墓系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5月黃公望的十六世孫黃泰修建的,且是從黃公望養父處常熟小山遷來。1817年,距黃公望逝世已是400多年,其間並沒有黃公望墓葬常熟的史料記載。因此,有專家推斷,常熟的「黃公望墓」應該是他的衣冠塚。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