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派秘密小組策反東北滇軍
設在北平(今北京)的「軍調部」,即「軍事調處執行部」,是專門「調處」國共兩黨之間軍事衝突的一個機構。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努力下,經過艱苦談判,國共雙方終於簽訂了旨在「和平建國」的「和平協定」。但是,由於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當局仍堅持其一貫的反共立場,不但視「協定」如一紙空文,還利用「和談」的機會加速向內戰前線調運部隊,並不斷向八路軍、新四軍和各解放區進攻。因此,國共兩黨間的軍事衝突一直未斷。「軍調部」就是為了「調處」這些衝突而成立的。它由美國、國民黨和共產黨三個方面的代表組成,由美國方面的代表馬歇爾、國民黨方面的代表張群(後為張治中)和共產黨方面的代表周恩來組成的軍事三人委員會領導。根據全國各地區的衝突情況,「軍調部」下面又分別成立了36個「調處小組」,以對各地發生的衝突就地「調處」。
1946年4月底5月初的某日。一架「軍調部」美方代表團的飛機,從延安飛往北平。
美方代表團的飛機裡,坐著一名中共的敵工人員。他的名字叫劉浩。幾天前他還叫劉建,而在雲南時他叫劉若堅。
這一次從延安到北平的飛行,是美方代表團的一次正常的工作飛行。
在隨機人員中,卻有一位神秘人物。他,文靜,白皙,個頭不高,貌不驚人。他這時的名字叫劉浩。
在幾天前,他的名字還叫劉建。
而劉建,幾年前在雲南時,他的名字卻叫劉若堅。
這天的天氣很好,風和日麗,雲薄天青。飛機在平穩地飛行。同機的中外人士指點著機身下的黃河、太行等秀山明水,有說有笑,神情都十分輕鬆愉快。劉浩靜靜地坐在一旁,用贊同的微笑參與大家熱烈的情緒「會餐」,不言不語,像一個世面見少、世故未諳的大學生。
其實,他此刻的心情比誰都激動,心潮比誰都洶湧澎湃。他的寡言、沉靜,只是不想引起旁人對自己的過多注意而已。
因為他是肩負著特殊使命的人。
朱德總司令一說之後,他立即想起了許多他所熟悉的名字:龍雲、盧漢、盧浚泉、曾澤生、隴耀、張沖、潘朔端……
幾天前的4月26日。
那天,他正在專心致志地閱讀毛澤東主席的《一九四六年解放區工作的方針》,中央組織部突然派人來通知他,說朱德總司令要見他,讓他同愛人祿時英一起,馬上到王家坪總部去。總司令召見,必然有要緊大事。激動之餘,他連忙招呼愛人,三下五除二整理了一下著裝,就匆匆趕往王家坪總部。
他們趕到總部的時候,見那兒已等著幾個人,分明也是等待總司令接見的。其中,劉惠之、蘇民等幾人是他認識的,另外幾個他不認識。但聽他們一口的雲南鄉音,知道他們都是雲南老鄉。他不知道總司令是一起召見他們,還是單獨召見他夫妻倆。如是一起召見,他判斷,那就准與雲南老家的事有關。總司令是「老雲南」了,算得上是半個「雲南老鄉」。當年總司令懷著救國救民的抱負,千里迢迢地從四川跋涉到雲南投軍從戎,帶兵轉戰,護國討袁,最後又為了尋找真正的救國救民之路離開雲南,可以說,他的革命之路是從雲南開始的。現在內戰氣氛日緊,雲南的地方力量雄厚,總司令是不是要叫大家「打回老家去」工作了?
劉建正自想得頭頭是道,朱德總司令來了。他先親切地同大家逐個握手,詢問了一些大家的學習、生活、身體等情況後,就笑著說:「你們都是雲南人,我也是半個雲南人啊。我是四川儀隴人,年輕的時候就到昆明,先是進雲南講武堂讀書,畢業後在滇軍裡當司務長,然後就當連長、營長、團長,參加了蔡鍔將軍領導的討袁護國戰爭。所以我也是半個雲南人啊。我們今天是老鄉見老鄉,格外親三分哪!」
被總司令這一說,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笑了。今天被總司令接見的,連劉建夫婦在內,一共有八個人。八人中,有資格老些的,當然也有資格嫩些的。資格嫩些的,初次見總司令這麼大的首長,未免拘束。這一笑,就把所有的拘束都拋到九霄雲外了。於是,會見的氣氛馬上輕鬆熱烈起來。
「大家一定都在猜想,喊你們來幹什麼了吧。」總司令見大家都有點按捺不住的樣子,就呵呵笑著說:「既然是老鄉相會嘛,總要有點關於老鄉的事。今天我要同大家商量的,就是有關『雲南老鄉』的事。你們都猜著了?」
劉建與總司令比較熟悉,就說:「蔣介石蠢蠢欲動,看樣子內戰非打不可,總司令是不是要讓我們『打回老家去』?」
朱總司令笑著說:「算是給你猜對了一小半。」頓了頓,朱總司令加重了語氣,神情也隨之嚴肅起來:「不錯,蔣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八年抗戰已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竟然肆意重燃內戰戰火。他已經把滇軍第六十軍和第九十三軍都陸續調到東北來打我們了。兩個軍到齊後,滇軍的兵力就占東北國民黨軍的三分之一。假如通過我們的工作,讓滇軍站到反對內戰的行列中來,爭取一部分滇軍起義,那麼你們看,對全國的反蔣形勢,對我們集中力量消滅東北其他國民黨軍隊,將會起多麼重要的作用!」
原來如此。看樣子,組織上可能是要讓自己到東北去執行「策反」滇軍的特殊使命。劉建立即想起了那些以前就熟悉的名字:龍雲、盧漢、盧浚泉、曾澤生、隴耀、張沖、潘朔端……
對東北戰局,劉建還是比較清楚的。抗戰勝利後,針對蔣介石重新發動內戰的陰謀,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實現這一戰略方針的關鍵,就是要控制東北。為了加強對東北地區的領導,中共中央迅速成立了東北局,由彭真任書記,並先後派遣了包括4名政治局委員在內的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率20000名幹部進入東北;同時抽調山東軍區機關及所屬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師、第五師一部、魯中警備第三旅和渤海、魯中、膠東、濱海等軍區部隊各一部共約6萬餘人,陝甘寧第三五九旅、教導第二旅、警備第一旅各一部,晉綏、冀中、冀魯豫各一個團,連同先期到達的冀熱遼部隊八個團,共十餘萬人的主力部隊挺進東北,成立了東北民主聯軍(開始稱東北人民自衛軍),統一由林彪、彭真、羅榮桓指揮。
這期間,正是國共兩黨在重慶進行艱苦談判的時候。談判的結果,「和平協議」簽訂,並決定從1946年1月13日起在全國實現停戰。可蔣介石竟突然聲稱「停戰」不包括東北地區。他除了繼續增調「國軍王牌主力」新編第六軍和新編第一軍等趕往東北外,還於2月8日命令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揮師」向東北民主聯軍發動了大舉進攻。從葫蘆島登陸的新六軍,一上岸即與第五十二、第十三軍等一起,兵分三路,由錦州沿北寧路向瀋陽瘋狂攻擊,並於3月13日攻佔了瀋陽。於是,就形成了「停戰」之後還是「關內小打,關外大打」的局面。
蔣介石的目標,當然是要把共產黨和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完全趕出東北。但是,要把共產黨完全趕出東北談何容易!於是,蔣介石一手撕毀了自己答應的只運五個軍(第十三軍、五十二軍、新一軍、新六軍和七十一軍)到東北的約定,又於4月中下旬,命令滇軍第六十軍和第九十三軍,分別從越南的海防港和廣西的北海港,分批登船北運,開赴東北內戰前線。
對滇軍第六十軍和第九十三軍已開始分批抵達東北這一點,劉建是剛才聽總司令介紹後才知道的。只聽朱總司令繼續說:
「我們要在東北著重做好滇軍的工作,不但非常必要,也有這種可能。首先,滇軍一直受蔣介石嫡系部隊的歧視,同蔣介石的中央軍有矛盾,對蔣介石和國民黨大都有不滿情緒;其次,滇軍中的不少官兵受當年護國討袁的革命影響,有比較強烈的愛國思想,他們遲早會看到,跟著蔣介石打內戰是沒有前途的;第三,我們過去就同龍雲有統戰關係,這在滇軍的一些將領中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在滇軍將領中我們也已有過不少接觸,並且已在滇軍中建立起我黨的地下組織,這些都是有利條件。」
朱德見大家都聽得很專心,就提高了一點聲音接著說:「另外還有一個十分有利的條件,就是你們都是雲南人,在滇軍中總有一些親戚朋友、同學故舊,總可以利用這些關係,老鄉的關係,同學的關係,親戚朋友的關係等等,去做他們的工作。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工作,勸說他們不要打內戰,不要給蔣介石當炮灰,不要去作那些無謂的犧牲,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能把滇軍爭取過來,爭取他們站到我們這邊來,這是對全國人民解放事業的一大貢獻,也是為雲南父老做的一件大好事。你們是不是同意我的這個意見?」
當然同意朱德總司令的「這個意見」。實際上,總司令的一席話,早已把大家的工作熱情,像火一樣燃燒起來。
大家都非常興奮,感到這是黨中央、中央軍委深謀遠慮的一著妙棋,也都認為自己有條件為實現中央的這一方針盡「一分綿薄之力」。於是,總司令一說完,大家就都爭相報告,說他有一個兄弟在滇軍,他有幾個同學在滇軍,他有什麼親戚在滇軍等等,紛紛要求參加這項工作。
劉建當然更興奮異常。對滇軍,他似乎比他們還更有「發言權」。他聽「老鄉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積極要求,所認識或熟知的朋友、老表、同窗、同事,基本上是在滇軍的下層工作,而他則不但與龍雲、盧漢這樣的雲南「大佬」有相當關係,與此刻正率軍進入東北的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第九十三軍軍長盧浚泉等,也已打過不少交道。顯然,他的工作條件要比他們的任何一位都高出一籌。於是,他也就當仁不讓,明確地向總司令提出:他的條件比誰都優越,請組織考慮,能讓他到東北去執行這一光榮任務。
隨後的兩天,劉建夫婦幾乎夜不成眠。太激動了!一是領受了這樣光榮的使命,二是除總司令親自點將,中央其他首長還要給他面授機宜。兩人一面積極尋找有關資料,盡可能地多做些準備,一面等待著中央首長的召見。
毛澤東說:「你們到東北之後,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劉少奇說:「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啊,一定要謹慎小心保護好自己!」
過了兩天,中央組織部派人來通知他倆:「總司令有令,馬上去棗園,中央領導召見。」
劉建和祿時英急急趕到棗園,先來到朱總司令住的窯洞。朱總司令已候在窯洞門口,見他們來了,連忙高興地說:「走,毛主席要接見你們,我帶你們去。」
啊,毛主席接見!劉建和祿時英高興得差點兒蹦起來。
毛主席的指示高屋建瓴,精確有力。聽了毛主席的指示後,劉建夫婦對任務的艱巨和光榮,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準備和認識。
告別毛主席後,兩人就隨總司令來到劉少奇住的窯洞。
劉少奇曾到中央黨校給劉建他們講過課,應該算是「認識」了。劉少奇在黨內的威信很高,同學們都非常敬重他。劉建知道,平時也經常聽同學們提起,少奇同志長期領導白區工人運動和秘密工作,是黨內白區工作的權威和正確路線的代表。中央決定東北的滇軍工作由他和總司令直接領導,正說明這一工作的重要。劉建心想,今天能直接聆聽少奇同志的指示,真是三生有幸,一定要好好把首長的指示記住記牢記準確,並慢慢融化到自己的行動中去。只是由於秘密工作的限制,不能作筆錄,他只好憑借自己平時練就的驚人記憶能力,專心致志,把首長的每句話都深深刻進心裡。
劉少奇像在課堂上講課一樣,說話不緊不慢,條分縷析:
「抗戰勝利以後,全國人民都想休養生息,發展生產,重建家園。但是,蔣介石違背人民意志,陰一套,陽一套,一面同我們進行停戰談判,一面調集大量軍隊到東北和各個解放區,想獨吞人民抗戰的勝利果實。
「蔣介石以為他有美國人支持,有美式裝備,幾個月內就可以佔領整個東北。那是他的一廂情願,吹牛皮。東北是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地方,有3000多萬已經飽受戰火之苦的人民群眾,還有我們的10多萬部隊,蔣介石違背人民的意志,陰謀決不可能得逞。中央已經決定,現在蔣介石憑借其絕對優勢的兵力瘋狂進擊,我們就採取在南滿消滅其部分力量後『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策略,丟幾個包袱(指幾個大城市)給他,讓他背上,我們則一面進行自衛還擊,逐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一面在廣大的鄉村放手發動群眾,進行土地改革,逐步建立起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然後把國民黨軍隊消滅乾淨。
「當然,這是一個需要較長時期才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在實現這個鬥爭任務的過程中,要發揚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要積極做好瓦解敵軍的工作。中央已經確定劉建同志去東北做滇軍的策反工作,並確定由我和總司令負責這方面的工作。我們考慮,對滇軍的策反工作,應當著重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要依靠我們在滇軍中的地下黨組織,廣泛結交朋友,從滇軍內部做好工作;第二,要依靠我們的軍事力量和黨的政策,在前方積極開展對滇軍的政治攻勢;第三,要利用各種可能,直接和滇軍上層接觸,公開對他們進行策反,爭取他們起義。」
總司令插話說:「我可以給九十三軍軍長盧浚泉、六十軍軍長曾澤生和二十一師師長隴耀寫封信給你帶去。」
劉建聽著,不由怦然心動,熱血沸騰。少奇同志是從敵人的刀山劍叢中拚殺過來的。從20年代起,面對敵人的白色恐怖,他曾經歷過多少驚濤駭浪啊!可對一個部下,他表現出的,卻是如此深沉的情感和真摯的關愛。他感到,少奇同志對自己說的,不只是一位首長的重要指示,更是一位同志和戰友對自己的深深期望和殷殷囑托。
「掉腦袋」當然是劉建從參加革命時起就已準備著的,決不會因此動搖退縮。他此刻心中最沒底是如何完成任務。他堅定地表示說:「請中央放心,雖然我離開雲南已有幾年,情況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困難肯定很多,但我一定努力完成任務,就是犧牲生命也決不辜負中央首長的期望。」
劉建想了一下說:「那就叫劉浩吧;劉浩,挺響亮的。」
「好,就叫挺響亮的!」劉少奇笑了。然後叮囑:「我們給你在中央立個案,以後你向中央寫報告就用劉浩這個名字。」
最後,劉少奇又交代:「考慮到交通等方面的原因,時英同志這一次就暫不和劉建同志一起行動。中央還要抽調一批雲南籍幹部去東北,包括時英同志。你們認識的劉惠之、蘇民等也都要陸續過去。他們要晚些時候才行動。現在有架軍調部美方代表團的飛機到北平,劉建同志正好隨機同往。到北平後,由葉劍英和李克農同志給你安排。劉建同志去東北後,可以先跟滇軍中的地下黨組織接上關係,然後就以公開的身份,帶上朱總司令的親筆信去做盧浚泉、曾澤生他們的工作。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就靠你一個人,但你要盡可能地先跟他們搭上一個橋。建立起聯繫後,你的第一步任務就算完成了,然後去東北局,在東北局的直接領導下,再把滇軍的工作繼續深入地做下去。」
葉劍英給他寫了兩封密信。李克農說:「這個買賣主要就靠你自己去做了。」
「哎,中央首長真是把什麼都考慮得仔仔細細妥妥帖帖了!」劉浩暗自在心中慨然喟歎。直到此刻,他還深深沉浸在被毛主席、劉少奇、朱老總接見,聆聽他們指示、教誨的幸福激動之中。「要知道,他們都是日理萬機的我黨我軍的最高領導啊!偌大個革命事業,該有多少軍國大事需要他們籌謀處理呵!」
北平到了。
遵照中央首長的指示,劉浩先去「軍調部」中共代表團駐地見葉劍英和李克農。葉劍英、李克農都是「軍調部」中共代表團的重要成員。
「軍調部」駐北京飯店。到了「軍調部」,見葉劍英和李克農都早在等候了。原來,他們已接到中央通知在此專候。事關重大,劉浩一到,他們就直接把他領到葉劍英的房間,先聽劉浩此行的情況介紹。
聽了劉浩的匯報後,葉劍英先高興地告訴他,盧浚泉去東北路過北平的時候,就住在北京飯店中共代表團的樓上。他曾派一個自稱姓蕭的副官,拿著他的名片,來代表團想見葉劍英。當時恰巧葉劍英不在,就由工作人員接待,因而也就沒有邀盧浚泉面談。這很可能是一個好兆,說明滇軍將領還沒有忘記過去曾與中共有過的聯繫,也可能還隱含著他們對被調到東北來很可能馬上就與共產黨打內戰有什麼想法;不管怎麼說吧,這總是一次可利用的機會。於是葉劍英說:「上次未能與盧浚泉直接見面,這一次你帶有朱總司令的親筆信,正可以找他好好談談。」然後轉頭對李克農說:「是不是你和劉浩同志具體研究一下怎樣安全進入滇軍的問題?」
「好。」李克農爽快地應著,起身把劉浩帶到自己的辦公室。坐下後,開門見山地對劉浩說:「我想你現在要進入滇軍,首先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怎麼去;二是怎麼見盧浚泉。你過去同盧浚泉有過接觸嗎?」
「有過接觸。」劉浩回憶說:「我第一次見他,是『皖南事變』前後在張沖家裡。那以後又見過幾次,但都沒有說什麼。後來有一次,組織上交給我一位統戰朋友寫的信讓我去見他,才同他較為隨便地交談了幾次。再後來他知道我的愛人祿時英是他的親戚,關係似乎又親近了一點。不過,我覺得他這個人比較謹慎,官場做派又濃,和他交談總覺得有點摸不著頭腦。但他不一定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李克農似乎對一切都胸有成竹,說話簡潔、明瞭,幾句話就已把該說的都說得清清楚楚。劉浩聽著,對李克農的敬意不覺油然而生。他早就聽說過李克農是中共最富有地下鬥爭經驗、最具傳奇色彩的「紅色敵工」和秘密工作的領導者之一。早在中共中央設在上海時,他就是黨的出色的保衛工作者了。後來,他是中央蘇區「國家政治保衛局」執行部部長。到陝北後,他又擔任了中共中央的聯絡局局長,是名副其實的「統戰」工作的高層領導者。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擔任了八路軍、新四軍駐上海、南京、桂林等地辦事處的負責人,長年戰鬥在敵人心臟,出生入死,動魄驚心,為革命立下了旁人無法替代的不朽功勳。劉浩想,李克農真是名不虛傳,把問題想得特別仔細、周到、嚴密,多麼困難複雜的問題,他都事先考慮到了。自己雖也已搞過多年地下工作,但同他比起來,好像連門都還沒有跨進。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能不能借這次難得的機會,好好向這位黨的秘密工作的「祖師爺」討教討教。他連忙點頭同意李克農說的辦法,一邊盤算著等會兒如何向他開口。
李克農到葉劍英辦公室去了一會兒,很快就回來了。他高興地對劉浩說:「葉劍英同志同意我們這個方案。你先住下來,我去找人跟美方代表團聯繫飛機。」說著,把葉劍英寫的兩封信交給劉浩,「這是葉劍英同志寫的兩封信,這一封給晉察冀邊區的聶榮臻、劉瀾濤,這一封給冀熱遼邊區的蕭克、程子華。注意,這是密信,你看過後要密封好,也要保管好,到時候分別交給他們,問題就解決了。」
劉浩接過信,不忙看,也沒有想走的樣子,只站在那兒不動,看著李克農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你還有什麼問題?」見劉浩似還有話想說,李克農就關切地問。
「我有個請求,不知……」
「你說,你說。」李克農熱情地說,「都是自己同志,不必客氣。」
聽劉浩說得這麼吃力,李克農不由笑了。「每次任務都有每次任務不同的特點,需要隨機應變,靈活執行,並無一定之規。我也只是在實踐中摸索,沒有什麼百用百驗的靈丹妙藥。」李克農謙虛地說,「不過,一些原則上的東西我們可以交換交換。你說指點也好,主意也好,算是我的一點體會,和你交流交流吧。」接著,李克農就像早有準備似的,有條不紊地介紹起來:
「我想,到一個新的地區去工作,首先要依靠當地和所在部隊的地下黨組織。他們在那裡時間長,情況熟,關係多,我們要很好發揮他們的作用。但是,組織一定要精幹,發展組織要十分慎重,要做到少而精,不能過多過濫,發展過多了就會魚龍混雜,混進一個壞人來就不得了,不但工作要受到危害,組織也要受到破壞。
「再一點是要重視廣交朋友。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這一點,對我們搞秘密工作的特別要緊。所以,對國民黨軍隊中那些有愛國心、正義感和進步思想的軍官,一定要爭取和他們交朋友,建立感情,取得他們的信任。做到了這一點,需要的時候,他們往往就會給我們以意想不到的幫助。
「善於利用敵人內部矛盾也很重要。要看到,黨有黨爭,派有派性,各黨各派之間為了各自利益,必然產生矛盾,敵人內部更是如此。比如蔣介石和他的嫡系中央軍,由於對非嫡系部隊採取歧視、排擠、分化政策,非嫡系部隊對蔣介石的這種政策非常不滿,這就形成了各地方雜牌軍與中央軍和蔣介石的尖銳矛盾。這一點,你這一次去做滇軍工作就可以大力利用。不過,必須注意的是,你去做滇軍的工作,對滇軍內部的一些矛盾,如官兵之間的隔閡等,就不能利用。我們不能既去爭取他們,又發動他們的士兵來鬥爭他們,那樣就亂了。相反,我們還要通過工作加強他們的內部團結,以共同對付蔣介石這個主要敵人。次要矛盾要服從主要矛盾,你說對吧?
「此外還要看到,任何的敵人營壘都不可能鐵板一塊,也就是說任何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之分。我們的任務是團結左派,爭取中間派,孤立頑固派。對國民黨將領,那些比較靠攏我們的,我們可以爭取他們起義;有些你去爭取他們起義不一定能達到目的,但只要他們能保持中立,或消極避戰,或對打內戰不那麼積極,或有意無意給我們透露一點情報,都是好的,我們都要爭取。我說『有意無意』是指有些情報要靠我們自己察言觀色去獲得,而不是對方直接提供。這就需要我們更用心計,更動腦筋。
劉浩還沉思在李克農說的那些奧妙無窮的道理裡,被冷丁一問,才回過神來,連忙點頭,引得兩人都不由哈哈大笑。
「還有什麼問題?」
「沒有了。」
「那好,今天就談這些吧。」李克農笑著說,「還得告訴你一聲,我們給你的活動經費不多,這個買賣就主要靠你自己去做了。」
劉浩也笑著說:「感謝你的慷慨。你的這些經驗和指示就是我最大的資本,多少錢也比不上呢!我一定用它去賺一筆大錢!」
「好了,」李克農最後又叮囑了一句,「為了不引起別人注意,我們就不去送你了。祝你一路順利,盡早把好消息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