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在七七事變前中日軍事差距到底多大?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在七七事變前中日軍事差距到底多大?

2016年08月07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33 次

  自1937年7月7日日寇爆發全面侵華戰爭後,在短短的二年時間裡,諾大的中國(國土比日本多達數十倍)幾乎淪陷殆盡。當時的國民政府,面對強大而又凶狠的日寇,只得用「空間換時間」之策,並且使用「自殘」的方式,實行「焦土」政策、自炸黃河花園口等。令今人每每讀史至此,無不掩卷而歎。

  正如現代人在思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原因時,有種種原因可究,但如果單純從軍事技術角度觀察,在熱兵器年代,軍備的落伍是導致當時北洋海軍戰敗最直接原因。僅以艦炮為例,當時,日海軍聯合艦隊大量裝備著在1分鐘內能夠發射10多發炮彈的速射炮,且炮彈多為裝填著連鋼鐵都能融化的高度烈性炸藥,反觀清軍裝備著在10分鐘才能發射1發炮彈的老式火炮,且炮彈多為不會爆炸的實力彈,失敗,已在戰前注定。

  抗戰之初,當時的國民政府軍隊軍備實力又何嘗不是如此?

  對日近代史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自1905年日本與沙俄在對馬海峽一戰之後,日本例來在陸軍方面將沙俄作為主要對手,海軍將美國視為主要對手。因此,在軍力準備方面,亦為高起點。

  早在1907年日本明治40年制定的《帝國國防方針》中,為對付沙俄東進,日本認為其國防所需兵力,陸軍戰時要達到50個師團(平時25個師團),海軍除對俄進行作戰以外,著重對美戰備為艦艇達50萬噸位 (88個艦隊)。

  1917年,沙俄爆發革命,1922年12月30日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在其1928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取得成功的同時,加強了蘇聯紅軍的軍備,至1931年,已經擁有109萬陸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在1932年,蘇聯提前完成了第二個五年計畫,至1936年,蘇聯紅軍已達160萬,同時裝備實現當時看來的現代化。

  1933年,蘇聯在外蒙古與東北邊境上部署了30個狙擊師,1935年增加到40個狙擊師,1937年,由於西伯利亞鐵路運輸能力的加強,日本估計蘇軍作戰的兵力能達到50個狙擊師。

  在日本看來,當時的蘇聯軍備已大大地領先了日本,打破了日、蘇間軍力的均衡,尤其是在空軍實力方面,相差懸殊。

  為此,日本一直以蘇聯為對手,為擴充軍備而積極準備,認為日蘇一旦開戰,日軍必須投入陸、海、空戰鬥力量,與強大的蘇軍對決。

  1936年6月3日,日本決定對蘇作戰的《用兵綱領》中,「陸軍應首先迅速擊敗烏蘇裡方面之敵,特別是空軍力量與海軍協同。以必要的兵力負責攻佔浦鹽斯德等各要地。按著,擊敗布列亞河及結雅河各下遊地區及大興安嶺方面之敵。爾後,擊敗貝加爾湖以東呼倫貝爾西邊地區之敵。同時,海軍要迅速擊敗在遠東的敵艦隊,控制遠東俄屬沿海。海軍佔領北樺太(庫頁島)、樺太對岸以及劫察加半島方面的各要地」。日本軍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1936年12月,在日陸軍部召集的軍、師團參謀長會議上,向與會者展示了《軍備充實計畫大綱》。當時,諸如像這種內容屬於軍事機密且在預算尚未決定之前就向下傳達的事情,前所未有。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因為日本為了盡快實現這一充實軍備計畫,達到「軍民一致」,用以指導輿論的需要。

  該計畫以1937年作為第一年度,其軍費預算為,「物資器材整備費九億日元,兵備改善費一億三千萬日元,充實國內航空、防空費三億五千萬日元,戰用品修理費一千萬日元,合計十四億日元,加上在東北的關東軍約二億七千萬日元,總計約十六億七千萬日元」,並在當時日本政府林銑十郎內閣會議上得到批准。同時,日海軍從1937年開始,在原有已進行了二次「充實裝備」的基礎上,著手更為龐大的第三次補充計畫。

  值得一提的是,至「七七事變」爆發時,日本銀行儲備的黃金硬貨,包括發行紙幣的準備金,全部加起來也只不過十三億五千萬日元。日本軍國主義為了實現軍備、發動戰爭已到了不顧一切地步。

  1930年,爆發了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之間的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軍閥混戰,最後以張學良揮精銳之師入關內進駐北平、天津而收尾。然而,正籍於此,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輕取東北四省。

  1931年「事變」之後,國民政府依然在為統一全中國而鬥。時,閻錫山的山西、韓復矩的山東、陳濟棠的廣東、李宗仁的廣西、宋哲元的平津、河北省的萬福麟、陝西的楊虎城等各佔一方,各行其是。因此,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當時的中國軍隊一直是軍閥的私人軍隊,無論其編製、裝備、訓練都是處於低劣水平,與日寇侵略軍一打就垮,一垮就漫山遍野地逃跑。

  同時,就當時中央財政收入來看,以 1936年為例,僅有九億九千餘萬日元(為便計算以日元為單位),不及當時日本的三分之二。

  更為重要的是,在武器製造方面,國民政府當時只能生產小火器及其彈藥,戰車、大炮、飛機都依靠進口。當時所有稍微先進的武器都是從德國輸入,軍事顧問團也為德國人。在1936年德國與日本簽訂了《日德防共協定》之後,國民政府再想從德國買先進的武器就難了。

  因此,全面抗戰時,當時國民軍雖然號稱有正規陸軍二百萬兵力,但又分為三六九等,如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將地方軍改編而成的中央旁系部隊,還有直到抗戰結束後也沒有劃入蔣介石統制下的地方軍。

  除陸軍外,當時國民政府的海軍在戰前計7萬噸(2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26艘炮艦、13艘內河炮艦、8艘魚雷艇等),包括4個艦隊(第一艦隊為沿岸艦隊,第二艦隊為長江艦隊,第三艦隊為原東北軍海軍,第四艦隊為原廣東軍陳濟棠海軍),各艦艇不僅破舊,且威力很小,充其量只能在沿岸或江河一帶擔任警備而已,在強大的日本海軍面前不堪一擊,形同於無。

  空軍在第一次淞滬抗戰時(1932年)沒有參戰,退避至後方保存,至1937年全面抗日爆發時,能夠用於實戰的飛機,全國估計為100至150架左右,更為致命的是,當時中國自己不能製造飛機,打掉一架就少一架,以至於防空力量形同虛設。

  綜上可知,「七七事變」之前,日本舉全國之力一心侵華,中國名義統一實各行其是;日本自1925年開始「整飭軍備」,中國1930年還在用大刀進行軍閥混戰;日本一直致力於武器(包括飛機、艦艇)進行國產化,當時的中國僅能生產小火器;日本一直是想挾甲午戰勝之風,銳意進攻且對華是意在必得,國民政府是一退再退,先是《塘沽停戰協定》,繼之《何梅協定》、《秦德純、土肥原協定》等,最後到了無路可退地步。

  從1937年7月7日日寇全面侵華,至1937年12月13日攻佔當時中國首都並實行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短短四至五個月內,日寇之所以能夠從北殺到南,從西打到東,無不與其做好種種準備密切相關;從1937年7月13日日寇國內第一次緊急動員開始,同年8月10日進行第二次動員,隨後進行了數次全國動員,短短時間內,從日本國內調來總數近三十個師團、航空隊達五十個中隊(關東軍除外),而所有的武器、軍需品、炮彈、機槍彈的製造和艦船的準備,幾乎都是在瞬間完成。

  在1937年8月13日開始的第二次淞滬抗戰中,中國投入71個師75萬的兵力(超過當時國民黨精銳部隊60%),然而,仍然以完敗而告終,且全線崩潰。當時的前線總指揮馮玉祥感歎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大火爐呵,一個師兵力投進去,轉眼剩下一個班。」

  如此,軍備的落後和打無準備的仗所造成血的教訓,無論怎樣強調都不未過。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