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南宋時期重慶城被發現
昨天,考古專家在遺址現場精心作業
位於渝中區望龍門巴縣衙門附近的「南宋重慶城」遺址全貌
■這裡是南宋抗蒙體系締造者余玠帥府
800多年時光流轉,南宋時期的重慶城似乎早已湮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不復存在。但近日來自全國的考古專家,卻在渝中區望龍門的巴縣衙門旁,西三街附近,找到了南宋重慶城的中心所在。經過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徐光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駐華代表杜曉帆等專家論證,這裡就是南宋抗蒙體系締造者———余玠的帥府。
經過前期一系列發掘,至此,這座凝練了古代巴渝人民忠勇尚武、堅韌豪毅性格的南宋重慶城,終於顯露出冰山一角。
12年尋覓
終於找到南宋重慶城
在2010年4月28日之前,已與抗蒙山城體系打了12年交道的文物考古所副所長袁東山,一度認為自己終此一生,也不能找到湮沒在城市腳下的南宋抗蒙山城體系的指揮中心。「自1998年以來,我在奉節白帝城蹲駐了4年,在合川釣魚城守候了8年,然而,抗蒙山城體系指揮中心———重慶城,卻一直沒有發現相關線索,這無疑是重慶這座『英雄之城』的巨大缺憾。12年來,我一直沒有停止尋找的腳步。」
4月26日,一個電話驚動了正屯紮在釣魚城的袁東山,「市文物局領導說,在渝中區的危舊房改造工程施工中,發現了一處刻有『淳祐乙巳』銘文字樣的牆磚。這是不是之前苦苦尋找的南宋重慶城呢?」27日,袁東山與考古所的同事們,趕到了渝中區巴縣衙門附近的老鼓樓遺址現場。
經過緊張勘察,考古專家們最終確定,該遺址不僅與抗蒙戰爭有關,而且正是抗蒙山城體系締造者———余玠的帥府所在地。
8米高台
余玠帥府原雄踞在此
建於1245年的余玠的帥府,究竟是什麼樣子?經過考古專家們連續20多天的發掘,一座外面包裹著宋代巨石磚的8米餘高夯土台,洗去鉛華重新展露在了世人面前。
整個建築平面就像一個長寬24米的正方形,「800年前的建築工人們,用泥土和鵝卵石交雜而成的『混凝土』,從地面一層層夯實建起了一座8米多高的夯土台,再在其上用木材修築起了余玠的帥府。」
「在帥府倒塌之後,夯土台外的磚石直接被人們用作自己住宅的牆面。」袁東山說,正因此,帥府之下的夯土台,終於逃過了歷史車輪的碾壓,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
從雕刻在夯土台外包磚上的銘文,考古專家們還發現,當時的重慶城,至少有兩個官方的窯址,一個叫東窯,一個叫西窯,「它們可以說是當時的國有大型企業,所生產的磚石專門提供給官方使用,而不會用於普通民宅的修建。」
袁東山說,目前發掘結果顯示,老鼓樓遺址是重慶市主城區已發現的等級最高、價值最大的宋代建築遺存,在800年前的南宋時期,該遺址可與今天的「大禮堂」媲美。
遺址現場發現的西窯城磚見證了時代變遷
2000平方米
已挖掘的僅冰山一角
指著從夯土台延伸而出的留有人為痕跡的土石,袁東山說,在考古發掘中,他們找到了南宋重慶城的軸線之一。「由於重慶是座山水之城,因此不可能像平原城市這樣依一條中軸線建設,所以我們找到的這根軸線,只是南宋重慶城築造中的軸線之一。」
順著這根軸線放眼看去,這座南宋時期的重慶城,雖然僅僅只展露出了冰山一角———2000平方米,但其中街道、排水系統、衙署房基逐一可見。
據袁東山介紹,歷朝歷代的重慶城大多是背靠如今解放碑片區所在的金碧山,面臨長江水建築而成。山下分佈有禹王廟、東華觀、長安寺、羅漢寺等。南宋時期的排水系統與我們現在的排水系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袁東山說,除了沒有埋設鋼管之外,當時的人們也是在地面之下挖出溝渠,用燒製好的磚塊鋪在表面加固,再在其上用巨石掩蓋,雨水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水,都能通過這些溝渠被排放到城外。宋代的街道用青石鋪就而成,四通八達地串起了南宋重慶城,街道兩旁宋代房屋的地基隱約可見。
「可以說,南宋時期的重慶城,就是以余玠的帥府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發散建築而成。高高矗立在城市中心的余玠帥府,可以俯瞰南宋時期的整個重慶城。」袁東山說。
■遺址位於渝中區望龍門巴縣衙門旁
南宋時期的重慶城,就是以余玠的帥府為中心發散建築而成,老鼓樓遺址是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
重慶主城為當時南宋軍隊的一級防禦指揮中心,白帝城、神臂城、釣魚城為二級防禦,其餘城池為三級、四級防禦。
在宋末抗蒙戰爭中,重慶城作為「國之西門」,堅持戰鬥近40年之久,依山扼江修築起大大小小的城池,成功粉碎了西線蒙軍「順流而下,直取臨安」的戰略意圖。昨天,在當時山城抗蒙體系的心臟所在地———余玠的帥府發掘現場,袁東山再次還原了800餘年前以重慶城為中心,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瀘州神臂城為三個重要節點,由數十座城池構成的防禦體系。
防禦體系控扼水陸交通要衝
1241年餘玠到任重慶之後干的第一件事,並非修建自己的帥府,而是領導起四川各地的人們,修築起一個個城池,準備抵禦蒙軍鐵騎的進攻。據袁東山介紹,經過戰爭的洗禮,800餘年歷史的印證,余玠當時所選擇的城池所在地,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袁東山說,首先,余玠以嘉陵江、渠江、沱江、涪江、岷江、長江等干流為軸線,以山口、峽口等為支點,進行布設,以控扼水陸交通要衝。
例如合川釣魚城,在嘉陵江穿過華鎣山形成的小三峽之上口,下可與重慶相互應援,上可阻自北面來犯的蒙軍,為重慶屏障。而金堂雲頂城,地處沱江切穿龍泉山形成的金堂峽之下口,歷來為川西門戶,在成都平原無險可守時,它便成為扼守沱江、拱衛川中丘陵地區的重要據點。樂山的三龜九頂城,岷江由此穿過龍泉山南端的餘脈,並與大渡河、青衣江交匯,形成川西至川南的水陸要津。瀘州神臂城,當華鎣山餘脈與長江交匯處,是控制重慶以西長江上遊水路的關鍵。
修建充分利用天然險要地勢
同時,這些城池充分利用天然的險要地勢,提升堡壘防禦能力。袁東山說,不少古城都利用了河流的屏障作用。
例如瀘州神臂城、合川釣魚城、南充青居城、蒼溪太獲城等,分別利用了長江、嘉陵江、東河形成的曲流半島,江流環繞成天設之險。劍門關為南下入蜀的必經關隘,因大劍溪、小劍溪橫切山嶺,形成劍門關、苦竹隘左右兩道關口。
歷朝歷代多於劍門關設防,但宋軍卻選擇苦竹隘作為劍門天險的主要據點,正是由於苦竹隘為四面皆被懸崖深峽隔斷的四方形孤山,比劍門關更易固守。苦竹隘一帶的岩石是比砂岩更為堅硬厚大的礫岩,因此形成的峭壁更加雄峻,其險要程度非其他古城能比。
城池面積廣闊便於長期堅守
除此之外,余玠建城扼蒙還充分考慮到了戰爭的持久和殘酷。他盡量選擇面積廣闊的方山,便於聚兵屯田,長期堅守。
這些古城的面積多在一二平方公里以上,其中的耕地多在數百畝至千畝以上,由於山頂平台有相當集水面積,可鑿十數口或數十口水井,且四季不枯,城內可容納的軍民至少在數千人至萬人以上。像合川釣魚城這樣重要的堡壘,面積約4平方公里,城內聚集的軍民最多時有十餘萬人。同時,城池都靠近原有的州府城鎮,便於軍民遷入城堡固守。
雖然築起座座城池以抵禦蒙軍進攻,但戰爭仍然是殘酷的。袁東山說,據史料記載,在漫長而殘酷的51年抗蒙戰爭中,四川軍民大批戰死和被屠殺,戰爭結束11年後,四川人口從戰前的1290萬人減少到82.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