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研究稱廣東潮州在唐代曾有大象成群出沒
本次展出的一根泡在特製溶液中的大象牙。
模擬場景:成都平原也曾是大象棲身地。
金沙遺址象牙發掘現場。
「古時候地處嶺南的廣東省潮州一帶也曾經是野象成群,頻繁出沒;直到唐代,中原地區大象絕跡,但在嶺南,大象仍然成群結隊。」昨天,就南越王博物館《巫與神的世界——三星堆金沙珍寶展》中市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逾千根大象牙來源問題,記者採訪了廣東省檔案館研究員黃菊艷博士,根據她的研究,曾經濕潤的成都平原完全是符合大象生存的環境,鮮為人知的是,潮州一帶歷史上還曾經出現過成群大象。
「遠古的北方,氣候溫和,到處都生長著和南方一樣的樹木和竹子。後來,隨著氣候逐漸變冷,荒地大量開墾,生長在北方的動物才逐漸南遷,因此古代廣東潮州還發生過象患,當地百姓發明了對付大象的捕象法,『象鼻炙』還成為潮州一道美食。」黃菊艷說。
唐代《嶺表錄異》有記載:
「象鼻炙」是當年一道潮州美味
「唐代劉恂所著的《嶺表錄異》說,『廣之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像,爭食其鼻,雲肥脆尤堪作炙。』在當時『象鼻炙』還成為潮州的一道美食。」黃菊艷解釋,在唐代,中原地區大象多已絕跡,但嶺南地區的大象仍結隊出沒。唐末的劉恂到廣州做官,後來留居嶺南,他在《嶺表錄異》一書記述了對嶺南風俗的所見所聞。「唐末潮循人(潮循指今天的梅州、潮州地區)捕象,當時只是從保護農作物角度考慮,被獵獲的大象成了百姓的美味佳餚。『炙』就是將象肉放到火上燒烤。」
「南宋的吳萃在其筆記《視聽抄》中,詳細地記述了潮州的象患和當地的老百姓制伏野象的辦法。」
潮州人制像有妙法:
點火把趕象用象鞋套象
黃菊艷說,當時,成群的野象經常闖入老百姓的田園,菜蔬瓜果,雞禽穀物,無一倖免。
潮州的夔江嶺是潮陽到內地的必經之路。這裡常常有野象出沒,令行人無一不提心吊膽。人們通過試驗發現野象特別害怕煙火,一有煙火大象馬上會掉頭逃跑。於是家家戶戶平時都會準備一支接在長竹竿上的火把,一旦望見象群的影子,大家便一齊點亮火把,吶喊著衝向象群,將野象嚇跑。為了趕遠象群,一般都要追出三四里地之遠。
「潮州人還通過象鞋套象。」吳萃的《視聽抄》記載提到, 象鞋是潮州人發明的有效捕象工具,就是在一塊厚厚的木板上,鑿出一個能容下象足的深坑,把一個鋒利的鐵錐,錐尖向上,嵌入坑底,最後,將坑口四周鑿成光潔的鍋狀的斜坡。在象群經常出沒的地方,用草掩蔽將象鞋安置好。路過的大象一旦踩到象鞋,勢必滑入深坑。大象身軀沉重,加上象鞋中鋒銳的鐵錐洞穿其足而不能自拔,頃刻之間,它就得仆臥地上。一旦套住大象,就要經過幾天等待讓其消磨體力,等到上套的大象奄奄一息時才上前制伏它。
多數學者認為:潮濕成都平原曾是大象棲身地
「逾千根象牙分佈在金沙遺址地下呈多層分佈,數以噸計,每一根長度都超過1米,而最長一根達到1.85米。」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朱章義介紹說。「逾千根象牙應當取自500多頭亞洲象,足以組成一個龐大象群。自古蜀道『難於上青天』,若象牙都是舶來物,又是怎樣來的?」記者查詢了大量相關的研究進展,發現多數學者贊成這些象牙是本地所產。
學者徐中舒在《甲骨文字典》中提出,殷商時期河南一帶氣候溫暖,適合象群的生存。遠古時期的象群可能有著極為廣泛的分佈,北到黃河流域,西到成都平原都有象群的足跡。也許,千年之前,氣候潮濕、樹木茂盛的成都平原便是大象的棲身之所,爾後隨著氣候的變化,像群才逐漸向南方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