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大美女宣姜為何會嫁給了一個老頭?
公元前七世紀初, 齊魯大地上, 有一對超凡脫俗的姐妹花, 她們是齊國國君齊僖公的女兒。她們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真正的名字。
當然,她們姓姜, 姐姐嫁給了衛宣公, 被稱為宣姜, 妹妹被稱為文姜, 嫁給了魯恆公。
照道理說, 嫁得門當戶對呀, 可是這對姐妹的人生悲劇, 就是跟她們的婚姻同時開始的. 而她們的婚姻悲劇, 又影響著公元前七世紀初的東周歷史。
公元前718年,年方十五歲的宣姜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夏天,衛國派來了使者,為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
衛太子姬及這年不過十六七歲,和公主的美貌聞名於世一樣,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諸國間有名的。
齊僖公當然立刻就答應了這樁十全十美的婚事。
嘿嘿,可惜衛國人材輩出啊,為太子求婚的使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回到國內,這個傢伙就立即向國君衛宣公稟報:公主簡直比花兒還誘人,主公啊,這樣的絕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摘了吧。當然,臣子我如此忠心,你可不要忘記嘍。
----小儲君要想當國王,還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呢,當不當得上也未見得,還是現成的國王馬屁要拍好嘍。
老色鬼一聽,口水直流,君臣兩個一番密商,把騙親的計畫整得妥妥貼貼。
期待迎娶心上人的太子被派出使宋國,老頭兒趕緊在淇水河邊修了一座行宮,名為「新台」。
小公主蓋著蓋頭,糊里糊塗地和老東西行了婚禮。
直到進入洞房,宣姜才發現,當初來相親的俏郎君變成了一個鬍子花白的老頭兒。
在別人的地盤上,她能怎麼辦呢?
《詩經新台》中,將這出亂倫悲劇如實地記載了下來。
就這樣,十五歲的公主成了意中人的後媽。
對於齊僖公來說,當然消息是讓他憤怒了一陣子的。不過他畢竟是條政治老狐狸,女兒提前當上了王后,對自己的好處更是大大地,所以他也是笑納了這個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婿。
但是,可憐的公主和太子呢?
老色鬼在自己的後宮裡,挑了幾個女人,送去給兒子,將其中的一個指定為太子妃。
太子失去了一見鍾情的意中人,娶進門的是老爹姬晉玩厭了的侍妾。你如果是一個男人,你會怎樣?
根據史書上記載,從此以後,姬及經常發呆,木訥無語。
而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她即使被強暴,都會懷孕生子。
宣姜很快就生下了兩個兒子:姬壽與姬朔。
真正的悲劇,就要在從前的情人間發生了。
女人可以不愛男人,卻不可以不愛兒女。
而這兩個血肉相連的兒子,更是宣姜全部的寄托和希望。
十五年過去了,宣姜的兒子都長大了。
老色鬼也是真的老了。
看著衰老的衛宣公,宣姜無時無刻不在為老頭死後,自己和孩子們的前途擔憂。慢慢的,她心中對那個少年身影溫柔的記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
宣姜的長子姬壽,是一個清秀善良的少年,可是他的弟弟姬朔,卻不是一個什麼好貨色。
終於有一天,姬朔向母親告密,說大哥從來就沒有忘記過奪妻之恨,甚至還發誓在繼位之後,要將他母子剷除乾淨。
沒有哪個母親不相信兒子的。
宣姜大驚失色,帶著姬朔去找老頭丈夫,希望能夠救得兒子一命。
老頭根本不覺得,這件事的禍根在自己身上,他把姬及的生母喊來,痛罵她教子無方。
姬及的母親夷姜,就在這天夜裡自縊了。
接下來,老色鬼要斬草除根了。
宣姜沒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她根本不願意有誰死去,更不願意死去的是姬及。
然而,宣姜的哀求已經起不了作用了,姬朔告的這一狀,對老色鬼的影響更大:他已經老了,害怕自己會死在正值盛年的長子手裡。
衛宣公派姬及出使齊國,並讓太子使用一面特別的旌旗。派殺手在路上準備暗殺。
宣姜得知了這個消息,連忙讓自己的兒子姬壽去給大哥送信。
可是姬及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親爹,能對自己痛下殺手,堅持要出發。
姬壽決心為弟弟贖罪,在送行宴上,他將姬及灌醉,自己代替他出發了。
殺手不分青紅皂白,將姬壽殺死。
姬及醒來,終於明白事實真相,連忙去追趕弟弟。
他趕到的時候,姬壽已經倒在血泊裡。
姬及痛罵殺手,歎道:「誤矣!」
醒過神來的殺手一不作二不休,把他也亂刀砍死。
宣姜聞聽消息,頓時昏死過去。
《詩經二子乘舟》中,記載著宣姜對姬及和姬壽的思念。
死而復甦的宣姜,從此也像當年的姬及一樣,面無表情,木訥無語。
在整個事件中,唯一的勝利者就是姬朔。
這小子躲在暗處,狂笑不已:殺手們真是了不起啊,一下子剷除了我兩個對手!
老色鬼不久一命嗚呼。
姬朔繼位,是為衛惠公。
衛國的貴族們不能接受這個壞蛋當王,發動了政變,姬朔被趕到了姥姥家。由於宣姜對這個兒子的所做所為指責痛恨,臨走的時候,他壓根就忘了他的母親。
宣姜落在了衛國左公子的手裡。
她沒有勇氣自殺,便請求左公子殺了她。但是衛國的貴族們並不想得罪齊國,饒了她。
齊國此時的國君是宣姜的哥哥襄公。
齊襄公想出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好辦法:讓死去的衛太子姬及的同母弟弟----公子頑,迎娶宣姜,以完哥哥的心願。安慰亡靈,鞏固兩國交好。
被灌醉的宣姜,被強行關進了新房。
到這個時候,宣姜已經只能算是一具軀殼、一架機器而已。
後來她又生了三男二女: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宣姜死於何年,沒有記載。
一朵鮮花,凋謝在東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