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傳中國東海艦隊驚現「影子部隊」【圖】
中國東海艦隊驚現「影子部隊」:等待戰爭召喚
這裡看不見炮火,卻同樣激戰酣暢;這裡聞不到硝煙,卻同樣上演生死較量。
浩瀚東海,浪花飛捲,一場三軍聯合演練拉開序幕。演練之初,筆者驚奇地發現,打響演練「第一槍」的竟是遠離訓練海域數百海里的東海艦隊某團。一時間,無形空間刀光劍影,廝殺激烈。
指揮這場精彩電磁戰的,正是東海艦隊某團團長吳國民。
一位軍事專家曾斷言:「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打響,獲勝的一方必然是善於控制、駕馭電磁空間的一方。」
這支年輕的部隊在信息化大潮中應運而生。然而走馬上任該團團長的第一仗,就給吳國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那一次,他們信心滿懷地殺進演兵場,卻因為不能準確掌握「敵」通信頻率而無法準確捕捉。情急之下,操作號手實施了大功率信號干擾,在有效干擾對手通信的同時,友軍通信也受到嚴重影響。
「這不是失誤,而是『粗放型』訓練帶來的必然結果!」吳國民的第一記重拳,便打在了「準確摸清武器實戰性能」上。
野外駐訓,由於地域跨度大、戰場環境真實,一直是該團提升實戰化作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如何將精確訓練融入野外駐訓中?吳國民大膽組訓,在長途奔襲過程中拉開間距進行內部對抗,將干擾距離細化,探索出「最大干擾距離」「最優干擾距離」「特殊天氣干擾距離」等一系列精確概念,明確了各型裝備的實戰化性能極限,為精細化訓練打下了堅實基礎。
東海之濱,竹林墨綠。筆者在該團營區訓練場看到,沒有戰機轟鳴,也沒有艦艇編隊,只有官兵臉上細密的汗珠顯示著演練的重要性——這是該團首次進行的精確干擾試驗,這次演練,將充分檢驗某型裝備的實戰性能。吳國民對演練提出的要求很明確:不能再簡單的以「目標被干擾」為作戰目的,而應以「只有該目標被干擾」為勝利標準。
考核當日,晴空萬里,各種信號空中交織。新裝備動若風發,營、連兩級指揮所密切協同,幾名年輕的操作號手從容上陣,截獲信號源,實施干擾,一氣呵成。
未來的體系作戰,強調的是「信息主導」「聯合制勝」。長期以來,對於該團,兄弟部隊一直都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是提升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的試金石,恨的卻是它常常讓一些戰功卓越的王牌部隊「顏面盡失」。飛彈實射,眼看成功在即,卻因為強烈電磁干擾而突然偏離目標,功虧一簣。
「只有推動信息手段與火力打擊手段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吳國民深有感觸地說。轉變,首先在自身開始。該團在訓練中叫響了「三個甘為」:甘為信息化戰場的磨刀石,甘為訓練場的試金石,甘為兄弟部隊戰鬥力提升的墊腳石。
此後,吳國民帶著自己的「影子部隊」主動現身。他們成立了信息對抗知識宣講組,主動深入水面艦艇、航空兵等部隊進行介紹,將該團的現有裝備、技戰術性能、兵種協同優勢以及缺點不足等情況一一拿出來交流。同時,他們深入學習研究各兵種部隊的戰術特點,平台戰法的指揮流程和作戰軟肋。既消除了大家對該團的「神秘感」,也增進了彼此間的信任。
上千組數據、上百次演練、夜以繼日的攻關,吳國民根據電磁環境對武器裝備的各種影響,立足現有通信手段和武器平台,在某海域打造出一個逼真的海上複雜電磁環境訓練場,探索出一系列信息手段與火力打擊手段「無縫鏈接」的戰法。
茫茫大海之上,兩個老對手再度狹路相逢,一上來就殺紅了眼。
在演練最激烈的時候,「藍軍」突然遭到強電磁干擾。又來這招?「藍軍」立即更改作戰方案,但是無論採取何種偵察手段,就是發現不了「紅軍」的突防戰機。與此同時,在吳國民所帶部隊的強力支援下,「紅軍」突防戰機卻在另一個方向成功躍升並實施火力打擊。這一精彩的兵種協同配合,令觀摩的上級首長拍手稱快!
鑄劍耐得十年苦,有朝一日敢屠龍。在記者手中,有一組吳國民帶隊執行重大任務的數據:48次體系對抗演練、32次一體化聯合空中打擊實兵演練、36次合同戰術訓練、33次複雜電磁環境下攻防體系對抗,次次圓滿完成任務,創新15項戰法訓法,填補了海軍信息化領域的多項空白。
然而,吳國民帶領官兵還在奮力前行,因為,前方有強軍使命在召喚!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國際公認的標準是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C4ISR)系統。它代表的信息化能力被視為現代軍隊戰鬥力的倍增器,美軍近年來在戰場上的勝利,很大程度都是它的功勞。而中國軍隊在這方面的能力又如何?
日本媒體稱,解放軍已經在C4ISR系統方面獲得革命性進步,並具備很多此前只有美軍才擁有的信息化能力。
報道稱,中國正在進行C4ISR系統革命,外界熱衷炒作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但對解放軍C4ISR領域的發展,關注卻很少。事實上,解放軍不斷發展有人和無人駕駛情報飛機、偵察衛星、先進的地基情報設施,它們共同組成中國以信息網絡為中心的軍事能力。
在這種信息化的系統支持下,諸如「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以及殲-20隱形戰鬥機等先進武器才能充分發揮優勢。報道稱,從中國的C4ISR體系的發展來看,有一點非常清晰:解放軍正在成為一支頂尖的全球軍事力量,擁有很多此前只有美軍才具備的C4ISR能力。
報道稱,在C4ISR系統的發展方面,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吸取美軍的經驗。例如美國成功部署專用空中C4ISR系統(諸如E-3「望樓」、J-8「聯合星」等空中指揮機),中國也把預警機作為反介入能力的核心。中國認為,一架預警機等效於10部類似的地面雷達。
除了有助於實時的地面情報收集、邊境監視、指揮和控制之外,預警機還被期望使解放軍海空軍戰機在無需開啟雷達的情況下增強態勢感知能力。報道稱,解放軍現役頂級預警機是「空警-2000」,「該系統比美國的E-3和E-2預警機先進整整一代」。
報道認為,美軍無人化的C4ISR能力同樣被解放軍模仿。除了珠海航展公開的大量模型之外,最近中國官方披露的無人航空器將在C4ISR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報道稱,解放軍的「銀鷹」無人機曾參加在南海的海軍演習,這架無人機可以干擾敵方通信,或者為己方提供通信中繼。
中國其他先進的無人機包括貴州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的「翔龍」遠程無人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的BZK-005無人機,它們能在戰區上空停留40小時,與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類似。成都飛機設計所似乎也在發展本土的「全球鷹」。這些無人機系統將極大增強解放軍廣域海上監視能力。
除了天空,中國還日益成為一個領先的太空強國,並在天基C4ISR領域也取得大量成果。北斗衛星系列是中國版的GPS系統,該系統已經完成地區性覆蓋,並且計畫2020年前完成全球覆蓋。自從2006年4月以來,通過至少13次成功發射的「遙感」系列光電偵察、合成孔徑雷達和電子情報衛星已經取得巨大成功。其他衛星還包括「更神秘」的「實踐」系列,中國已成功使太空基礎設施得到現代化擴展。
報道認為,中國天基和空基C4ISR系統的跨越式發展已極大影響亞太軍事平衡。「如果當前的技術發展、採購和衛星發射計畫得以繼續,未來15到20年將看到解放軍在定位、精確打擊、全球衛星監視、抗摧毀的軍事通信和數據鏈體系方面獲取巨大優勢。同時解放軍反太空能力的發展,也會讓美國及其盟國的太空、空中和海基資產處於風險之中,讓海空力量進入該地區變得非常困難和複雜」。
不過報道也認為,解放軍仍面臨很多嚴重障礙:不少單位還未習慣使用先進的信息化裝備;不同部隊裝備模式不同,通信和信息分享問題變得日益突出;通常演習只是由特定部隊的某一分隊參加,而不是全體。報道稱,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解放軍無論是在C4ISR還是其他軍事領域,都還沒有用於評估聯合能力的標準化程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