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歷史上淝水之戰,究竟是誰打敗了苻堅? | 陽光歷史

 

A-A+

東晉歷史上淝水之戰,究竟是誰打敗了苻堅?

2015年12月12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342 次

  淝水之戰: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當之無愧的大亂世。在這個大亂世裡,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名臣宿將,英雄名士。在魏晉前期的各方勢力中,最為了得的當屬石勒。石勒是五胡十六國時代罕見的英明君主,奴隸出身的他在大亂世的漩渦中如履薄冰,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未知事物幾近於天生的準確判斷力,不斷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並終於成功成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後趙。後趙在石勒的領導下國力日漸強盛,甚至已經有了統一中國的可能。可惜的是歲月的流逝和身體的衰老腐蝕了這位傳奇英雄的壯志,在有生之年石勒並沒有南征。公元333年,石勒病逝,這位奴隸出身的傳奇皇帝走完了自己英雄的一生。隨著石勒的死,後趙帝國也開始走向沒落。石勒生前為了維護羯族人的統治地位而推行的民族壓迫政策則成為了後趙亡國的最大禍根。石勒死後,後趙迅速陷入到了內亂的波濤中,直至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之一——石虎的即位。石虎的上台標誌著後趙已日薄西山,覆滅成為既定的命運。時至冉閔出世,降下《殺胡令》,後趙崩潰,北方再次陷紛亂,不可逆轉。

  苻堅,作為當時中國北方繼石勒之後的一位更加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自然有著非同一般的抱負。他在後趙崩潰之後成功收拾了中國北方的殘局,使得他的前秦帝國統一了當時的中國北方。勵精圖治的苻堅有意一統天下,可是一場戰役的發生卻不僅使得他的雄心壯志化為飛灰,更是擊垮了曾經無比強大的前秦帝國。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會發現,這場戰爭並未真正打響。被眾多史家津津樂道的淝水之戰其實不過是一場雙方先頭部隊的交鋒,那麼,為什麼僅僅是一場先鋒部隊的失利就使得曾經強大一時的前秦走向滅亡呢?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品讀一下這段歷史,認真看看那場驚天動地的戰役。

  公元369年,東晉權臣桓溫以他二十年前滅掉成漢帝國的威望再次集結東晉大軍,進行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次北伐。此次北伐和桓溫所進行的前兩次北伐一樣,不過是他想通過北伐建立自己蓋世的功勳,以便向東晉索要更大的權力,甚至是取司馬家族而代之,自己登極稱帝的一種手段而已。可桓溫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次北伐卻引起了北方兩大新興政權——前秦和前燕之間的一場大戰,整個北中國的局勢也因為這場戰爭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作為前秦在北中國主要的競爭對手的前燕帝國,此時卻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公元366年,鮮卑族的一代人傑,前燕輔政大臣——慕容恪去世。慕容恪死後,由於皇帝慕容煒年幼,前燕帝國的大權遂落到了慕容恪的三哥,前燕帝國宰相,當朝太傅慕容評和皇太后可足渾的手中。慕容評和可足渾都是才能平庸並且心胸狹窄不能容人的人物,在掌權後,他們共同排擠戰功彪炳的鮮卑族第一名將,吳王慕容垂。慕容垂被排擠出前燕國的核心權力圈,使得前燕國勢更加黯淡。公元369年,在東晉掌握軍權的大將桓溫集結精兵五萬,為了創建自己輝煌的功業以實現自己奪取東晉政權的野心進行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目標直指前燕。桓溫也是一為位傑出人物,晉軍在他的帶領下高歌猛進,先後擊敗了前燕大將慕容忠,前燕征討大都督慕容厲的兩路大軍,兵鋒直指前燕國都——鄴城。掌政的慕容評頓時慌了手腳,無奈之下只好將軍權交給了慕容垂,命他率軍抵擋晉軍。慕容垂不愧為鮮卑第一名將,他深知晉軍連番大捷,士氣正銳,於是決定避其鋒芒,派前燕范陽王慕容德率領精騎奇襲了晉軍糧道上的要地——石門,一舉切斷了晉軍的後勤補給線。糧道被毀,晉軍頓時大亂,桓溫無奈之下只能退兵。慕容垂見晉軍撤退,急率精騎八千追擊掩殺,晉軍潰敗,三萬餘人戰死。晉軍在逼進鄴城之時,慕容評曾請前秦出兵援助,並許諾擊退晉軍後割虎牢關以西包括洛陽在內的土地給前秦作為酬勞。在慕容垂擊敗晉軍後,前秦援軍也趕到作戰地點,又是一場大戰,晉軍再折一萬。桓溫此次北伐以慘敗告終。

  晉軍撤退後,慕容評聯合可足渾太后,做了兩件自以為正確的事情。第一件是密謀除掉因擊敗晉軍而聲威如日中天,可能對他們的掌權地位產生嚴重威脅的吳王慕容垂,迫使慕容垂逃亡前秦。第二件事是撕毀了曾經與前秦簽訂的關於前秦出兵援助前燕對抗晉軍,前燕割讓虎牢關以西包括洛陽在內的土地給前秦作為酬勞這一條約。前燕的這一舉動激怒了實力強大的前秦帝國,苻堅不甘心被欺騙,於是發兵征討前燕,決定北中國走勢的秦燕之戰爆發。前秦大軍的統帥是才華絕代的王猛,而前燕大軍的指揮官卻是才能平庸的慕容評。秦燕這場大戰就好比是一場虎狼和綿羊的戰鬥。王猛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更是一個傑出的軍事統帥,而他的對手慕容評卻是一個無能如羔羊一樣的人物。雖然慕容評統領著三十餘萬素以驍勇而聞名的鮮卑鐵軍,可一隻羊統領著一群狼,那群狼也會變成一群羊。慕容評面對王猛,由於他的無知使得他無所畏懼,似乎慕容評至始至終根本就沒把前秦軍隊放在眼裡,他並沒有精心佈置防務,而是在自己的防區內派兵廣設關卡,向百姓徵收重稅,為自己積累財富。公元370年,前秦軍團在準備妥當後向燕軍發動總攻,意料之中的結果是前燕大軍潰敗,王猛率領的秦軍獲勝。這場大戰是秦燕之間的一次決戰,王猛在打敗慕容評的前燕軍隊後,迅速揮師挺進,不久就攻陷燕國首都鄴城,俘虜前燕皇帝慕容煒,前燕滅亡。公元372年,苻堅平定氐族內部分裂勢力氐族楊氏。公元373年苻堅攻取東晉梁、益二州。公元376年,苻堅命王猛進攻西北邊陲的前涼帝國。王猛的這一次西征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很快就攻陷了前涼國的都城姑臧,前涼滅亡。自此,前秦帝國一統北方,與東晉帝國隔淮河相峙。

  公元375年,魏晉南北朝時代最偉大的政治家,被譽為中國由上古傳說時代起到公元十九世紀最傑出的六位政治家之一,出色的軍事統帥王猛病逝。王猛的死對於苻堅的影響無異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的死對於齊桓公姜小白的影響。齊桓公姜小白因為沒有聽從管仲臨死時要他嚴防豎刁,易牙,衛方開這三個奸臣的勸諫而落得晚年被這三人以陰謀囚禁最後被活活餓死的命運。王猛臨死時向苻堅勸諫,說道前秦的死敵並不是晉國,而是剛剛歸附前秦的鮮卑和羌族。鮮卑和羌族中有很多貴族在前秦政府中身居要職甚至是掌握兵權,王猛對此非常擔心,不斷向苻堅強調要嚴防羌族和鮮卑人。可惜的是苻堅對於王猛的臨終勸諫做出了和齊桓公姜小白一樣的選擇,即採取不以為然的態度。而事實證明,王猛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即使到了彌留之際仍保留著他卓越的政治眼光和精準的判斷力,歷史證明了王猛臨終時的勸諫是多麼的正確,因為正是苻堅對於王猛勸諫的不接納而導致了前秦的崩潰和他自己悲劇性的命運。

  苻堅是一個擁有如大海般胸襟和氣度的偉大英雄,他從不猜忌任何人,即使是被他俘虜過來的或者是投降於他的敵國將領貴戚,他也是以誠相待,甚至委以重任,引為知己。心胸開闊的人一般都會產生一種觀念,即我以誠待人,他人也必定以誠待我。苻堅忽略了權力和慾望對於人性的腐蝕,所以在他平南失敗後,這些他當年赤誠以待的異族將相們在慾望的推動下都成為了徹底毀滅他的豺狼。苻堅最大的錯誤並不在於他誠心待人,因為如果管理者才能出眾,是可以以恩威約束住屬下的慾望並可以將這些曾經的敵人徹底納入自己這一方陣營的。苻堅的最大失誤在於他在王猛死後推行了一項重大政策,即命令祖居關中的氐族人分批隨同氐族貴戚出鎮地方,前往前秦各地駐防。前秦是由氐族人建立的政權,苻堅的本意是想讓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的氐族人作為一種安定力量控制前秦的每一個據點。氐族人被分批派遣到地方後苻堅又將大批的羌族人和鮮卑人遷往關中,置於天子闕下,方便前秦政府管理和同化。苻堅這一政策的構想是正確的,可問題是當中央政府強勢的時候自然可以通過控制重要據點來控制全國,但如果中央力量因為某種原因而削弱,那麼在一段時間內中央會由於力量分散在各個地方上而無法集結到足夠強大的力量去維護其統治,最後的結果是在中央失控的這段時間內政府分散在各個據點的力量會被敵對勢力各個擊破,從而導致中央自身的全盤瓦解。而苻堅將鮮卑和羌族遷入關中,意圖是想同化這些敵對民族。可眾所周知的是同化需要漫長的時間,沒有五十年到一百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同化是無法起到作用的。如果在同化沒有生效,被統治民族心目中還沒有樹立氐族人皇天正統的觀念的時候,國家發生重大變故而使得中央失去強有力的控制,那麼被苻堅遷到關中的這些異族就等於是苻堅自己放置在自己家門口的野獸,瞧準機會機會就會向他發動致命一擊。當然,無論是苻堅的氐族人據點被擊破還是關中異族造反或者是前秦政權中的異族貴戚發難,這都需要契機,而苻堅旨在完成統一大業的南征,卻正好為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創造了契機。


  公元378年,苻堅調兵十餘萬,兵分兩路攻晉。西路由大將苻丕率領進攻襄陽,東路由將軍彭超率領進攻彭城。此戰是苻堅對於東晉的一次試探性作戰,其中西路軍在苦戰八個月後攻下了襄陽,俘虜了晉軍主將朱序,獲得勝利。苻堅習慣性的寬宏大度使他沒有責罰朱序,而是讓朱序做了前秦的官員。苻堅的這次對朱序的寬宏為他的敗亡埋下了禍根,因為他不知道有一種人是無法用恩德改變其信仰的,而朱序就是這種人。東路軍作戰則並不順利,彭超的大軍遭遇到了東晉少有的傑出將領謝玄所率領的北府軍的強烈抵抗,節節敗退,不久就被迫退回淮北。公元383年,苻堅御駕親征,前後徵調兵力達一百一十二萬,準備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滅亡東晉,統一中國。苻堅此次南征將兵力分為兩部分,他的弟弟苻融率領步騎聯合部隊二十五萬作為先鋒,苻堅則率領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作為主力兵團隨後跟進,兵鋒直指東晉邊境重鎮壽陽。苻堅南征的消息傳到建康,東晉上下一片惶恐,只有東晉掌權的宰相謝安並不驚慌,這倒也不是謝安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才,胸中藏雄兵百萬,早就想好了退兵之策的原因。謝安的不驚慌不過是他從小所養成的大家氣度使然,也就是涵養好,即使是天塌下來也可以當沒事發生。當時東晉所能夠仰仗的只有謝玄和另一位東晉大將謝石所率領的五萬北府軍以及大將胡彬所率領的五千精銳水軍。北府軍事東晉謝氏招募江北流民組建的一支強軍,卻有一戰之力,此時更成了東晉最後的救命稻草。鎮守荊州的東晉大將桓沖曾經向謝安表示要派遣精銳部隊三千進入首都建康協防,可是謝安擔心桓家借此機會是要謀奪謝家在長江下遊的利益,侵佔謝家的勢力範圍,拒絕了桓沖的請求。謝安命令謝玄和謝石出戰,可自己對此戰卻不做任何指示也不找任何人商量對策,他就像一隻鴕鳥一樣將腦袋埋在他的宰相府,不敢面對現實,只是繼續用他的從容麻痺自己和其他的人。可問題是謝安有著空前的好運。

  謝玄和謝石的大軍推進到了淝水,懼於前秦軍隊的強勢,不再前進。這時壽春已經陷落,而東晉派往援助壽春的大將胡彬所率領的水師又被前秦軍隊切斷糧道,情況危機。胡彬派人前往謝玄和謝石處求救,偏偏這個傳令兵又被前秦軍隊擒獲,胡彬告急的密函也被苻融所獲。苻融看過密函後馬上向苻堅報告說晉軍疲弱缺糧,只要行動迅速,一擊就可以消滅東晉主力兵團。苻堅聽完苻融的報告認為很正確,於是命令前秦主力戰團隨後急進,自己則親率八千精騎趕往苻融的先鋒部隊督戰指揮。苻堅想兵不血刃地完成南征,於是派遣在襄陽一戰中俘虜的朱序前往謝石和謝玄的晉軍大營中勸降,結果是朱序雖然接受苻堅的厚恩,可他壓根就沒有拋棄故國的意思。在到達晉軍大營後,朱序向謝石和謝玄匯報了前秦軍隊的情況,並且向其建議請晉軍在前秦大軍完成集結以前痛擊其先鋒部隊,以挫其銳氣。謝石與謝玄同意朱序主張,決定孤注一擲,在淝水與苻堅先鋒部隊決戰。

  秦晉決戰開始,前秦軍隊在淝水北岸修築工事,謝石派人向前秦的前線指揮官苻融傳話說希望前秦軍隊可以讓晉軍過河後雙方再進行決戰。苻融將晉軍這一請求報告給了苻堅,苻堅是用兵大家,他認為晉軍提出渡河請求簡直是自取滅亡的行為,前秦軍隊完全可以在晉軍渡河首尾不能相顧之際對其施行毀滅性打擊,於是乎苻堅答應晉軍的請求並下令前秦軍隊向後退開一段距離,讓出空地讓晉軍渡河。苻堅的軍事思路是絕對正確的,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下達了後退命令後前秦軍隊由於其人員來自不同的民族而使得其構成過於複雜導致軍隊缺乏統一性,根本無法進行協調指揮而發生了大混亂。由於前秦軍隊人數過於龐大,一旦發生混亂就會像山崩海嘯一樣不可遏制。更為可怕的是秦軍中大部分的主力是由鮮卑和羌族這些曾經的敵對民族百姓所組成,由於苻堅的民族同化政策因為時間短暫而沒有發生效果,所以在這些異族百姓的心目中還是將氐族人當成敵人,根本無心為其效力,前秦大軍一亂,他們卻很樂意讓這種混亂局面繼續下去。苻堅和他的弟弟苻融都是傑出的軍事統帥,可惜的是前秦軍隊的組成結構過於複雜,裡面存在著太多的不穩定因素,而這支大軍又不是由苻堅或苻融親自帶出來的,上下級之間缺乏一種習慣性的隸屬關係,他們根本無法結束這種混亂局面,所以前秦軍隊的混亂遂成為定局。

  東晉軍隊的統帥謝石精於用兵,另一位主將謝玄更是一代將才,他們趁秦軍大亂之際迅速指揮大軍渡河,並閃電般的向前秦軍隊發動進攻,秦軍潰敗。苻融親自出馬掠陣,妄圖遏制秦軍的敗勢。可不幸的是苻融的坐騎在亂軍中受到了驚嚇,將苻融摔了下來,苻融這個戰功彪炳的一代悍將居然被亂軍踐踏而死。前秦軍隊的前線指揮官亡故,加速了秦軍的敗勢。也就在這個時候,還在秦軍陣營中的朱序率著他的親信在秦軍中大聲呼喊說苻堅敗了,進一步瓦解了前秦軍隊的鬥志,使得秦軍更加迅速地敗退。苻堅自己也在混亂中被飛矢擊中,不得已之下他只能選擇撤退。淝水之戰最後的結果是前秦慘敗,東晉獲勝。從東晉方面我們找不出他們有什麼制勝的原因,無論是在政治方面還是在軍事方面,東晉都已經腐敗透頂。政治上支持東晉的名門大家都已顯示出衰敗之相。東晉軍事方面更顯羸弱,除了謝玄帶出來的一支北府軍,東晉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軍事力量。前秦軍隊其實不是敗在了晉軍的手下,他們是敗在了苻堅一個後退的命令下,淝水之戰其實並沒有真真正正的戰。前秦軍隊嚴格來說也不是戰敗,而是退敗。可是這一次戰爭所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戰爭本身,它造成的連鎖反應使得原本統一的北中國再一次四分五裂,並且使得中國的統一推遲了將近兩個世紀。

  淝水之戰對於強大的前秦帝國來說其實只是一次先鋒部隊的失敗,對於國家實力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的損耗。可問題是苻堅的前秦帝國由於其內部情況過於複雜,導致這個龐大的帝國就像是一個建立在獨立木樁上的巨型建築,很輕微的震動都會讓它倒塌。前秦的建立者是氐族,氐族本來就是一個人數很少的民族,而苻堅又將這些本來人數上就處於劣勢的氐族人分散到了全國各地,使得他在一段時間內根本無法集結到這些帝國的中堅力量。而苻堅的前秦由於建立時間不長,民族同化政策實施時間短暫,根本就沒有有效地融合鮮卑和羌族這些曾經的敵對民族,結果是這些敵對民族對於前秦都還是滿懷敵意和憤恨。更為可怕的是鮮卑和羌族中有很多貴族在前秦政權中身居要職,甚至掌握兵權,他們一直都沒有放棄重新立國的野心。苻堅這次淝水戰敗使得前秦中央在一段時間內力量減弱,而苻堅又無法迅速集結到足夠強大的力量去維護中央的權威,這就使得前秦中央在一段時間內對全國失去了控制力,而這正好給了前秦國內那一批手握重兵的異族野心家以實現其立國抱負的機會。

  首先向苻堅發難的是曾將的鮮卑第一名將,前燕吳王慕容垂,這位為逃避他哥哥暗害而避禍前秦,被苻堅接納並厚待的鮮卑英雄向所有人詮釋了什麼叫忘恩負義。慕容垂向苻堅請命巡視黃河以北地區為前秦震懾叛逆,苻堅當時很感激他,答應了他的請求。結果慕容垂一過黃河就傭兵自立,號召鮮卑族人重建燕國,史稱後燕帝國。而當年被苻堅掉往關中的大批鮮卑人則在鮮卑慕容氏的另一位親王慕容泓的領導下建立了西燕帝國。苻堅手下羌族大將姚萇聯合羌族內部有實力的幾個貴族也在關中地區建立了後秦帝國。苻堅的敗軍剛剛撤回到了長安就陷入到了叛亂的浪潮之中。無奈之下苻堅只能突圍去召集氐族民眾以圖恢復力量,結果被後秦軍隊擒獲。姚萇向苻堅所要傳國玉璽,苻堅不從,姚萇遂將苻堅縊死。苻堅還是親王的時候曾經在他的堂兄苻生的刀下救過還是將軍的姚萇一命,結果自己卻死在了這個受了自己大恩的人的手裡。在處死苻堅的時候,即使是姚萇的士兵,也暗暗垂淚。苻堅擁有一個偉大人物所要具備的所有優點,他擁有廣闊的胸襟和絕頂的智慧。像苻堅這樣一個偉大的英雄是任何敵人都無法擊垮的,他的失敗源於他自己所做的一個決定,就是當初沒有聽從王猛的臨死諫言,沒有提防羌族和鮮卑,並且輕易地發動了對晉的戰爭,結果是自己點燃了摧毀自己的導火索。苻堅死後,他的兒子苻丕在晉陽稱帝,繼承了前秦。鮮卑族中由貴族乞伏國仁所領導的另一支勢力在勇士堡割地獨立,建立西秦國。氐族大將呂光也在姑臧登極,建立的後涼王國。也就在北方再次大亂的時候,在遙遠的塞外,鮮卑族的另一支勢力漠北鮮卑在貴族拓跋珪的領導下建立了代國,後改為北魏。北魏是一個建立之初臣服於後燕並不為人所注意的小國,可沒有人知道,就是這個小國將再一次統一北方。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