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新聞客戶端12月9日報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消息傳來後,她的身世一直成謎。有人說她的父親經商,有人說她的父親是位老中醫,甚至還有人說屠呦呦的父親做過寧波市的市長,唯一能夠確認的反而是她的親舅舅,即曾任香港甬港聯誼會會長的經濟學家姚慶三。
屠呦呦父母叫什麼名字,做什麼工作?屠呦呦本人似乎也從來沒有過正面回應。如今這個謎團終於揭開了!
12月8日在寧波天一閣博物...
解密:慈禧為何力排眾議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
早在清朝乾隆時代,清軍平定西域大小和卓叛亂,收復全部土地。喜歡別出心裁的乾隆皇帝把西域命名為新疆。其實,新疆一點都不新,這是一片自漢代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中亞細亞的安集延國派將軍阿古柏入侵我國新疆,攻佔南路八城,不久又佔領了北路的烏魯木齊和伊犁地區,並於同治六年悍然宣佈成立「哲德沙爾汗國」。為了達到永遠佔領新疆的目的,阿古柏又公然開始在新疆各地徵...
左宗棠謀位之謎:因對清廷不滿 左宗棠曾想造反
長時間控制軍權和地方大權的湘淮大將,詭秘地謀取皇帝之位,既鮮為人知又頗令人費解。而湘淮大將左宗棠雖然未有謀位的大舉,卻實有「問鼎」的隱情。 清廷上層為互謀皇位而生死拚殺,可以說是常有之事。而長期控制軍權和地方大權的湘淮大將,也在緊張而詭秘地謀取皇帝之位,這既鮮為人知又頗令人費解。其中,湘軍的另一個頭面人物左宗棠,亦有謀位之想、之行,則更令人難以置信,其謀位的事情也更加...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另一面:胡雪巖幫他籌集軍費
咸豐四年(1854)起,浩罕國國王阿古柏開始入侵新疆。同治九年(1870)八月攻佔吐魯番,十月又越天山侵佔烏魯木齊。至此,阿古柏侵佔了中國新疆吐魯番以西和烏魯木齊等天山南北廣大地區。1871年5月15日,俄國軍隊越過邊界,並於7月4日侵佔了新疆伊犁地區。新疆危機更加嚴重。
1875年5月3日,清廷下旨,任命剛剛平定陝甘回亂的陝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到光緒三年(1877)八月,左宗棠...
晚清名將左宗棠:成功收復新疆打出唯一一次勝利
占中國版圖達六分之一的新疆,之所以現在還在我們國家的版圖之內,有一個人不能忘記,他就是中興清朝的名臣---左宗棠!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歷史。 當然,鎮壓太平天國算不上什麼功績,如果算,那也比不上曾國藩。左宗棠一生對中華民族,甚至對自己,最大的貢獻就是收復新疆。在晚清名臣皆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情況下,他率軍抵抗外敵,收復新...
曾國藩左宗棠多次鬧彆扭:一失和竟成千古遺憾
曾國藩與左宗棠鬧彆扭
曾國藩是文質彬彬的理學家,城府很深,克己復禮的功夫堪稱一流;左宗棠是武健書生,有霸才而行王道,率性豪宕,不會作假,也不願作假,高興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這兩人一寒一熱,一卑一亢,一個「以學問自斂抑,議外交常持和節」,一個「鋒穎凜凜向敵矣」,兩種類型截然相反,甚至有點冰炭不同爐。
左宗棠極受時人推重,潘祖蔭甚至在奏折中引用過民諺,「...
青年時代的左宗棠:不愛四書五經沉迷於旁門左道
作為中國近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抵禦外侮的愛國者,左宗棠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晴四大中興名臣」,相對完整地經歷了人類19世紀,見證了國家「崛起與衰落,侵略與反侵略,戰爭與政治」的主題。徐志頻認為,同為被載入史冊的晚晴重臣,曾國藩追求「道德之名、文章之名」,畢生壓抑真實的人性,端坐聖壇以致人格分裂。但左宗棠做人真實,做事實在,以凡人標準追求「一藝一伎之名」,著眼...
曾國藩師爺左宗棠為何自比諸葛亮:後人多為名醫
導讀:這兩副對聯表明,雖然他隱居此間,但其志並未稍減,和當年諸葛孔明一樣,一直在盼望著幹一番大事業,無奈時運不濟,只有長歎。左宗棠在給人的書信的落款處也常常自署"今亮"。 很多人由他而起,出自他的門下,從此飛黃騰達,揚名古今;很多人一生忠誠地伴其左右,為了他和他們的事業出謀劃策,鼎力相助,死而後已;也有人曾經是他的朋友,是他的學生,最後卻棄他而去,甚至與他作對。這些人與曾...
左宗棠比聯招親:左宗棠的崛起有賴於妻子的資助
晚清軍政重臣左宗棠,戰功赫赫,位列極品,贏得「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的美譽。 左宗棠大器晚成與一位恭端賢良的好女人——清末才女周詒端的鼎力相助分不開,他們的婚姻並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段「比聯招親」的浪漫佳話。 道光十二年的春天,三湘大地萬物復甦,草長鶯飛。二十歲的「大齡青年」左宗棠因家境貧寒,尚未婚配。一天,羅澤南、張聲玠等一幫好友找到他,告訴他一...
左宗棠批李鴻章:十個法國將軍 比不上一個李壞事
導讀:在中法戰爭以簽訂有利於法國的條約結局之後,對當時主和的作出以下批評: 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 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 。 1901年,在屈辱中辭世。這位晚清顯赫一時的人物,身前和身後都遭詬病。在他死後一百多年的今天,人們對他的評價仍是毀譽不一。毀之者往往總是把他和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些屈辱性的事件聯繫在一起,諸如甲午海戰的失利,《馬關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