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太宗賜李靖臨機專斷大權李靖為何拒絕?
在高度專制集權的體制下,「君命有所不受」這個原則,實際上是越來越成為虛文了。據《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卷下」的記載,唐太宗與李靖曾就將帥的機斷指揮權問題有過一次深藏機鋒、禍福旋踵的討論。
唐太宗別有用心地提道:古人出兵作戰任命主帥時,君主都必須要事先齋戒三日,然後舉行隆重的儀式,將象徵權威的大鉞授予將帥,並宣佈說:從這裡上至九天,一切事情都由將軍裁決。又把象徵生殺之權的大斧授給將帥,並宣佈說:從這裡下至九地,一切事情均由將軍裁決。然後又推動將帥乘坐的車子,宣佈說:軍隊的進攻或退卻,都必須做到適時,恰到好處。軍隊出發之後,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再接受君主的指示。說到這裡,唐太宗莫測高深地淡定一笑,接著表示:我認為這種禮儀制度被廢棄久矣,今天我想要和你李將軍一起參照古代的禮制,制定新的遣將儀式。將軍你以為如何?
李靖可不是一般的武將,他是軍事家,但更是政治家。立馬聽出了唐太宗這番話中的弦外之音。他明白這是試探,這是考驗,軍事上的可行性必須服從於政治上的忠誠性,倘若傻乎乎地隨著唐太宗的話題講什麼「君命有所不受」之類,那是冒失進入唐太宗預先設計好的圈套,是自己去找死。
所以,李靖不慌不忙說出另外一番意思:臣下我私下認為,古代聖賢制定在宗廟舉行齋戒儀式,這是為了假借神靈的威力;授予將帥斧鉞和推動將帥的座車,這是為了賦予將帥以機斷指揮的權力。如今陛下您每當出師作戰時,都必定先同大臣們商議,並祭告於宗廟,然後再遣將出征,這樣,假威於神靈的禮儀已經完全做到了。每當您任命大將,總讓他們機斷處置,便宜行事,這樣,賦予將帥的權力已經足夠充分了。這與古代的齋戒與推扶將帥座車又有什麼區別呢!完全合乎古代的禮制,其意義是一樣的。因此沒有必要參照古制重新制定任將的儀式了。
李靖的回答正中唐太宗的下懷。他樂不可支,開心地表示:「善!」並「命近臣書此二事,為後世法」。
隋末唐初軍事家李靖簡介
衛國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祐,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謚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李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並配享於武成王(姜太公)廟。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