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大明湖底發現唐宋車轍 濟南城形成史或改寫
唐宋時的兩條車轍伸入大明湖
唐宋時的取水溝,現在依然保留完好
日前,考古人員在位於大明湖南側的開元廣場施工現場,發現多處包括車轍和取水溝在內的唐宋時期的遺跡。研究人員表示,這處考古發現很有可能顛覆大明湖和濟南城的形成史。
26日下午,記者來到考古發掘現場。在這處原有近代建築較少、對發掘影響較小的區域裡,濟南考古研究所經過20天的發掘,除了發現部分唐宋時期的文物外,還發現了多處唐宋時期的遺跡,包括兩層路面、一處磚砌取水設施和數條南北走向的大水溝。
現場參與發掘的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仝艷鋒博士解釋說,「這證明,唐宋時期,濟南南面的泉水就很豐沛。與南面地勢較高處的趵突泉北路6號遺址、高都司巷遺址考古發掘相聯繫,唐宋時這一大片區域的泉水自南向北大量流過,然後一直向北。這些人工或者自然形成的大水溝,就是泉水向北奔流的通道。而這處磚砌的取水道,就是將溝裡的泉水引到合適的地點利用的設施,那條當年的路面,存有經過獨輪車反覆碾軋形成的車轍,說明這裡在當年是有先民生活的。」
據介紹,「唐代路面」寬約2.1米,殘留長約十餘米,距離現在地表6.2米。考古人員認為,該道路在唐代即已形成,一直延續使用、疊壓到宋代。道路中間有兩道長期碾軋的車轍。道路的平面與溝渠的開口平面基本一致,方向均為南北向,可以斷定該道路就是水面旁邊的主要交通道路。
考古現場發掘發現,唐代以上的深黑色淤泥文化層厚度約3.0米,距現地表約2.2米,時代跨度為宋代至民國時期。淤泥裡面遺存大量的水生動物,如河蚌、螺殼等,還出土了少量的灰陶瓦片和瓷片以及數件豆柄、豆盤等。此外,這一文化層中還發現灰坑、水溝、道路等遺跡,發現陶盆、「開元通寶」銅錢等。
考古人員認為,在宋代地面之上大量的淤泥層層淤積,從宋代一直堆積到民國時期,持續時間很長。這一淤泥層在初期形成過程中可能與本地區發生過水災有關,而且淤泥層的底部發現了時代為漢代及更早時期的器物,可以斷定洪水把附近其他地方地層中的器物沖積到本地區而形成了這種現象。「說明在宋代,水災將地面在短時間內淹沒後,此地從此就成為水面。」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認為,這一考古發現,對研究大明湖和濟南城形成史具有重要意義。「什麼人當時生活在大明湖邊的六米地下?大明湖是怎麼形成的?什麼時候形成的?濟南的區域變革是怎麼受泉水和大明湖沼澤地影響的?地下水位是怎麼改變的?這些問題都可能存在顛覆性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