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 | 陽光歷史

 



朱棣為什麼找廢帝:用得著鄭和七下西洋嗎?

 朱棣為什麼找廢帝:用得著鄭和七下西洋嗎?
  中國古代有一本書叫《春秋》,有一個歷史時期叫春秋時期,另外,還有一種寫歷史的方法叫做春秋筆法。上面這段文字是燕王朱棣幹掉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篡奪帝位後,史官運用春秋筆法描寫建文帝之死的「傑出」作品。當我們查閱中國的史書時,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遭遇春秋筆法了,那些毫無出處和佐證的歷史根本沒有參考價值。更可怕的是,許多史官在皇權的威懾下胡言亂語、胡編亂造,誤導我們這些後世的閱讀者...



揭秘:鄭和下西洋是如何生擒「海盜王」陳祖義的

 揭秘:鄭和下西洋是如何生擒「海盜王」陳祖義的
  在明朝洪武年間,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海盜陳祖義,讓明太祖朱元璋傷透了腦筋,開出了50萬兩白銀天價懸賞金。捉拿無果後,到了永樂皇帝朱棣,懸賞金竟然達到750萬兩(當時明朝政府每年的收入也僅僅1100萬兩)。  話說陳祖義這個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海盜,其手下成員最鼎盛時期超過萬人,戰船近百艘。活動地點從我國台灣擴展到日本、印度洋等地。他曾率領手下劫掠超過萬艘以上的過往船隻,攻陷過五十多座沿海...



岑參《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岑參《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古詩《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年代:唐  作者:岑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風爐。  頂上巢新鵲,衣中帶舊珠。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  作品賞析  【鑒賞】:   此詩八句,層次井然。首聯交代緣起。「暫」,暫且,有忙裡偷閒的意味。「詣」字表明作者對鄭和尚的尊敬、膜拜之情。「高僧」即指鄭和尚。讚美他有很高的修行。「話」,動詞,即第七句的「談禪」。「來尋...



鄭和下西洋背後的疑問:尋找朱允炆需要去六次?

 鄭和下西洋背後的疑問:尋找朱允炆需要去六次?
      朱棣為什麼讓鄭和前後六次下西洋(第七次下西洋時朱棣已經死了),從永樂三年一直找到永樂十九年。第一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就已經到了印度西海岸一帶的古裡,並在那裡立碑留念,碑上刻字「去中國十萬餘裡,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如果倉皇出逃的建文帝能跑到比古裡還遠的地方,那得在海上以劉翔一般的速度飛奔了。尋找一個生死不明的廢帝,根本用不...



揭秘:三寶太監鄭和是宦官卻為何子孫滿堂?

 揭秘:三寶太監鄭和是宦官卻為何子孫滿堂?
  據資料介紹,鄭和是我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軍事家。1371年,他生於現在的雲南省晉寧縣昆陽鎮,他12歲被淨身入宮,34歲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七次出使西洋,歷時28年,比西方著名航海家哥倫布、麥哲倫航海早半個多世紀,開創了我國通往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不愧為航海的先驅、海上的巨人、中華民族的驕傲。  但據相關報道,2005年有記者專程赴鄭和故鄉雲南晉寧縣昆...



鮮為人知:鄭和曾出使日本 攜「臣服表」而回國

 鮮為人知:鄭和曾出使日本 攜「臣服表」而回國
  導讀:明朝建立前後,倭寇猖獗,邊患頻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斷絕中日交往,實行海禁。朱棣奪得帝位後,希望四海賓服,便試著開放海禁。豈料這一來卻讓日本浪人鑽了空子,如潮水般湧來。「倭寇」勢力漸大,越鬧越凶,甚至有時候明朝官軍都不能敵。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永樂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隻,寇穿山,百戶馬興與戰死亡。尋寇蘇州府松江府諸處。」  日本浪人僅憑十幾隻木船,...



[圖文]南京牛首山發現鄭和骨灰

 [圖文]南京牛首山發現鄭和骨灰
牛首山的弘覺寺塔(鄭和德塔)與鄭和墓在一條垂直線上   阿育王塔22日已經出函,但是金陵大報恩寺地宮之謎仍未揭開。此時,又一個與明成祖朱棣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另一樁考古懸案,歷盡半個世紀,近日終於浮出水面。   眾所周知,南京南郊牛首山有一座鄭和墓,但專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衣冠塚。因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裡,他的真身究竟葬於何處,一直備受爭議,成為歷史上的一大懸案。近...



鄭和下西洋簡介 三保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

 鄭和下西洋簡介 三保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
  鄭和簡介: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回族。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術家。  鄭和,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鎮)寶山鄉知代村人。  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AjjalShamsal-Din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鄭和七次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鄭和七次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有蘇洲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派遣鄭和下西洋 追殺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派遣鄭和下西洋 追殺建文帝?
  為什麼明成祖朱棣會派遣鄭和下西洋?流傳最廣的解釋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明史·鄭和傳》透露了有關信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惠帝即建文帝朱允炆,繼承了祖父朱元璋的皇位,成為明朝第二代皇帝。但是朱允炆僅做了四年皇帝,便被他的叔叔朱棣取而代之。「靖難之變」時,宮中一場大火,使得建文帝的下落成了一個謎,有人說他自焚了,也有人說他逃匿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