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格魯吉亞與俄羅斯奧運會期間開戰所為何來?
5月3日,在格魯吉亞的阿布哈茲地區邊境,維和士兵在一個俄羅斯維和部隊負責的檢查站執行任務。格魯吉亞外交部2日發表聲明,抗議俄羅斯向阿布哈茲增派維和部隊,並要求俄從這一地區撤出增派部隊。 新華社/路透
十幾年來,兩國劍拔弩張的危情時有發生。不過,每次都是只見「烏雲密佈」,「雨」並沒有下來。
自打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與格魯吉亞這兩個新誕生的國家之間矛盾、衝突和對峙幾乎就沒有停止過,而且有越來越緊張的趨勢。2008年4~5月間,由於格魯吉亞無人駕駛偵察機接二連三被本國國內阿布哈茲軍方擊落,政府大動肝火,開始向與臨近阿布哈茲的地區大量屯兵,而俄羅斯則向阿布哈茲增加維和兵力,聲稱要嚴厲回擊格魯吉亞可能發動的侵略。雙方劍拔弩張,以致有人用「臨近開戰狀態」來形容俄格關係的危機局面。十幾年來,兩國之間類似的情況經常出現。不過,每次都是只見「烏雲密佈」,「雨」並沒有下來。
兩國關係的基本底色
高加索山脈從西北向東南橫亙在黑海和裡海之間,構成歐洲和亞洲分界線的一部分。山脈南北兩側的民族之間、國家之間,關係複雜而特別。高加索山脈北邊稱為內高加索或北高加索,現在屬於俄羅斯的南方大區,那裡有與俄羅斯中央政府關係比較好的北奧塞梯—阿蘭自治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也有與俄羅斯中央政府關係曾經不好的車臣共和國,另外還有卡拉恰伊—切爾卡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高加索的南邊稱外高加索,也稱南高加索,分佈著三個國家——以東正教為主要信仰的格魯吉亞、以傳統基督教為主要信仰的亞美尼亞和信仰伊斯蘭教並與伊朗關係密切的阿塞拜疆。高加索山脈把歐亞大陸分成了兩部分,而它自己也被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分成兩部分,被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大國勢力所撕裂。
一個是與俄關係密切的阿布哈茲
在外高加索的三個國家中,與俄羅斯關係最緊張的是格魯吉亞。格魯吉亞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是俄羅斯的0.41%,2006年初的人口總數是俄羅斯的3.1%。兩個大小相差如此懸殊的國家為什麼關係緊張?原因無疑是多層次的,其中,最直接的是格魯吉亞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與俄羅斯關係過於密切。
阿布哈茲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位於格魯吉亞西北的黑海之濱,首府是沿海城市蘇呼米,距離俄羅斯南方療養勝地索契非常近。蘇聯時期,斯大林等領導人都在索契建有別墅。在經濟方面,蘇呼米在沙皇俄國和蘇聯時期是茶葉和柑橘的主要產地。阿布哈茲與俄羅斯西南部黑海沿岸地區同屬一個地區經濟圈。另外,阿布哈茲人早在公元6世紀就皈依了基督教,11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後又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在歷史、語言和文化上與北高加索人更為接近。阿布哈茲與俄羅斯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遠遠比與地處山中的格魯吉亞中心第比利斯的交往更加密切。由於阿布哈茲人長期有親俄傾向,格魯吉亞在語言文化、民族政策等方面常常對其採取壓制政策。蘇聯解體、格魯吉亞獨立建國後不久,阿布哈茲也於1992年7月宣佈獨立,格魯吉亞中央當局派兵進駐,由此引發長達一年多的武裝衝突,造成上萬人傷亡,一半居民逃離家鄉。在俄羅斯和國際社會的調解下,衝突雙方於1994年5月在莫斯科簽署了停火協定。根據這個協定,俄羅斯軍隊以獨聯體維和部隊的名義進駐了阿布哈茲地區。從這之後,俄羅斯以各種方式加強與阿布哈茲的聯繫,如簡化阿布哈茲人加入俄國籍的手續,重開通往蘇呼米的鐵路等等。格魯吉亞則對阿布哈茲施行經濟封鎖和禁運。直到今天,這裡仍是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角鬥場。
一個是有戀俄情結的南奧塞梯
奧塞梯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與阿布哈茲的情況又有所不同。奧塞梯分為南北兩部分。在蘇聯時期,北奧塞梯最初只是屬於戈爾自治共和國的一個區,但其後地位不斷提高,相繼於1924年、1936年升格為自治州、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北奧塞梯更是升格為俄聯邦的一個共和國。
南奧塞梯在地位上就遠不如北方的兄弟了。蘇聯時期,南奧塞梯雖有自治的地位,但在行政區劃上只是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州。格魯吉亞獨立後,它仍是一個自治州。因此,南奧塞梯始終謀求與格魯吉亞平起平坐的獨立地位,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轄。早在1989年,南奧塞梯就和格魯吉亞政府公開發生衝突,一直持續到1992年夏,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其間,南奧塞梯不僅於1990年1月通過全民公決宣佈獨立,而且提出要與俄羅斯的北奧塞梯共和國合併。1992年6月,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南、北奧塞梯四方就和平解決武裝衝突舉行會談,達成了停火、成立維和部隊和監督委員會的協議。7月,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三方聯合組成的1500人的維和部隊在南奧塞梯和格魯吉亞邊界建立了安全走廊,實際上是把南奧塞梯從格魯吉亞分離了出來。考慮到複雜的國際關係,俄羅斯既沒承認南奧塞梯的獨立,也沒支持它同北奧塞梯合併,但明裡暗裡保持著同它密切的聯繫。比如,多數南奧塞梯人都持有俄護照,盧布在當地廣泛流通。近十幾年來,由於南奧塞梯的這種暗戀俄羅斯的情結,俄格兩國不僅打嘴仗,有時甚至相互以武力威脅。
還有歷史上的恩怨情仇
除了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利益衝突之外,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關係難以理順還有歷史原因。它們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有學者用「曾經的『兄弟』、今天的『冤家』」一語來形容。格魯吉亞人建立自己國家的時間比俄羅斯還要早些。不過,到了19世紀上半葉,格魯吉亞人的國家便被沙皇俄國兼併。十月革命之後,格魯吉亞一度宣佈獨立,但不久就被蘇俄紅軍佔領。1921年2月,格魯吉亞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同年年底作為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12月,格魯吉亞升格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包括斯大林在內的蘇聯許多重要領導人出自格魯吉亞。格魯吉亞在沙皇俄國時期是被征服者,在蘇聯時期則是從屬者,但是格魯吉亞人總是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自主情感。因此,在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格魯吉亞就於1990年11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並改國名為「格魯吉亞共和國」,1991年4月9日正式宣佈獨立。為了抹去往日的陰影,格魯吉亞1995年8月通過的新憲法將國名定為「格魯吉亞」。獨立後,格魯吉亞積極靠近西方。
又是大國的賭盤
影響俄格關係的還有更為廣泛的國家因素,即格魯吉亞實際也是西方大國與俄羅斯博弈的「賭盤」。格魯吉亞國家不大,但地緣政治十分重要,西方國家把它作為從南方擠壓、遏制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基地,而失去了中東歐、巴爾幹和波羅的海等傳統勢力範圍的俄羅斯當然不會輕易讓西方的如意算盤得逞。大國之爭反映在格魯吉亞內部,那就是親俄派和親西派之間沒完沒了的政治鬥爭。在2003年的所謂「顏色革命」和2007年大規模反政府的示威遊行的背後,都可以看到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影子。為了擠壓俄羅斯,北約在1997年和2002年的兩輪東擴把中歐、巴爾幹半島北部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接納進來之後,今年又開始醞釀第三輪東擴,其主要對像之一就是格魯吉亞,格魯吉亞有近73%的民眾希望加入北約。如果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再加入,北約就把前沿陣地推進到了俄羅斯的西南和南部,在西南對它形成合圍之勢。俄羅斯深感危機,反應也比較強烈,認定這是「危險的信號」。因此,它不僅以恢復遠程戰略轟炸機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黑海海域及北極地區上空例行戰鬥值班飛行來示強,而且以向阿布哈茲增加維和部隊和支持南奧塞梯獨立來威脅北約和格魯吉亞。現在看來,北約和俄羅斯誰都不肯讓步,博弈還將持續下去,格魯吉亞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同俄羅斯的關係也就更加難以相處。
目前看來,俄格關係一時還很難得到根本改善,但徹底破裂和全面爆發戰爭也不太可能。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比較密切,特別在電力、石油、天然氣等基本能源的供應方面格魯吉亞都要依靠俄羅斯。俄羅斯現正在謀求加入WTO,而格魯吉亞已經是該組織的成員。俄羅斯也不能不有所顧及。外高加索地區的形勢比較複雜,反映在這裡的大國關係也很複雜。出於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慮,俄羅斯、西方大國和格魯吉亞都不會簡單行事,俄格之間的不和諧關係還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