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四川800畝油菜耗資11萬拼出李白頭像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四川800畝油菜耗資11萬拼出李白頭像

2016年01月17日 神奇地球-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96 次

江油800畝油菜拼出李白頭像 耗資11萬(圖)


旅遊創意---李白頭像藝術圖







史上最大李白頭像完美顯現,從播種到出苗、歷時半年多的史上最大李白頭像近日在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的一塊田野上逐漸清晰,金黃色的油菜花與翠綠色的麥苗令巨大的李白頭像及「千年李白,回歸大地」八個大字完美顯現。李白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曾在四川江油度過其少年時代,至今該地年年都會舉辦紀念活動。此次活動的策劃者稱,他們將以「李白一張臉佔地八百畝」申報金氏世界記錄。





文化公司投資11萬用油菜拼出李白頭像




今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花朝節,「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然而你可曾見識過由800畝油菜花和麥苗「種」出來的李白?昨日,在江油市太平鎮小匡山下,記者看到在一塊金黃色油菜「花海」上,顯現出一個巨大的綠色李白頭像和「千年李白回歸大地」八個大字,甚是壯觀。



據悉,該景觀號稱「大地行為藝術」,由一家文化公司策劃,從去年9月開始打造,耗資11萬元,由當地上百戶農家栽種,根據植物生長期可以持續半個月到1個月之久。就在很多遊客欣賞這幅「大地藝術」之時,不少人也發出疑問:花這麼多錢來「種」李白是否只是一種炒作行為?這樣的「刺繡」是否會影響莊稼的正常生長呢?

江油800畝油菜拼出李白頭像 耗資11萬(圖)


旅遊創意---李白頭像藝術圖



800畝油菜小麥「種」李白



「難怪當年李白要選在這裡讀書!這裡的風光真是太美了!」「千年李白回歸大地」可謂中國乃至世界絕無僅有的一大人文奇觀!昨日,記者剛登上小匡山便聽到不少遊客發出此種感歎。原來,隨著當地油菜花的盛開和麥苗的茁壯成長,佔地800畝的「千年李白回歸大地」巨幅圖案已經十分清晰地呈現在世人眼前了,除了「千年李白回歸大地」八個巨大的綠字,李白輪廓以至於頭髮、鬍鬚、眼睛等都清晰可見,黃綠相間,色彩異常鮮明,讓人感覺春意盎然。一位來自成都的楊先生看了由讀書檯村上百戶村民們種出來的李白頭像很是感慨,「真是太神奇了,他們不僅『種』出了詩仙李白的頭像,更是『種』出了李白的神韻,你瞧,他高昂著頭,頗有『舉杯邀明月』的意境。」



讀書檯管理者何文坤就是村裡土生土長的村民,他在小匡山頂已經呆了六年多,據他介紹,1300多年前,「詩仙」李白曾經在此潛心攻讀,這個地方因此得名讀書檯村。登上李白讀書檯所在的小匡山眺望,河畔村子裡的田園菜地盡收眼底,整個江油市的景致也一覽無餘。因此,每年春天,來此爬山郊遊的人絡繹不絕。



家住江油市的賀、王兩位大姐前前後後已經來了好多回,2月底第一次來的時候菜花都還沒開,看到今天如此壯觀的景象,她們一直不停地忙著拍照。



何文坤老人指著院壩裡坐得滿滿噹噹的遊客說,「你看,特別是這幾天,遊人不知從哪兒聽說本月20日左右會是『千年李白回歸大地』圖案顯現的最佳時期,光是今天來的人就幾乎有一兩百人。」




「種」李白「種」出了經驗



讀書檯村3隊隊長王少雄說:「自去9月份耕種任務全面鋪開以來,我們就盼著頭像趕快現出輪廓,趕緊睜開雙眼,好讓來我們這地兒的人們也瞧瞧這讀書檯村的風光是絕美的,都是由我們一粒粒種下去的。」



待油菜花開時以大自然的「畫筆」繪出驚世的傳奇「畫作」,這可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少雄介紹,從去年9、10月份開始,當地村民就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開始忙著標號、放線。李白頭像和相關文字按比例放大後,先在收割了水稻的平原上用石灰劃線,之後再密密插上旗子,農民們依照圖案要求,文字和李白頭像中的頭髮、衣領、鬍子以及頭像輪廓種麥子,其餘部分種油菜。光劃線用的石灰就整整用了1噸。為防止線條模糊,小麥和油菜將全部使用免耕技術種植。

江油800畝油菜拼出李白頭像 耗資11萬(圖)


旅遊創意---李白頭像藝術圖


另外,為確保李白頭像能成功種出,文化策劃公司和當地的農戶加強聯繫,密切合作,一旦發現有死苗的地方,及時補種。發現生長不勻的地方,及時追肥。發現病蟲害全力撲滅。因此,這才有了眼下這幅送給眾多遠道而來的客人的風情畫卷。



好不容易見到了輪廓顯現雛形,見到了「李白睜大雙眼」,但當地村民發現,種出來的李白頭像不是特別均勻,幾個大字有的部分也有缺失。參與了耕種的張大爺告訴記者,由於規模大,我們都是分開種植,這樣的話,麥種、油菜種子就有差異,特別是不同的油菜花種,由於花期不同有的花開得略早,有些開得稍遲,細心的就會發現圖案部分青黃不太一致。疑問




耗資11萬圖個啥?



「他們這是圖什麼?圖好看嗎?可再好看,也只是油菜花開時的那麼半個月好看,小麥油菜一收割,就啥都沒有了。」驚歎於眼前壯麗景觀的同時,不少遊客提出此類疑問。



對此,該公司負責人邱光對此卻有著他的獨道理解,他將之稱為「大地行為藝術」。雖然他們在前期投入已經超過了11萬元,但如果可以作為拉動當地旅遊的一個著力點,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邱光說:「我們就是想在最好看的那半個月裡,把省內外的遊客吸引過來,讓更多的人知道讀書檯,知道這裡是李白當年苦讀的地方。我們打算在這裡連種3年李白頭像,把讀書檯的旅遊真正推介出去。旅遊開發出來後,再大力發展農家樂,旅客到這裡消費,獲益的可是當地的村民。」



這一奇特創意源於該文化公司總策劃羅建國,他說起2004年國慶節期間的一次旅遊經歷:年過半百的他一直是李白詩歌愛好者,從事策劃工作長達十幾年,趁著國慶大假他慕名登上了匡山讀書檯,拜謁李白當年的苦讀之處。美輪美奐的景點無人問津讓羅建國深感遺憾,於是才想到了先在麥子地裡種圖案的點子,他認為,「這僅僅是一個開頭,隨之而來的是當地農民、整個江油旅遊等多方面的發展前景,我們自身也會因此在品牌上有個極大的提升。」




探訪大地藝術背後的故事



800畝面積都被混種上了小麥、油菜,這樣對老百姓的收成是不是存在一定影響呢?為了找到答案,記者特地走訪了當地共同耕種的部分村民,他們都是太平鎮讀書檯村2組、3組的百多戶人家,老老小小一共有差不多500多人。和記者想像的一樣,當地的村民們起初也對此存在著種種擔心和疑惑。



因此,羅建國的突發奇想最初並沒有得到當地村民的普遍認同,他和邱光在跟農民談大地行為藝術時,農民一竅不通。在弄懂大地藝術就是在地上種出各種圖案後,農民們一口回絕:「要麼都種小麥,要麼都種油菜,種你們這種曲裡拐彎的圖案,種麻煩,收麻煩,田間管理更麻煩。」然而,眼下讀書檯村確實熱鬧起來,前所未有,當地村民也歡欣鼓舞起來,也在思考著明年的耕種安排。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