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生於公元852年,卒於公元912年,是五代十國後梁的開國皇帝,人稱梁太祖。那麼朱溫簡介是什麼呢?朱溫是安徽碭山人,出生在一個家道中落的書香門第。朱溫出生時,家中出現了紅光,鄰居以為朱溫家著火了,便提水前來滅火。鄰居剛到時,便聽到朱溫呱呱墜地大聲哭泣。
朱溫出生後,一介書生的父親無力供養三個兒子,每天鬱鬱寡歡,在朱溫幼時時,父親朱誠便離開了人世。朱溫大哥生性淳厚,...
中國史上死得最搞笑的幾位皇帝
據說,史上死的最窩囊的,是東晉孝武帝司馬曜。這位老哥跟大多數皇帝一樣,沉迷於聲色,成天摟著嬪妃喝酒。一次喝醉了,跟寵妃張貴人吵架,注意,是吵架,不是皇帝訓斥妃子,而是皇帝和妃子你一句我一句對罵的吵架。最後司馬同學給惹急了,甩出一句賭氣的話:「俺不理你了!俺那麼多妃子,俺找別人去!」說完,倒頭呼呼大睡了。 還在那兒清醒著的張貴人開始琢磨了,老傢伙要不理我了?找別人去,那哪兒...
宋高宗皇后吳氏:史上唯一與皇帝修成金婚的皇后
按今人說法,夫妻自結婚之日起,共同走過25年的叫「銀婚」,50年的叫「金婚」,60年的叫「鑽石婚」。古人有云: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我國人均期望壽命已達70多歲接近80歲,活過70歲不算難事,但對於古人卻往往是一種奢望。因為那時候,由於生活與醫療條件的局限性,加上戰亂、瘟疫頻發,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不高,而且對於擁有至高無上控制權和支配權的皇帝爺們也不例外。 縱覽中國2000餘年封建史,...
揭秘誰是史上唯一被皇帝父親追諡為皇帝的太子?
導讀:在歷史上,死後被追諡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後,追諡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為景穆皇帝;隋哀帝楊侗被擁立為皇帝後,追諡生父元德太子楊昭為孝成皇帝;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追諡生父懿文太子朱標為興宗孝康皇帝。可以說,追諡曾經當過太子的父親為皇帝,是後輩子孫稱帝后從下到上表現孝道的一種慣例。與他們相比,唐高宗李治以父親身份從上到下追諡兒子李弘為皇帝,不能不...
揭秘:哪一位皇帝的家族因自相殘殺而滅族?
秦朝統一天下稱皇帝之前,秦國嬴姓王公統治就已經持續了五百多年,子孫眾多,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只是王族還不能算皇族,因為秦國只有「王」還沒有「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掃六合,隨之稱皇帝,他的直系親屬就此才能算皇族。嬴政有多少兄弟和子孫,史書記錄得不清楚,不過大致可以推算。他的親兄弟據記載只有成驕一人,還被他殺掉。他的兒子大約有十幾人,孫子數目不祥。
秦始皇統一天...
永樂皇帝身世之謎:善於騎兵作戰或因其蒙古血統
永樂皇帝的生母主要有朝鮮人和蒙古人2種說法,但是從朱棣的面相和濃密的鬍鬚和朱棣天生彪悍,擅長大規模騎兵戰,當皇帝以後長期在蒙古作戰,非常適應草原生活等方面來看,他是一個蒙古女人所生的可能性更大。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發愁——這麼大的江山,我死之後,交給誰來坐?
長子朱標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朱標傳說為馬皇后親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給馬皇...
清朝那點事兒:在末代皇帝身邊挨打的驚魂歲月
1923年,我出生在北京城。我的父親名叫溥紹,與溥儀是同輩人,祖父是清末莊親王載勳。我最初取名叫「愛新覺羅·毓恩」,1945年以後改名為莊玉恩。8歲那年,由於府邸敗落,我隨父親到了瀋陽。日本人侵佔了東北後,我又隨父親返回北京。1932年,溥儀做了偽滿洲國皇帝後,父親便到長春投奔他,並做了偽滿皇宮內府近侍處典守科長。後來,母親帶著我來到長春,和父親團聚。由於生活艱難,我上偽國高僅半年便...
為什麼歷史上很少挖掘到元朝皇帝陵?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一般都有陵墓,而且都處在風水很好,又有很大的表面建築,這也導致了很多帝陵被盜,但是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什麼情況呢?為什麼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呢?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
為什麼說嘉靖帝朱厚熜是明朝最獨特的皇帝?
公元1521年,一個天大的餡餅落在了一個年僅十五歲的皇姓小孩身上,他的堂兄正德皇帝朱厚照折騰了十六年,死後卻連子嗣都未曾留下。經過眾朝臣的商議,自己連做夢都不會想到皇位會落在自己身上,帶著欣喜與不安聰慧而又剛愎的朱厚熜從遙遠的湖北淳安來到北京登基即位,這就是明世宗,史稱嘉靖皇帝。 面對這樣一個黃毛小子,正德的遺臣是喜憂參半。佞臣害怕受到懲戒,忠臣則認為得遇明主。然而面對本...
揭秘:大清朝康熙皇帝一生所做最糾結的一件事
導讀:悉數中國歷代皇帝,無論是文治武功,還是博才多學,康熙皇帝都算是數一數二的成功帝王了。8歲登基,在位61年更是此前沒有任何一位皇帝可以相比,如果說他的對知識的渴望在帝王中是鳳毛麟角,那麼他所掠取內容幾乎到了無所不學、無所不及的程度。當然這還不足以說明他就是一個好皇帝,因為評價一位帝王硬性指標就要看他對歷史的貢獻有幾何,我們從康熙削平三藩,鞏固統治;統一台灣;抵禦外侵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