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眾所皆知,紙的出現促進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傳播交流。 很多人一提到紙就想到蔡倫,誤以為將紙推廣的蔡倫,就是紙的發明者,這是一個「想當然爾」的誤會,蔡倫是東漢時期的人,而根據考古和史書記載,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紙,但因為當時紙的造價非常昂貴,老百姓的經濟能力承受不起,因此紙的使用度不高,後來,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大大降低了造紙成本,成本降低了...
[多圖]中國地名最長的地方
中國最長的一個地名叫「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總共10個字。我是讀《中國國家地理》西北科考那期知道這個地方的。楊鐮,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的一位研究員,專業是研究古文獻,迷戀於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的研究。楊鐮有一本書,叫《黑戈壁》,他在書中破解了這個地名的由來。這個地方原來只不過是穿越黑戈壁的古道上一處泉水的名字——謝別斯廷(蒙古語地名的音譯)。這個地方今天能有這樣長的一個名字,...
揭秘溥儀最後一任妻子:曾當舞女跟多人姘居
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一天,我去溥任先生家。寒暄過後,溥任先生的夫人張茂瑩托我一件事,要我幫她把時令鮮果送往載濤遺孀王乃文處。我與王乃文長輩雖不熟稔卻也相識,她是載濤先生的三太太,按我兒時管載濤叫七爺爺推論,該稱她七奶奶。可人家本身是三太太,稱七奶奶會有歧義,大為不妥,所以,家中長輩讓我叫她金奶奶。 去溥任先生家原本是想討教一些事情,因為日前偶見一本1985年出版的香港雜誌,上...
揭秘:誰是抗戰中最後一個被日寇殘害的文化名人
導讀:最令人扼腕歎息的是著名文學家郁達夫之死。他是我們迄今所知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最後一個被日寇殘害的文化名人。他遇難(失蹤)的時間是1945年8月29日晚,那已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兩周之後了。 我國的抗日戰爭持續了8年,失去了2000多萬人,而當時中國人口總數為4.4億,也就是說在8年抗戰中,中國損失了約1/20的人口。死於戰亂的人以士兵和普通百姓居多,但由於戰亂破壞了正常生活而引發憂憤病逝...
[圖文]日本Real-f公司最新研製3D人臉面具
日本Real-f公司提供人們能真實看到自己面孔的機會,該公司最新研製一種3D人臉面具,售價為3920美元。這是當前人們從未看到過的高逼真面具。 這種3D面孔模型叫作3DPF——「三維照片面具」,先從不同角度拍攝顧客面部,再通過電腦技術合成3D圖像,最終將3D圖像呈現在硬氯乙烯「面孔」上。如果顧客對面部模擬要求還不夠的話,該公司還可製作完全頭部和肩部的3D立體影印體。 這一人體立體逼真製作過程稱...
武則天時七十八個宰相 誰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婁師德的「涵養」是出了名的。武則天當政的時候,先後用了七十八個宰相,論起「涵養」的功夫,好像沒有誰能比得上他。他曾這樣諄諄教誨他的弟弟:別人要是往你臉上吐唾液,千萬不要擦,讓唾液自己幹掉。「涵養」的功夫可謂了得。 《新唐書·婁師德傳》記述了這麼兩則故事。有一次,婁師德和另一個宰相李昭德上朝,因為身體肥胖行動遲緩,李昭德等了他半天也沒等到,不僅怒罵道:「真是個鄉巴佬!」這...
明朝最早創立的「內閣制度」:世界多國爭相效仿
「內閣」一詞我們很熟悉,西方國家經常出現。其實早在中國的明朝時期就形成了內閣制。只是明朝的內閣制度是服務皇帝一人的,而現在的西方國家的內閣制度是服務廣大資產階級的。 明朝的皇帝大多昏庸,但明朝卻很強大,之所以這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明朝擁有先進的內閣制度。1402年,明成祖為了鞏固權力,做出兩個重大決定,一:首都遷到北京,二:成立內閣制。 最初的內閣只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
古代吃貨:福康安吃尿煮白片肉後盛讚最有味道!
導讀:廚子一聽,十分著急,因為大鍋裡那口豬剛剛半熟,只怕時間來不及了。關鍵時候,經驗起了作用。廚子看看周圍沒有官員和差人,自己爬到灶台上,拉開褲子就朝肉鍋裡撒尿。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忘了帶皮硝,只好用尿替代,可以讓肉爛得快一點。」 荀勖一口飯能辨燒飯木頭 「吃貨」,不是什麼貶義詞,相反,夠得上「吃貨」之名的,應該是蠻有趣味的一個人。 據《晉書》記載,尚書令荀勖...
(圖)美媒評選美國海軍五種最具殺傷力戰爭武器!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16日刊發題為《美國海軍的五種最具殺傷力的戰爭武器》的文章,作者是凱爾·溝上。文章稱,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先進的海軍,因此當編輯要你選出它的五件最具殺傷力的武器系統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只選五件。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沒有選航母和兩棲攻擊艦這樣的較大型平台。它們固然是海軍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但人人都知道它們。作者想要突出在某些方面卓爾不群的平台,強...
[圖文]澧縣不僅是「南方吐魯番」 城頭山有最早的古城遺址
(通過對西南城牆的解剖,確認古城曾四次修築,其中第一期城牆建於大溪文化時期,距今6000餘年,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古城址之一)
(考古學家從古城址清理出一批祭祀遺物)
(在東城牆下發掘時,還揭露出一片100多平方米、距今6500年前的湯家崗文化水稻田,田埂、水溝清晰可辨,還發現有大量炭化稻穀、稻葉、稻莖等。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紅網8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