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如何賺錢:曾有和尚靠講經「獲施財巨萬」 | 陽光歷史

 

A-A+

僧人如何賺錢:曾有和尚靠講經「獲施財巨萬」

2016年09月24日 奇聞異事 暫無評論 閱讀 91 次

曾經,佛門賺錢是要拼專業知識和情操底線的。而這位大和尚更是與眾不同,人家是「為國斂財」。

身為釋門眾而兼仰趙公明,自古以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避世苦修的避到犄角旮旯去,世人輕易也瞧不見,錢倒的確不要緊了;但凡立了廟宇塑了金身的,無不擇人煙稠密處普度眾生,那麼香火錢多寡便成了考量住持領導班子能力的指標。所謂方外清淨地之類的說法,不妨視為其理論高標與願景,或者說一種藉以自詡的口號,卻不能一律當真的。

這回書給大家掰一個堪稱一國財神的古代大和尚。

話說唐末五代初,在北京這一帶地方(燕地),軍閥劉守光登基稱帝,建立了大燕王朝(史稱桀燕)。沒想到大燕實在短命,兩年之後,軍神李存勖滅掉了這個小政權,殺光了劉氏全家,只剩下劉守光的庶子、時年十二三歲的七哥。

不知劉家哪座祖墳冒了青煙,殺人如麻的軍神李存勖臨時決定放這個少年一條生路,將他送上五台山入了浮屠。少年七哥拜在真容院果勝大師釋弘准門下,得到法名繼顒。繼顒潛心修習佛理,很快就體現出了學霸的天分,成年以後,他成為了寺院的人肉吸金石。

這人肉吸金石是怎麼煉成的呢?無他,人家專業強,會講《華嚴經》啊。要知道《華嚴經》號稱經中之經,盡得佛陀之無上大乘純圓妙法,即便在號稱文殊師利菩薩道場、寺院林立的五台山,也沒有幾位大師敢挑旗開講。繼顒卻專攻此經,年年講,天天講。在氤氳的梵香中,他拿著真容院世傳的一柄紫檀如意,娓娓切切,舌燦蓮花,將一部經書講透、講爛、講到鞭辟入裡,講得信眾醍醐灌頂、如癡如醉,於是他年紀輕輕便成為名噪一方的高僧大德,成為了無數粉絲的精神偶像。

無怪乎他每到東京(開封)講學,滿城將相王侯排隊皈依,善男信女爭相供養,人家哪裡是在皈依佛陀,分明是在皈依繼顒大師本人。不需要賣五百兩銀子一炷的頭香,以及三千兩銀子一尊的開光法器,單靠講這部經,繼顒法師便「獲施財巨萬」、「不可勝計」。連五代時期輪流坐中原的皇帝們,也對他疊加優禮。後晉少主石重貴曾經把著名的大相國寺賜給他,後漢高祖劉知遠與他連宗論親,北漢睿宗、少主多次給他加官晉爵,生前從鴻臚卿直至太師中書令,寂後追封定王。

那麼問題來了:第一,大和尚賺到這麼多錢,會拿去幹什麼呢?第二,大和尚為什麼會獲得世俗的王侯官爵呢?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答案。繼顒大師有了錢,沒有去買豪車、逛迪拜、養小蜜,仍舊用回了老本行。最初當然是建樓置田、增益廟產,勒石刻經、弘大佛法,然後又施湯施粥,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慈善事業。

然而說到底,這些都是佛家的本分,繼顒拿信眾的錢做這些事,仍舊屬於宗教活動的範疇,不值得皇帝們大驚小怪。

關鍵是繼顒還做了更顯財商和底線的事——報國,為國斂財。後世許多人指責繼顒拿錢財賄賂皇帝、為自己買官爵名位,俗心太重,我的看法稍有不同。年輕時,作為僭偽餘孽的繼顒,想必有著證明血脈、重整家族雄風的名利心,他風風火火的講經事業,他馬不停蹄地結交王侯、大興土木,都是他立身為雄的根本。但到了世祖、睿宗時期,後漢變成北漢,依附契丹,南有後周虎視眈眈,國力空虛,銀庫捉襟見肘,連宰相也做得縮頭縮腦,「月俸止百緡」,他要北漢的官爵又有什麼用呢?何況他在東京舊有交遊,大相國寺還一度是他的,如果僅僅為了權勢,他去投奔了後周的郭家父子,不是前途光明得多麼?

然而繼顒沒有拋棄厚待於他的劉氏父子,反而利用自己的財商和影響力,擔當起了北漢財神的重擔:他堅持講經,將信眾的捐施輸為國用;他利用五台山靠近契丹邊境的地利,以遼人奇缺的茶、鹽、銅、布等物與契丹交易馬匹,每年能換回幾百匹胡馬(名為「添都馬」)以資軍用;他在山中發現銀礦,便組織力量開山煉銀,充實國庫(每年向契丹交納的巨額保護費有了著落)……

正因為繼顒為北漢小朝廷建立了財政奇功,劉氏皇帝父子祖孫才會累代為他加封,從地方宗教領袖(五台山十寺都監),上升到全國宗教事務領袖(鴻臚卿),再加宰相(都僧統檢校太師兼中書令),位極人臣,並以定王蓋棺。

好了,看到這裡你大概可以得出結論:在那個時候,人家佛門賺錢還是要拼佛家專業知識和情操底線的,而人家信眾追星也不是單看頭香粗細和廟宇裝修的。不像現在有了電影舞台劇互聯網公眾號之類的多媒體手段進行立體渲染,雙方都乾脆直接,你給錢,我保佑,so easy。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