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 陽光歷史

 



民國春節為什麼不放假? 單位放假將受罰

 民國春節為什麼不放假? 單位放假將受罰
  一從冰心回家看民國春運  1929年12月14日,農曆十一月十四,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冰心準備從北京回家過年。  冰心為什麼這麼早就要趕回去呢?原因有三:  第一,她接到了父親發來的電報,得知母親病重,急於回去照顧病母。  第二,當時是國民黨執政,國民政府繼北洋政府之後,又開始了一輪廢除農曆、取消春節的運動,年假只在元旦時放,到了除夕和大年初一還要照常上班,最多只象徵性地給兩天假...



春節「百歲」紀念:從1914年到2013年

 春節「百歲」紀念:從1914年到2013年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在其數千年歷史中有過「元旦」等多個名稱,日期也多次變化。專家介紹,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即將到來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



古代春節送禮風屢禁不止:進門先打點看門人

 古代春節送禮風屢禁不止:進門先打點看門人
  在古代,無論你是幾品的官員,春節前大多要忙著送禮和收禮。表面上看著很熱鬧,其實內裡卻滿是腐敗之氣味。  春節官員之間相互送禮,幾乎成了古代官場的一種潛規則。而且這種送禮的潛規則,還不是你想送就能送得到的。在古代,下屬給上司送禮打通關係,首先要打通人際關係的第一關——看門的人。看門人雖然只是看門的,但其位置和意義卻顯得非常重要,你想想看門人不讓你進門,你又如何能見到他的主子?...



老人講述文革第一年過春節情形

 老人講述文革第一年過春節情形
1966年,中國歷史翻開沉重的一頁。就在這一年,文化大革命的風暴開始席捲全國。回憶起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的第一個春節,劉煌友用了一個詞來概括:冷清。 今年71歲的劉煌友看上去精神矍鑠,是土生土長的深圳人。「文革」時他帶著妻子和孩子在家鄉楊美村務農。 文化大革命開始前夕,雖然楊美村的村民們生活並不寬裕,但逢年過節的傳統氣息還很濃郁。  破四舊,樹新風,村中貼滿大字報 文化大革命的風暴...



民國春節為何不放假?喊「春節快樂」就成反動派

 民國春節為何不放假?喊「春節快樂」就成反動派
  民國初年,不論是除夕還是大年初一,政府各個機構都要正常上班。除夕時,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公務員問候一下,這可不是惡搞,若發現有公務員不在崗,他可就真要下崗了。  老捨在民國初年曾在北京一所小學做校長。春節時期,學校照常上課,大過年的,他只能抽出兩個小時回家探望一下,母親見他回來了,以為能陪她過年,哪知老捨說一會兒還得趕回學校,母親一愣,歎口氣說:「走吧,小子!」老捨雖然心裡...



你不知道的歷史:「春節」竟僅有102年歷史

 你不知道的歷史:「春節」竟僅有102年歷史
  導讀:你知道現在的春節其實只有102年的歷史麼?左派史家霍布斯鮑姆曾提出「被發明的傳統」一詞,意指許多人們自以為「古已有之」的傳統,是當代人活生生的創造,而春節無疑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辭舊迎新、闔家團圓,春節可算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了。但與西方的宗教節日不同,春節是農耕文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歲時節日。關於其起源,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虞舜即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



趣談春節民俗:貼春聯、放爆竹、包餃子

 趣談春節民俗:貼春聯、放爆竹、包餃子
  春聯的命名始於明太祖朱元璋。《簪雲樓雜話》說:"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之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朱元璋微行出觀"。他喜愛春聯,並下聖旨推廣。 貼春聯 春聯又叫"對聯""門聯",源於古代"桃符"。古書載:度朔山桃樹蔽日,內有神荼、鬱壘二神,能食百鬼。故百姓在除夕時畫二神於桃木之上,懸掛門外,以驅鬼避邪,這種桃木片是沒有字的。王安石詩中說的"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指的這種桃符...



民國被攪亂的春節:看不到滿月,吃不上湯圓

 民國被攪亂的春節:看不到滿月,吃不上湯圓
  1913年的春節和往年不同:這已是這一年裡的第二個「新年」了。一個多月前,中華民國剛剛慶祝了建國後的第一個元旦。在老百姓的口中,它被稱為「新新年」,以區別於傳統春節的「舊新年」。但這個「舊新年」過得有點亂……  臨近臘月,北京人想的是隨後而來的「忙年」,根本沒將官府定下的「新新年」放在眼裡  1913年是陰曆癸丑年,原本該臘月二十三就封印的官府,卻在「舊新年」裡遵命如常辦公;但在「...



民國曆法改革攪亂春節:民眾看不到滿月,吃不上湯圓

 民國曆法改革攪亂春節:民眾看不到滿月,吃不上湯圓
  1913年是陰曆癸丑年,原本該臘月二十三就封印的官府,卻在「舊新年」裡遵命如常辦公;但在「新新年」那一日,則好好地熱鬧了一番:「北京自總統府國務院以下,外省自都督府民政府以下,相與懸旗結綵,脫帽鞠躬,歡呼民國萬歲者,何等興高采烈。」  但除了官府外,北京城裡並無多少過節的氣氛,普通人家的日子一如往常。元旦期間,《大公報》記者在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民眾對這個新年大多瞠目以對,「...



古時候是怎樣過春節的?古代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古時候是怎樣過春節的?古代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導讀:中國過春節歷史淵源,相傳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  在我國歷史上,新年開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國以來實行公元紀年後,元旦一詞專用於公歷新年,而傳統的元旦則稱春節。然而,幾千年的傳統印痕再現了古代國人過春節的喜悅心情和當時的狂歡場面。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