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是怎樣過春節的?古代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導讀:中國過春節歷史淵源,相傳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
在我國歷史上,新年開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國以來實行公元紀年後,元旦一詞專用於公歷新年,而傳統的元旦則稱春節。然而,幾千年的傳統印痕再現了古代國人過春節的喜悅心情和當時的狂歡場面。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義指穀物生長週期,谷子一年一熱,所以春節一年一次,含有慶豐的寓意。至於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
按中國人的習慣,每年一到臘月(農曆十二月)就準備年貨過年了。除夕晚上,即使常年在外的人們此時也一定要趕回家團聚。古人(主要指漢族)團年,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涼菜,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當代許多中國人已經習慣了在除夕晚看春節聯歡晚會,其實古代也有春節聯歡晚會,只不過沒有電視直播。古代,在春節期間,大街上會出現遊行的隊伍,且各朝代各地區都不一樣:有的會演社戲,有的會舞龍舞獅,當戲曲逐漸佔據人們主要的娛樂領域後,春節看戲就成了那場鬆散的「春晚」最熱鬧最受人歡迎的地方。這種遊行,有的地方稱其為「演春」。至於古代有錢的人家,就不用出去看戲了,他們會在自己家裡搭戲台、邀請戲班子開鑼。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我國傳統的年節,初一之後,幾乎每天都有相應的節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續。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獨立的節俗,如送窮、開市等等。春節期間,古人還祭灶天、寫對聯、做豆腐、割年肉、磕頭、耍球、跳猴等活動。元宵佳節,帝城不夜,各地春宵賞燈之會,猜燈謎、百戲雜陳,普天同慶。這些充滿濃厚民族特色的傳統風俗,為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
2014年度國家假期安排已經出台了,總體假期天數保持不變,春節和國慶長假依然令人期待。其實,古代很多時候是七天假,恰恰是古代官員們的黃金周。唐代法律規定,每一年的元日、冬至、清明三個節日都要放假七天。到了宋代,休假制度更加完善了,官員們的幸福指數蹭蹭往上升。宋朝春節也是七天假,似乎並不長,可宋朝的春節假期經常跟其他假期(比如元宵節三天假期)連在一起,就成了長假。
當今的休假只能國家層面統一,而出台的休假方案頗受詬病,尤其是春節假日的安排更令人不爽!在宋代以前的休假,只適用於官吏,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啥時候放假、怎麼放,國家不管。宋代以後,休假才不再是官吏的特權。即便如此,古代的春節依然人流湧動。我們現在一到春節,春運就成了大事,古代人雖然沒有汽車、火車、飛機等先進的交通工具,可他們一樣也得坐著馬車、走著路、騎著驢兒回家過年、走親訪友,這其實也是一場小規模的春運。從中可以看到,古人過春節的熱情。
北宋名臣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道出了,古人過年的愉快心情;而清代詩人黃景仁的「千家笑語漏遲遲」說明春節在古代,就是老少一起狂歡的日子。古人從臘月準備開始,等到正月十五鬧了花燈,年才算過完。在其樂融融的團圓氣氛中,人們獲得了身心的愉悅,重溫著家庭的親情,協調著人際關係,不正是祥和歡樂的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