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會盟:齊桓公借此正式成為春秋首個霸主
召陵村東不過百米,有一個叫傅莊的自然村,村子不大,和周圍其他村落相比,幾乎沒什麼兩樣。
但在傅莊村南,有一個高出地面約一米的土檯子,檯子很大,有上百畝面積,不過,和周圍的農田一樣,上面種滿了莊稼。
據當地地方志記載,這個土檯子就是傅莊遺址,曾出土過一些春秋戰國時期的器物。當地百姓將這個土檯子俗稱為「會勝台」或「會成台」。
之所以叫會勝台,據說當年召陵會盟時,齊桓公的大軍駐紮在此,那次威風凜凜的閱兵儀式就發生在台下的這塊田地裡。
儘管和屈完的會面不歡而散,但齊桓公和管仲並沒有退兵,而是下令大軍繼續前進,一直到楚國的方城一帶,才駐紮下來。
有意思的是,公元前656年的春天到夏天,幾個月的時間裡,「八國聯軍」一直駐紮在方城一帶,既不進攻也不退兵,和楚軍展開對峙。齊桓公和管仲想幹什麼呢?這還得從屈完和管仲的對話中找答案。
面對屈完的指責,管仲的問罪一是沒有進貢,二是周昭王之死。平心而論,這兩個罪名一是小題大做,二是捕風捉影。對此,華中師範大學楚學研究所蔡靖泉教授的解釋是:管仲的問罪之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其時楚國已經是一個大國,與楚國發生戰爭並不明智,楚國之所以要侵擾中原諸侯,目的不在於吞併,而是希望能去除「蠻夷」身份,擠進諸侯的行列,達到「欲以觀中國之政」的宿願。如果過於直接地擺出援救鄭國的旗號,就意味著同楚國開戰,所以管仲說了一些很牽強的理由,既不會惹惱楚國,也顯得自己師出有名,雙方都有下的台階。
陳兵於楚境,既不進攻,也不退兵,以武力逼迫楚國的「兵車之會」已經呼之欲出。楚王也覺察到了這一點,經過雙方溝通,決定和談。為了表示誠意,「八國聯軍」決定退兵,將大軍駐紮在召陵。
召陵會盟
皆大歡喜
楚王再次派屈完去見齊桓公。
和屈完客氣一番後,齊桓公邀請屈完同乘一輛車,檢閱「八國聯軍」。
在今天傅莊的田間,2000多年前,幾萬軍隊,旌旗飛揚,盔甲鮮亮,軍威非常雄壯。
檢閱完軍隊,齊桓公問:「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屈完回答說:「君惠徽福於敝邑之社櫻,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桓公以如此盛大的閱兵儀式隆重歡迎楚使,又以周王的口吻說出十分友好的邀盟之語,表示出對楚人的充分尊重。屈完的答詞也十分謙遜和真誠,稱「辱收寡君」,表示楚國願意和中原諸侯結盟。
同樣一個結盟,在雙方看來結果是不一樣的。在屈完看來,會盟是楚國取得了和中原諸侯同等地位的身份;對齊桓公來說,楚國願意會盟是低頭的標誌。
於是,齊桓公有點得意忘形,情不自禁地炫耀起武力來:「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也不客氣,針鋒相對地回答:「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齊桓公討了個沒趣,只好擺出友好的架勢:「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於齊桓公會盟的請求,屈完見好就收,答應與諸侯會盟。
齊國興師動眾,組織了「八國聯軍」,僅僅是拿蔡國開刀,並沒有與楚國開戰,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據春秋史大家童書業先生分析,「召陵之師」大致人馬為:齊國出兵五百乘,宋、魯、衛、陳等國各出車兩三百乘,則全軍可能有兩千多乘。當時每乘30人,車上3人,車下步兵12人,15名輜重兵,兩千多乘的兵力再加上後勤保障等其他兵種,總兵力近十萬人,這麼龐大的兵力遠離本土作戰,後勤補給是大問題,因此能和不能戰。
更倒霉的是,積極響應齊桓公的許國國君許穆公親自參戰,結果死在了軍營中。兵馬未動,先折大將,自古在軍營裡都是比較晦氣的事情。雖然大家給許穆公辦了個風光的葬禮,但開戰的興趣大大減退。
各方出於自身的考量,終於在召陵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會盟,史稱「召陵之盟」。與會的國君、大臣,代表各自國家簽署了一份盟約,其中規定:各諸侯國「毋貯粟,毋曲堤,無擅廢嫡子,無置妾以為妻」等。
楚國取得了和中原諸侯同等的地位,答應從鄭國撤軍,而齊國痛扁了蔡國,又領導了一次諸侯會盟,皆大歡喜。
春秋進入霸主交替時代
召陵會盟,實際上是老牌諸侯國齊國和新興大國楚國的一次媾和之會。齊國贏得了聲望,楚國得到了地位。
召陵會盟避免了齊楚兩大國之間的正面軍事碰撞,加深了兩國的經濟往來。召陵會盟後,齊楚之間的貿易往來日趨活躍,據《管子》記載,「楚有汝、漢之黃金(銅),而齊有渠展之鹽」。鹽自不必說,是生活必需品,而銅在當時是貴重金屬,尤其是貴族,生前身後都喜歡鑄個鼎什麼的,上起商周,下至春秋,中原政權頻頻南下,大多數是為了掠奪「南金」,即銅資源。現如今銅可以通過正常貿易往來,實則是南北經濟互補的雙贏。
齊楚通過召陵會盟實現了和平,但這並不代表諸侯之間實現了和平。「後召陵時代」,大國諸侯之間慎戰,而小國諸侯陷入了更多的麻煩——大國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經常拿小國開刀,動輒開戰滅國。
召陵會盟後,齊國的步伐並沒有停止,在「尊王攘夷」的旗號下,齊國頻繁干預他國:召陵會盟當年,齊國在秋季又率「八國聯軍」討伐陳國,陳國請和;次年,周王室內訌,齊桓公又組織「首止會盟」;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又在葵丘會盟諸侯……在管仲和齊桓公期間,齊國會盟諸侯26次,用兵28次,結果是齊桓公「並國三十,啟地三千里」(見《韓非子》,《荀子》的說法是齊桓公「並國三十五」)。霸業赫赫,業績輝煌。
通過召陵會盟,楚國取得了和中原諸侯同等的地位,也刺激了其稱霸的野心——齊國就是榜樣嘛!召陵之盟次年,楚滅弦國;再次年,楚因齊率聯軍伐鄭而圍許救鄭(有趣的是,召陵會盟前,楚國和鄭國是死敵);前648年,楚滅黃國……正如楚學泰斗張正明先生在《楚史》中指出的那樣:「召陵之會揭開了齊楚爭霸的序幕!」齊桓公死後,楚成王發起盟會,挫敗宋襄公爭霸,率領諸侯之師圍宋,實已為天下霸主,直到城濮之戰敗於晉國,不過後來楚國再度稱霸——楚莊王觀兵周郊、問鼎中原,當然,這都是後話。
春秋之世,是大國爭為霸主的時代,由齊桓公開其端,宋、楚、晉、秦諸國諸侯繼其後。史稱所謂春秋五霸,通行說法為齊桓、晉文、宋襄、秦穆、楚莊。不過,此五霸中,宋襄公稱霸未成而貽笑天下,秦穆公僅「遂霸西戎」而沒得志於中原,真正成就霸業又為世公認的,除齊桓公之外,就是晉文公和楚莊王。
齊桓公代周王以行政令、受諸侯擁戴而享榮耀,讓雄心勃勃的諸侯們艷羨不已。而晉文公、楚莊王之為霸主,以及爭為霸主的諸侯們,基本上是以「召陵之盟」顯現的齊桓公的霸主形象為典範的。
在管仲的導演下,齊桓公「存亡繼絕,救危扶傾,尊周室,攘夷狄」,尤重「著信天下」,即使是為魯將曹沫劫持而被迫許還魯地也終不棄信,逐步樹立了其霸主形象。直至「召陵之盟」,齊桓公能夠拋棄「楚為荊蠻」的民族偏見而與楚為盟,以致楚人悅服而天下大安,其「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的霸主形象才鮮明和高大地樹立起來了。不妨說,「召陵之盟」確立了齊桓公的天下霸主地位,也樹立了天下霸主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