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珪簡介記載他是唐朝的名將,一生都在戰爭中度過,為守衛唐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張守珪剛從軍時只是一個下級軍官,一步步成長為一個威震四方的邊帥,因為顯赫的戰功,被任命為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後來還被朝廷賜南陽郡開國公。一生主要侍奉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
張守珪畫像
張守珪簡介中主要介紹了他的生平,張守珪自幼聰敏,曾在郭虔瑾手下做事,他曾在援救路上遭遇敵軍...
還沒做好戰爭準備的大唐 是如何滅掉東突厥的
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是人民軍隊作戰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深諳兵法之道的戰爭總結。
但有些戰爭不會等你準備好才會到來,有些戰機可能在你沒準備好時就已經出現。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下決心抓住戰機,打這一仗,考驗著最高領導人的戰略決心和政治智慧。
比如,唐太宗貞觀三、四年間,即公元629、630年,大唐對東突厥的滅國之戰。
這一仗,可以說是大唐在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
解放石家莊:解放戰爭中第一攻克敵設防的大城市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1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及地方部隊對國民黨軍佔據的具有堅固設防城市的攻堅戰役。
石門位於石德(石門至德州)、平漢(北平至漢口)、正太(正定至太原)三條鐵路的交會處,是華北戰略要地,雖無城垣,但構築有堅固的設防工事,從市郊到市中心,以外市溝、內市溝和市區主要建築物為骨幹設置三道防禦陣地。在市郊和市內各重要街巷路口構築有鋼筋水泥...
大唐最悲壯的戰爭:睢陽之戰6000人對抗13萬!
安史之亂中期,安祿山的叛軍在掃平河北後,揮師南下,攻克洛陽,直逼潼關。同時派唐朝的降將令狐潮領兵四萬進攻雍丘(今河南杞縣)。雍丘附近有個真源縣,縣令張巡招募了一千來人,先行佔領雍丘。叛軍到後,張巡身先士卒,率兵直衝敵營,打退叛軍。 第二天,叛軍又圍上來,在城周圍架設了百餘門大炮。架梯登城。張巡命令士兵把野蒿澆上油,順城牆往下投,又一次打退叛軍。張巡領兵或者趁叛軍休息時出...
渭南之戰簡介:三國史上曹操和關中聯軍的戰爭
中國東漢建安十六年(211),曹操為奪取關中,於渭水以南地區擊敗馬超、韓遂等軍的作戰。赤壁之戰後,曹操南下受阻,轉而向西發展。十六年三月,馬超、韓遂等得知曹操欲西進關中,即合兵10萬,共同拒曹。曹操先令安西將軍曹仁督諸將進逼潼關,堅壁不戰。七月,親自統軍與馬超等對峙於潼關。八月,曹操佯示急攻,誘關中諸將聚集,乘渭北空虛,暗遣將軍徐晃、朱靈領4000步騎從蒲阪津(今山西永濟西)渡河水(黃河)...
揭秘:三國時期那兩次稀里糊塗的戰爭
三國是講究權謀的,尤其是那些謀士,往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如何能在戰爭克敵制勝,是一些戰略家精心思考的問題。不過三國裡也有一些這樣的戰爭,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稀里糊塗的參與戰鬥,卻能獲得勝利。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三國有兩次戰爭,第一次是江東猛虎孫堅和荊州劉表手下的黃祖發生激戰,當時孫堅打敗了黃祖,乘勝追擊。眼看黃祖無路可逃,這時黃祖的部將在密林處射來很多箭。不想身先士卒...
抗日戰爭史上蔣介石為何說王銘章的死重於泰山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民族英雄,無論是宋朝的岳飛文天祥,還是後來的戚繼光鄭成功,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抗日戰爭期間,也有一些抗日名將,比如張自忠、孫立人等。今天說的是王明章,這個人雖然官職不算大,卻也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軍人,一旦國家危亡的時候,立刻跳出來接受為國殺敵的重任,而後在保衛滕縣的時候,不幸陣亡,實踐了為國捐軀的夢想。 那是1938年的春天,日寇攻陷上海、攻佔南...
中越戰爭我解放軍為何裸體作戰?貓耳洞的秘聞
極其惡劣的生活環境 老山位於中國雲南省麻栗坡縣船頭以西,主峰海拔1422.2米,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國雲南省的咽喉,由於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中越在老山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爭奪戰。 由於老山地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喀斯特地貌,山體上分佈著許多大小深淺不一的溶洞,常被戰士們當作天然的掩體,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難以構築工事的不足。久而久之,有人便把小型的...
武漢會戰對抗戰的影響:抗日戰爭陷入了戰場僵局
武漢會戰(中國稱為武漢保衛戰,日本稱為武漢攻略戰)是抗日戰爭中一場大規模戰役,超過一百萬名國民革命軍在蔣介石的領導下防守武漢,以抗擊由畑俊六指揮的日本帝國陸軍,戰場在長江南岸及北岸,橫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該戰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和最出名的戰役。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6月至10月,大小戰鬥數百次,歷時4個半月,是抗戰以來戰線最長、...
戰爭中第一批風語者:台兒莊戰場的白族電話兵
抗日戰爭初期的1938年,在魯南爆發了一場異常激烈戰役——徐州會戰。中日雙方均投入數十萬精兵強將,為爭奪徐州、武漢及津浦路展開了血戰。國民革命軍第60軍(滇軍)在軍長盧漢將軍的率領下,參加了徐州會戰第二階段(4月20日至5月20日)作戰,在陳瓦房、邢家樓、五聖堂、蒲汪、辛莊、火石埠、禹王山、台兒莊等地抗擊日軍,戰果輝煌,打出了軍威國威。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萬餘名三迤子弟血灑台兒莊,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