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做好戰爭準備的大唐 是如何滅掉東突厥的
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是人民軍隊作戰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深諳兵法之道的戰爭總結。
但有些戰爭不會等你準備好才會到來,有些戰機可能在你沒準備好時就已經出現。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下決心抓住戰機,打這一仗,考驗著最高領導人的戰略決心和政治智慧。
比如,唐太宗貞觀三、四年間,即公元629、630年,大唐對東突厥的滅國之戰。
這一仗,可以說是大唐在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在較為倉促的情況下發動的。
在這之前,唐朝一直是被突厥追著砍的。李淵起兵反隋時,為避免突厥抄其後路,曾向突厥上表稱臣。建國後,李淵甚至想過遷都躲避突厥鋒芒。
就在三年前,即李世民剛剛登上帝位的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二十八,東突厥頡利可汗親率20萬鐵騎,兵鋒直達長安城下,逼得李世民在渭水河畔與其斬白馬盟誓。
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視為奇恥大辱,即位後便全力安定內部,增強國力,整軍備戰。從當年九月二十開始,便「引諸衛將卒習射於顯德殿庭」,抽調禁衛軍在皇宮大內習武射箭,身體力行推動軍事體制改革,不幾年便練出一支精銳部隊,「人思自勵,數年之間,悉為精銳。」
儘管如此,到貞觀三年,以絕對軍事實力而言,東突厥仍然居於唐朝之上。但情況在悄然發生變化,東突厥敗招迭出,戰機出現。
按照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奏章,此時的突厥,頡利可汗親小人,遠賢人;依附於突厥的部落,紛紛叛逃;突厥重臣與頡利可汗離心離德;塞北嚴霜,草原大旱,糧草缺乏,陷入經濟危機;頡利可汗信任的外族人反覆無常,內部不穩;流亡草原的北方百姓正在集結力量,呼嘯山林,響應唐朝大軍,群眾基礎較好。
而此時的大唐,還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國力雖然在上升,但仍屬於恢復期,甚至還沒恢復到隋朝的水平。如果與東突厥進行和平競爭,時間是在唐朝一邊,唐朝遲早能熬死進而同化掉東突厥。
在戰機已現的情況下,是抓住戰機與東突厥進行戰略決戰,還是等待國力完全碾壓對方再兵不血刃贏得勝利。李世民在斟酌,考量。
最終,在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李世民選擇了前者。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二十三,李世民下令李靖、李勣、柴紹、薛萬徹率十萬大軍,兵分四路,分道攻擊,發動對東突厥的滅國之戰。
頡利可汗沒有料到李世民竟敢出手,打這麼一場無準備之仗,根本沒有做太多的戰爭準備,一敗惡陽嶺,再敗定襄,三敗陰山,最終在第二年,即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二月初八左右被唐軍生擒。
東突厥至此國滅,唐朝開疆拓土,南至陰山,北到瀚海沙漠,均劃入大唐國土,「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
僅僅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大唐就乾淨利落的滅掉了東突厥,搬掉了壓在後背上的最大一塊石頭,其經驗就是迅速抓住轉瞬即逝的戰機,在雖然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卻有一定把握的情況下,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去爭取最大勝利。
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戰略智慧,足以照亮我們腳下的道路,指引前行的方向。
無論我們如何迴避,當今天下,中美對決已是避無可避的生死劫。從長遠看,時間確實在我一邊,但變數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