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洛陽紙貴 洛陽紙貴並不是說紙價昂貴 | 陽光歷史

 

A-A+

成語故事洛陽紙貴 洛陽紙貴並不是說紙價昂貴

2016年02月04日 成語典故 暫無評論 閱讀 206 次

  洛陽紙貴的故事:洛陽紙貴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洛陽紙貴的意思,我國古代成語,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於供,貨缺而貴。後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常用此語。

  「洛陽紙貴」,拿「紙」說事,其意義,卻與「紙」無關。

  這樣看來,前不久,有關電視新聞中把某地的宣紙生產,因原料不多,反以稀為貴而使價格提高、收入增加的情況,標以「量少成就洛陽紙貴」的題目,就是不明其內涵意義的、望文生義的一種亂用了。

  「洛陽紙貴」這個成語,也與其字面的意思不怎麼相干,而是另有一番意義的:

  晉朝的左思,是人們很熟悉的文學家。他才思敏捷,很受後代學者的稱道。但是,當初他舉家遷到洛陽,擬定撰寫《三都賦》的時候,並沒有被人看重。像陸機這位以《文賦》而著稱的大家吧,他甚至口出狂言,說什麼那「賦」「就是寫出來,也只能拿來蓋酒罈子」。然而,工夫不負有心人,筆耕十年,左思終於實現了初衷。那洋洋灑灑的作品不但贏得了名士皇甫謐的好評,欣然為之作序,而且還有中書著作郎張載和中書郎劉逵分別進行了註疏。

  司空張華讀了此作,更稱讚它簡直可以與班固和張衡之作相媲美,說是可以「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

  這一下,《三都賦》身價倍增,竟引得富家子弟搶購紙張,「爭相傳寫」,以至於形成「洛陽為之紙貴」之勢!

  從此,每當某部,或某人的作品受讀者歡迎而暢銷的時候,大家就往往都用「寫得太好了,難怪會『洛陽紙貴』」等類似的話予以讚揚。

  「紙貴」,只是個現象,而「作品優秀且廣為流傳或傳誦」,才是其作為漢語固定詞組的真正內涵意義。

  因此,清代的國子監學正楊掌生(別署「蕊珠舊史」)所著《京塵雜錄·丁年玉筍志》,在稱頌同代前人小鐵篴(音zhu)道人的作品時,就有所謂「於是,傳寫《看花記》者,幾有洛陽紙貴之歎」的贊語。這裡的「洛陽紙貴」,是說小鐵篴道人的作品《看花記》寫得好,得以廣為傳頌。再比如,著名詩人柯巖所寫的《我們這支隊伍》這篇文章裡,也有關於「自古以來,詩人唱和,贈友明志,嘗有洛陽紙貴」的敘述,那意思同樣是指「唱和」以「贈友」的佳作風行其時。

  總之,「洛陽紙貴」,並不是在說「紙價昂貴」。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