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時代是乎他總是擺脫不掉兩個政治陰影:一個是其舅舅長孫無忌,前期,朝中大權掌握在長孫無忌的手中,高宗就像一尊政治木偶;後期,由於高宗身體多病,加之生性懦弱,且對政治不感興趣,因此,朝中大權掌握在武後手中。儘管如此,高宗雖然書生意氣,但也是血性男兒,堂堂大唐帝國皇帝!因此,他也有自己的主張,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作為。特別值得稱耀的是對高句麗的戰爭決策,不僅證明了他...
唐太宗李世民衝動好殺人 事後再反省
李世民有兩段自我評價很有名。
一段出自貞觀九年(635),他說:「自古以來,能夠在亂世成就帝業的,都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男人,只有東漢光武帝劉秀是三十三歲起事。本人十八歲就起兵,二十歲就已經平定天下,二十九歲就當上皇帝了。從武功方面來說,我已經勝過古人。年輕的時候我帶兵打仗,沒有時間讀書。登基以後可以說我是手不釋卷,瞭解了教化的根本,政治的基礎。行之數年,天下大治,移風易俗,...
身為突厥首領的阿史那社爾為何要為唐太宗殉葬?
阿史那社爾簡介記載他是西突厥處羅可汗的次子。由於是處羅可汗的兒子,他父親在世的時候,他就已經統領各個部落。父親死後在他治理下的部落,十年沒有徵收過苛捐雜稅,因此他領導下的部落都很擁護他。唐太宗貞觀二年西突厥發生了內亂,阿史那社爾率兵前往平定,從那以後他便自立為都布可汗。貞觀十年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率部歸唐。不久唐太宗把自己的親姐姐嫁給阿史那社爾,封他為駙馬都尉。
貞觀十四年...
唐太宗怒砸魏征的墓碑是想悔婚嗎?為何要悔婚
魏征去世後,唐太宗下令以一品官的規格操辦他的葬禮,還把魏征的畫像放置到凌煙閣,經常前去憑弔賦詩。他還派人立起了魏征碑,親自撰寫碑文。
然而僅僅半年之後,唐太宗就親手製造了「砸碑悔婚」的風波。他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與魏征長子魏書玉的婚約,還砸毀了魏征的墓碑。這一舉動不僅震驚朝野,還為後人留下了唏噓的樣本。
唐太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據記載,魏征生前支持太子李承乾,並...
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說他是史上最會哭的皇帝
史學家章學誠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據我看,在劉備哭出江山這一重要情節上,幾乎完全是虛構的。翻檢陳壽的《三國誌·蜀書》,劉備本傳不但沒有記載他哭過,反而有「喜怒不形於色」的話。可以想像,曹操與之煮酒論英雄的劉備,應該是遇事沉著的冷峻派,不是哭哭啼啼的林妹妹一流人物。
這當然也不等於說,劉備從來不曾哭過。晚陳壽《三國誌》數百年的司馬光等的《資治通鑒》,記...
解析魏征與唐太宗是君臣還是知己?
魏征簡介
魏征又名魏徵,鉅鹿郡(河北省)人。都說時勢造英雄,在隋唐之間的時間覷隙裡成長起來的一群人演繹著屬於他們的傳奇人生。他們經歷著兵荒馬亂、烽火連月的動盪不安,卻創造出百業俱興,人民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而魏征就是其中一位,生於隋末,長於唐初,盛名於大唐的他可謂風光一世,賺盡了風頭。
魏征石像
魏征早年跟隨李密,投身瓦崗起義軍,後來在李建成身側做太子洗馬...
唐太宗堪稱一代明君 為何到了晚年卻荒淫無度?
唐太宗李世民始終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賢才,廣施仁政,尤為著名的是善於納諫--這種「從諫如流」的品質,現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備,何況「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已成為千秋功業的代名詞。李世民,在史冊裡就是光輝燦爛的「正面形象」。「貞觀之治」的強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共睹;可惜,但凡血肉之軀,都有難以逾越的局限性。晚年的李世民一點一點「變壞」了,肉眼凡胎的生物性暴露...
唐太宗愛女高陽公主簡介 高陽公主丈夫是誰?
高陽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愛女。 高陽公主深得太宗鍾心,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婚後,高陽公主與和尚辯機私通,唐太宗知曉後大怒,腰斬辯機,殺公主奴婢數十人,高陽公主非常怨恨。唐太宗駕崩後,高陽公主,哭容不哀。 653年(永徽四年),高陽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官爵,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與其夫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
歷史上唐太宗真的派玄奘西行取經了嗎?
歷史上唐太宗派玄奘西行取經了嗎
隨著《大唐玄奘》影片的推出,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再次進入人們的生活中。玄奘不僅是小說中存在的人物,歷史上確有其人。歷史上的唐僧本名叫陳禕,法名玄奘。在吳承恩的小說裡唐僧是被唐太宗派去西天取經的。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唐太宗派玄奘西行取經了嗎?
唐太宗劇照
其實唐太宗李世民並沒有派玄奘去西天取經,玄奘西遊是自願的,他是自己偷偷跑...
解析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原名叫做李世民,有人說他的名字暗藏著濟世安民的意思,他是漢族人,除了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外,還是非常有名的詩人和書法家。他一生有很多功績,其中被很多人稱道的就是他非常知人善任。
唐太宗像
他推行了眾人皆知的貞觀之治,在他繼承皇位之後,對大臣們非常尊重,努力學習治理國家的方法,非常積極地向愛卿們吸取經驗教訓,貞觀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