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滅高句麗:被認為庸主卻完成唐太宗未完事
唐高宗時代是乎他總是擺脫不掉兩個政治陰影:一個是其舅舅長孫無忌,前期,朝中大權掌握在長孫無忌的手中,高宗就像一尊政治木偶;後期,由於高宗身體多病,加之生性懦弱,且對政治不感興趣,因此,朝中大權掌握在武後手中。儘管如此,高宗雖然書生意氣,但也是血性男兒,堂堂大唐帝國皇帝!因此,他也有自己的主張,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作為。特別值得稱耀的是對高句麗的戰爭決策,不僅證明了他的智慧,揚我國威;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還超過了他的父帝唐太宗。
自隋煬帝屢征高句麗失敗後,征討高句麗的戰爭就顯得尤為重要,他關係到帝國的國威與尊嚴。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親率唐軍征伐高句麗。這次征討雖然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入中國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但是唐軍戰士陣亡的約2000人,損失最大是戰馬,損失了七八成。此戰雖重創高句麗,但是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因此,唐太宗認為這次戰爭是一次失敗的戰爭,他痛心地說:如果魏征還活著,肯定不會讓我進行這次遠征。此次戰爭成了唐太宗的一塊心病,受其影響,此後,身體一蹶不振。
當時朝鮮半島分成三國:高句麗、百濟和新羅。顯慶五年,高句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於唐,高宗任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率水陸十萬大軍前去征討。唐軍從山東半島取海道與新羅軍會合攻打百濟,俘虜百濟國王和王后。但百濟的殘軍與唐軍的戰爭陷入相持階段。
此時,日本派遣兩萬多衛兵護送百濟王子豐璋渡海,進入百濟掌握政權。與此同時,大唐熊津道行軍總管、右武威衛將軍孫仁師,及部將劉仁願、劉仁軌商議決定,由仁師、仁願二人和新羅王文武共同率領水軍進入白江,唐新聯軍與日軍遭遇,四場戰鬥,連戰連勝,燒燬日軍船隻四百艘。百濟王豐璋逃往高句麗。百濟到此滅亡。
自顯慶五年(663年),高宗患風眩病眼睛幾乎失明,不得不與武後垂簾聽政,大事交由武後裁決。武後跟隨在太宗身邊學習太宗理朝十幾年,對處理朝政好像輕車熟路,應付自如。她每日臨朝,日理萬機,朝堂上生機煥發,大臣們感覺到太宗當年理朝的景象又回來了。高宗病癒後,感到自己大權旁落,精神上陷入極度的苦悶之中。
此時,百濟雖然滅亡,但高句麗總是在東北邊境騷擾。高宗產生了親征高句麗的想法,他要用戰爭的勝利來洗刷政治上的失意,實現父帝的夙願,揚中華帝國國威。於是,他向群臣宣佈親征高句麗。武後當即切諫,堅決不同意高宗親征。高宗在武後及群臣的力諫之下,太宗當年親征失敗的情景彷彿就在眼前,於是,他收回親征成命,任命司空英國公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征伐高句麗。雖然沒有親征,但這次戰爭是在他的主導下進行的。
李績的各路兵馬在遼東連陷高句麗諸城,在追擊中,高句麗將士紛紛倒戈。總章元年(668年)七月,唐軍攻破平壤,高句麗滅亡。此時唐朝版圖達到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到中亞的鹹海和波斯東北部,北包貝加爾湖。
這次戰爭: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句麗屠王城以來上百年中,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句麗人;是唐朝外征史上,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句麗人;是自隋煬帝、唐太宗親征高句麗以來,第一次決策戰勝高句麗人的皇帝;是揚中華國威的光輝一頁,唐高宗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