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魏巍:報告文學為什麼由盛而衰? | 陽光歷史

 

A-A+

告別魏巍:報告文學為什麼由盛而衰?

2016年04月10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50 次

8月24日晚,曾創作著名報告文學作品《最可愛的人》的魏巍病死。《最可愛的人》長期入選初中語文課本,被評論為「對幾代人有影響」。而從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報告文學作為一種順應政治需要和時代潮流的文體,確實對我們造成深遠影響。二千年後,由於橫行天下的新聞媒體的挑戰,報告文學可說已經衰落了。今天有一個問題不得不問:曾經感動過我們幾十年的報告文學,確實還有其存在的必要嗎?


再者,如果讓我們選擇的話,我們是需要魏巍的「歌德派」報告文學呢,還是更需要陳桂棣的揭露型報告文學?


極早期的報告文學與梁啟超


19世紀的晚清,報紙登陸中國,散文與新聞相結合的產物——中國的報告文學才開始孕育。鴉片戰爭之後,出現了第一批初具報告文學雛形的作品,但只是到了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才明顯具備了報告文學的基本特徵。梁啟超之後,報告文學作品慢慢多了起來。


「五四」運動為中國的思想、文化帶來深刻的變革,報告文學在題材和思想內容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冰心、瞿秋白、梁啟超、魯迅、柔石、謝冰瑩和文學研究會的諸作家都積極寫作報告文學。除堅持一貫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宣揚外,同情人民生活疾苦、揭露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罪惡、尋求中國出路、讚揚蘇俄革命、表現北伐革命等思想內容更多地表現在他們的作品中。作者們多以親身經歷的事件為素材,作品的抒情性大為增強。到這時,作者們尚沒有文體的自覺性,「報告文學」這一名詞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進。


什麼是「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這個名詞是從外國翻譯過來的。它是由「報告」和「文學」兩個單詞連綴成的詞組。「報告」指內容的真實性而言;「文學」指表現手法的藝術性而言。因此,我們所說的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它敘寫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先進人物,反映人民群眾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為人們嗤之以鼻的醜惡事物。於是,有人稱它為「 用文學形式寫的具有新聞價值的報告」或「藝術的文告」。


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通訊有密切關係,但又有所區別。兩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為寫作對像;它們的區別在於:


一、新聞通訊依附於某一事件,寫人是以事帶人;而報告文學是以人帶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朧的遠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磨擦、矛盾、衝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學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劃與細節描寫,強調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注意文學手段的運用。


報告文學在表達方法上是類似小說的。但是,它和小說 相比,要求嚴守真實性原則,不能虛構,所有的藝術概括與加工,都不能違犯真實性的原則 。《基希及其報告文學》的作者T•巴克指出:


「在小說裡,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識上。


「在報告文學裡,人生卻反映在報告者的意識上。


「小說有它自己的主要線索,它的主角們的生活。而報告文學的主要線索就是主題本身。」


作為一種介於通訊和小說之間的文體,報告文學以敘事紀實為主體,以報告真相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體的人與事必須真實,具有新聞性;又經過藝術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並飽含作家的思想傾向和情感態度,具備文學性。也就是三個特徵:新聞性、文學性和政治性。


這種文體是近代新聞事業發達的產物,曾盛行於20世紀初期的蘇聯。在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某些通訊、旅行記和敘事散文已具有報告文學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導和自覺創作報告文學,是從30 年代初開始的,並與左翼文藝運動和外國報告文學的傳入有關。


報告文學成熟期:與抗日戰爭有關


1932年阿英選編的《上海事變與報告文學》是第一部以「報告文學」命名的作品集,對「報告文學」這一新興體裁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30年代末期以後,中國報告文學獲得很大發展,已成為一個獨立的重要的文學品種。


30年代中後期,報告文學創作迎來了豐收的成熟時期。這主要表現在一批風格各異、形式多樣,在藝術性、思想性上都非常成熟的作品的集中問世。它們是夏衍的《包身工》、蕭乾的《流民圖》、宋之的的《1936年春在太原》、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記》、林克多的《蘇聯見聞錄》、戈公振的《東北到庶聯》、鄒韜奮的《萍蹤寄語》和《萍蹤憶語》、范長江的《中國的西北角》等。這一時期還誕生了一部大型報告文學集《中國的一日》。這部作品集除少數作家外,大多數作者是非文學工作者,但作品的質量卻不低,體現了報告文學的群眾性特點。


「七七」事變激起全國上下的愛國之心,許多作家南下流亡,或者參加了軍隊,目睹、親歷了殘酷的戰爭,激發了為抗日寫作的熱情。特別是1938年前後,「一切的文藝刊物都以最大的地位發表報告文學」,這種簡捷、及時的文體的創作蔚為風氣。《第七連》、《我們在那裡打了敗仗》等都是當時較好的新聞性戰地報告。


從抗戰爆發到建國前的12年裡,連續不斷的戰爭和生活的劇變為報告文學提供了異常豐富的素材,使報告文學成為當時文學的主流。范長江的《蘆溝橋畔》系列戰地報告文學,丘東平的作品,大部分反映國民黨軍隊的作戰情況,如《第七連:記第七連連長丘俊談話》等描寫了正面戰場;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姚雪垠的《戰地書簡》等再現了人民自發的抗日熱潮;肅乾的《血肉築成的滇緬路》披露了鮮為人知的國際援助的滇緬路的修造情況;黃鋼的《開麥拉前的汪精衛》運用鏡頭語言,刻畫了大漢奸的內心世界;《上海一日》是淪陷後的上海奉獻的一部珍貴的報告文學集……


而解放區的報告文學首先是革命歷史的記錄。反映勞動人民中的先進人物、民族英雄,是解放區報告文學的另一特點。這些作品雖風格不同,但都充滿感情,描寫真切,其中周而復、華山、劉白羽、黃鋼等人的作品成就顯著。周而復的《諾爾曼·白求恩片斷》堪稱表現先進人物作品中的優秀代表。華山的戰爭題材作品多大筆勾勒,卻唱出一曲曲時代氣息濃郁的戰鬥凱歌。劉白羽關於東北戰場的報告文學,以強烈的新聞性和政治抒情色彩取勝。


解放後報告文學多以謳歌新社會、新生活、新人物、新事物為主要表現內容。


49年後是報告文學的鼎盛期


抗美援朝曾是50年代最引人矚目的題材,湧現出許多影響巨大的作品,出現了報告文學的繁榮局面。


195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報告文學集《誰是最可愛的人》,魏巍從此嶄露頭角。此後他又重返朝鮮戰場,創作了報告文學《擠垮它》、《前進吧,祖國!》、《志願軍叔叔和朝鮮小姑娘》等。1960年後,他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藝處副處長,北京軍區宣傳部副部長。1965年訪問越南後,他創作了一組報告文學《人民戰爭花最紅》等。


房樹民與王石所作的《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1960年2月28日刊載於中國青年報。這篇報告文學詳細記敘了1960年2月3日下午5時到深夜7個小時之間發生的一件從死亡線上奪回工人生命的故事:61位民工,不慎食物中毒,急需本地沒有的特效藥。消息立即傳到北京、上海等省市。衛生部以及有關單位緊急動員,以最快速度,由空軍把藥品投送到目的地。61個民工得到藥品,經過搶救,化險為夷。


這部作品構思新穎,採用倒敘、平敘、跳躍、穿插等手法,大量運用剪輯、組合、時空轉換等類似電影蒙太奇的藝術手法,顯示出時間的緊迫感,並在同一時間內,描繪不同地區人們為挽救民工所做的巨大努力和表現出的感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這篇作品問世一年多以後還拍成了電影,影響遍及全國。


文革後,報告文學復甦: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


報告文學同其他文學品種一樣,受到政治氣候的干擾,走過了一段曲折的坎坷路,終於迎來了新時期的曙光。


1980 年初,人文社現代編輯室副主任孟偉哉聯繫上遇羅克之妹遇羅錦,約稿發於《當代》雜誌,名為《一個冬天的童話》,也是冠以「報告文學」之名。文中既有遇羅克殉難的經歷,也有遇羅錦自己的婚姻愛情。當年的反革命分子遇羅克(「遇犯思想反動透頂,自1963 年以來,散佈大量反動言論,書寫數萬字的反動信件、詩詞和日記,惡毒污蔑誹謗無產階級司令部,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又書寫反動文章十餘篇,印發全國各地,大造反革命輿論,還網羅本市和外地的反、壞分子十餘人,策劃組織反革命集團,並揚言進行陰謀暗殺活動,妄圖顛覆我無產階級專政。遇犯在押期間,反革命氣焰仍很囂張。遇犯罪大惡極,民憤極大」)遂得以名滿天下。


其後,科學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真理的英雄這三類人物的撰寫,首先掀起了報告文學復興的熱潮。緊接著,風格各異的作家風起雲湧,他們貼近生活,緊跟現實,追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地拓展創作題材,開始了中國報告文學的新紀元,有影響的作品層出不窮:


黃宗英的《小木屋》、《大雁情》、《桔》等帶有強烈的批判意識。黃宗英描寫的對象一般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重大貢獻,她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經歷坎坷、尚處於困境中的人物。《大雁情》發表於1978年,描寫了遭受非議的植物園科學家秦官屬為科學事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和正直、剛強的品格,並通過她的遭遇,進而直面中年知識分子面臨的嚴峻現實,即長期以來極左思想及思維方式,使知識分子政策正在落實,又未能完全落實,從而嚴重地影響和束縛了知識分子才能積極性的發揮。


陳祖芬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手法上,都不斷追求,不斷出新;理由以文采見長,其「小說式」作品強調了他對報告文學藝術價值的重視;以兒童文學起家的柯巖,在報告文學創作中保持了她一貫的純真的童心;李延國以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詮釋他「禮讚這英雄的國土」的創作理想,代表作《在這片國土上》刻畫了引灤工程中的英雄群像;孟曉雲頑強地不斷發出「愛」的呼喚;劉亞洲的軍事題材作品題材新穎,知識性、新聞性強,信息量大;為普通人樹碑立傳,而且比較成功的有李玲修、肖復興,前者以體育界、藝術界人物的閃光點為創作衝動,後者側重的則是通過普通人的遭際,揭示現實的隱憂;《二月逆流始末記》、《李宗仁歸來》、《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等開啟了歷史題材紀實作品的先河……作家、作品之多可謂星光燦爛。


徐遲在「四人幫」垮台後傾力創作報告文學,致力於刻畫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工作者。他的作品不但有詩的語言和節奏,還有詩的想像和意境,文字生動優美,感情奔放;既富於哲理思考,又充滿濃郁詩情,在報告文學領域獨樹一幟。出版的報告文學集有《哥德巴赫猜想》、《結晶》等。發表於1978年的《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新時期報告文學繁榮的報春花。它敘述了數學家陳景潤的傳奇經歷,多方面展示了他的個人遭遇,揭示了知識分子的不幸與民族命運的關係。在新時期文學中它率先展現了「文革」給知識分子帶來的時代烙印和心靈傷痕,呼喚對人的價值、科學、知識的尊重。


徐遲按自己的創作個性,在刻畫主人公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的同時,還寫出了他善良、堅韌、孤僻、內向的性格特徵。作者這種不把作品寫成先進事跡介紹,而突出人物鮮明個性的寫法,在當時頗為叛經離道。


魯光的報告文學作品以體育題材為主,著力於表現中國體育運動員頑強的拚搏精神,以及他們比賽、訓練和日常的生活,敘事之中往往結合抒情,真摯感人。《中國姑娘》和《中國男子漢》曾分獲第二、四屆報告文學獎,已出版的報告文學集有:《踏上地球之巔》、《在世界屋脊旅行》、《中國姑娘》、《東方的愛》、《中國男子漢》。《中國姑娘》和《中國男子漢》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書名分別為《紅色魔婦》、《不進則退》。


《中國姑娘》發表於1981年,寫於中國女排首次奪冠之前。作者沿著中國女排的足跡,記錄了她們遭受挫折時的苦悶,奪得勝利後的歡樂和激盪在她們心中的對祖國、對人民的摯愛,介紹了她們的訓練、比賽、國際交往、老運動員的愛情生活以及理想和情操。


劉賓雁的報告創作也是橫跨文革前後的。他原是《中國青年報》記者、編輯,1955年到蘭州黃河大橋工地採訪,寫成報告文學《在橋樑工地上》,隨後又發表報告文學《本報內部消息》。57年定為右派。後調至《人民日報》社。1979年發表報告文學《人妖之間》,引起更多注意。這篇作品與1980年發表的《一個人和他的影子》同時獲1977—1980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艱難的起飛》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第二種忠誠》、《未完成的埋葬》等作品在社會上引起爭議。1987年初在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被開除出中國共產黨。


一般把把劉賓雁的《人妖之間》視為轉型期改革背景下的第一篇反腐力作。關於這個作品的示範價值,李炳銀作了很好的概括。


他說:「劉賓雁復出之後,呈現給廣大讀者的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人妖之間》,既是他過去創作風格的延續,也是報告文學思辨色彩及批判功能被接受的實踐驗證。它的成功不光表明了劉賓雁自己的報告文學創作才能,重要的還在於它打開了報告文學批判功能的禁區並有力地促進了這種作用的充分發揮。這之後,許多報告文學作家作品面對複雜的現實生活,自覺地舉起正義的旗幟,向一切醜惡的思想、勢力、行為進擊,在民族進步的路途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出現了祖慰的《啊!父老兄弟》、韓少華的《勇士:歷史的新時期需要你!》、喬邁的《三門李軼聞》、孟曉雲的《胡楊淚》、麥天樞的《土地與土皇帝》、李延國和臨青的《虎年通緝令》等等。」


看來,人們已經把《人妖之間》定位為後來所說的「社會問題報告文學」的開篇之作了。


凋敝期:仍有閃光點


時至今日,應該說,報告文學雖然被平媒和網媒的新聞報道所擠壓,失去了大部分市場,但應該說,還是有其生命力的,而這生命力更多的來源於其官方式的背景和定論——譬如一合的《紅與黑——一位「兩面」市長的悲劇與自白》,把震驚全國的「慕馬」大案中的主角——原瀋陽市長慕綏新的腐敗形象刻劃得栩栩如生。


值得一提的還有:《根本利益》、《為了弱者的尊嚴》、《檢察官湯鐵頭》、《以人民的名義》、《討個說法》、《為了國徽的莊嚴》、《中國反腐》、《昂貴的選票》(一個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的小村竟在村委會主任的選舉中付出近230萬元的「拉票費」)……


最後須大書一筆的是2003年第6期《當代》雜誌所刊發的報告文學——《中國農民調查》。


作者陳桂棣、春桃夫婦以深刻的觀察和特殊的敏感再現了中國農村觸目驚心的現實,顯示了其強烈的現實責任感和驚人的勇氣,張揚了關注底層社會的新文學傳統。如果說中國還有「文學良心」的話,顯然不在巴金、莫言這類作家那裡(當然也肯定不在魏巍那裡),而在這對以前名不見經傳的作家夫婦身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