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帝王的愛情悲劇,人們津津樂道的往往是西漢成帝與趙飛燕、唐玄宗與楊貴妃、宋徽宗與李師師的故事,很少有人知道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與馮氏的戀情。人們只知道孝文帝親政後,繼續推行馮太后進行的改革,改鮮卑姓為漢姓,改革服飾,遷都洛陽,製作禮樂,分明姓族,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對鮮卑族落後的社會習俗大張撻伐。其實,孝文帝在愛情生活上頗為坎坷,與事業的輝煌根本無法相比。 早年,孝文帝與一...
北魏朝人民起義:各族人民共同創造歷史的讚歌
魏孝文帝於499年死後,他的後繼者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日益黑暗,階級矛盾尖銳化,終於引發了各族人民大起義,主要有六鎮起義、河北起義以及山東起義和關隴起義。六鎮起義。六鎮是沿長城一線的六個軍鎮,自西而東為沃野(今內蒙古五原東北)、懷朔(今固陽東北)、武川(今武川西土鎮)、撫冥(今四子王鎮東南)、柔玄(今興和台基廟東北)、懷荒(今河北張北縣境)。是北魏為防禦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設立的。鎮將和鎮...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後的女人:守寡不安分的馮太后
馮氏(442—490年),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屬北燕皇族,漢人。14歲時被選為文成帝的妃子,後被冊封為皇后。拓跋浚死後,馮氏操縱政權。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在馮氏的指導和輔佐下,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生平大事記: 北燕滅亡後,其伯父與父親歸附北魏,其父官至魏秦雍二州刺史,後因罪被殺,馮氏因而被沒入後宮為奴婢,但得到姑母馮昭儀的提攜和照顧。 太安二年(456年)正月二十...
古代「公務員」是個瓷飯碗:北魏時當官沒有工資
秦漢時代,凡任公職、吃財政者,通稱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別無脫離職務的身份和權益。當時的講法叫「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近似今人幫老闆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喪生病、任滿更替、罷免辭官等各種緣故退休,老闆和僱員的關係即告解除。大體而言,可用「三無」概括: 一曰無退休費,就是無論原先俸祿多少石的官吏,只要離開職位,除非皇帝特詔照顧之外,一律停發俸祿。漢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有為君主卻被自己的老婆氣死
皇帝多了,死法也就五花八門。有餓死的,有吃錯藥死的,也有被老婆用被子悶死的,更倒霉的還有本文這位被老婆氣死的皇帝。說起來這位皇帝還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鮮卑族改造為漢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被老婆氣死的皇帝拓跋宏 拓跋宏一輩子注定和姓馮的女人有說不完的過節兒。第一個姓馮的女人是他的奶奶馮太后。本來馮太后可以安安心心做太后,但是他爹獻文帝拓跋弘卻不想安安心...
莫折念生簡介 北魏末關隴人民起義首領莫折念生生平
莫折念生(?-527)北魏末關隴人民起義首領。羌族。莫折大提第四子。 正光五年(524年),大提病死,他統領蔽部眾,自稱天子,國號秦。後遣弟莫折天生出隴東六盤山。歧州(今甘肅寶雞東北)一役,俘斬北魏都督元志及刺史裴芬之,乘勝攻下涼州。次年,一度受挫,詐降於西道行台蕭寶夤,待機復反。未幾,取隴東諸州,直下潼關,兵鋒直逼洛陽,迫使北魏宣佈戒嚴。後為叛徒杜粲暗殺,全家遇難。
北魏皇帝列表 歷史上北魏皇帝共有多少個?
北魏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386年,是由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的,改國號為魏,建都平城。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那麼在這148年間北魏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北魏(386~557年),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又稱北魏,拓跋魏,元魏。早期國語鮮卑語,初稱代國,386年,拓跋部首領...
花木蘭傳奇辛夷花為何會成為北魏的禁忌?
古裝電視劇《花木蘭傳奇》正在熱播,花木蘭因展示繡品上的辛夷花而觸犯了北魏的禁忌,差點被殺頭。這辛夷花為何會成為北魏的禁忌?這中間又藏著怎麼樣的秘密? 多年以前,因為辛夷花,讓柔然丞相金蠶子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是因為辛夷花,北魏宮閨發生了一起慘絕人倫的血案。從此,辛夷花在北魏成為禁忌,無人敢種、無人敢畫、無人敢繡,甚至無人敢提,這禁令是拓拔嗣15年前頒布的。 在木...
揭秘:北魏朝太武帝拓跋燾因何事被太監謀殺?
這個太監是拓跋燾近來最寵信的,名叫宗愛。他出身低賤,來歷不詳,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人,因為犯罪給閹了。宗愛為人機靈,八面玲瓏,幹活麻利,不斷得到陞遷,做到中常侍(皇帝的顧問),伺候拓跋燾南征時的起居。瓜步山大賞群臣,宗愛封為秦郡公。北魏對待宦官和常人一樣,既可做京官,又可外出做地方官。拓跋燾怎麼會寵信太監呢?劉潔和崔浩事件發生之後,拓跋燾把鮮卑貴族和親信漢臣得罪個遍,真正嘗到...
北魏王朝的末世亂象:叛亂四起 加上南梁的攪局
北魏末年真是一個強人橫行的時代,稍微有些力量就算是一窩土匪,只要能聚集一群人馬,佔據幾個城池,就可以稱王稱帝,整個帝國疆域遍地烽火。
就在葛榮向洛陽方向發起攻擊的時候,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間人邢杲利用自己的地位,放肆地召集流民,聚集了流民十幾萬戶,可見當時社會之混亂。只要是有人出頭,能給四處流亡的百姓指出點活路,不論這條活路是真能成功還是死路一條,對於這些流亡的百姓,...